最詳雅思備考應(yīng)考7分技巧

字號:

去年十月決定留學,開始重學英語(自從過了六級就根本放棄了,至此一年稍多)。十月至今年二月,不系統(tǒng)地復習,主要以聽力為主,基本內(nèi)容就是從Listen To This的初級一直聽到高級的Lesson 20左右。但是聽力的實際水平絕對沒得達到Listen To This的高級那樣,中級里的很多單元我仍然覺得很有難度。
    三月初報名IELTS,時間定在8月18號,一來我有點迷信,二是我覺得這個時間對于申請明年的秋季碩士大概是允許考試的deadline了,再晚準備材料或許就不那么從容了吧,第三是我覺得非五個月時間不足以復習得好(當然我現(xiàn)在推薦好不要超過四個月)。
    三月到四月,我做了Cam 1和Cam 2的Test 1.做這五套題的時間不定,主要是拿來熟悉題型用,差不多是一個星期一套。效果當然很不好,尤其是Cam 1.我的感覺是,Cam 1的閱讀的難度遠在后面所有的真題之上。因此Cam 1沒有做得很好的同學千萬不要慌張,但是也不要因為這個題很老就不做它,因為我覺得事實上Cam 1的閱讀題出得非常好,一是因為它絕沒有超出以后所有IELTS閱讀出題的規(guī)則,二是它的大部分閱讀題的難度主要在于文章本身的難度(如那篇極為經(jīng)典的講tourism的),而難度極大的文章在真題中也不少見。
    4.9.至4.20.,我報了成都環(huán)球雅思的強化班。報班的時候接待老師說,6分沒有問題,6.5分夠嗆。當時我沒管那么多,雖然對她這話略有點不滿意。
    客觀地說,九天半的學習,對于樹立信心還是非常有用的。沒有見識過國際語言考試的人初對IELTS的感覺都是很迷惑的,不知何處下手,也不知以何種方式下手。論壇上雖然有各種備考經(jīng)驗,但因為大多數(shù)人對整個考試的體制沒有概念,讀起這些經(jīng)驗來其實是很困難的。當然我并不推薦每個人都去讀這種強化班,當然更不推薦去讀基礎(chǔ)班(有錢人除外),除了浪費錢之外,還很浪費時間,尤其容易產(chǎn)生一種錯覺,就是IELTS主要靠的是技巧。錯!IELTS是我見過的能體現(xiàn)實力的考試了,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報了班就萬事大吉,應(yīng)該說,報班只是開始,報班之后的實踐和體會才更重要。
    (嘮叨一句,成都雅思學校的教閱讀和寫作的兩位老師是非常之優(yōu)秀的,一個是胖胖的高個子,一個是瘦瘦的矮個子(名字都記不起來了,慚愧一下),聽他們倆的課絕對有如坐春風之感;教聽力和口語的那位帥哥Gordon就不敢恭維了,浪費了我們很多寶貴的時間在毫無意義的東西上面……)
    敘述完我的備考經(jīng)歷先。
    四月下旬到6月25號,我的主要學習用書是網(wǎng)上下載的黑眼睛聽力12套題,和新航道的閱讀真經(jīng)2,加上Cam 2的Test 2/ 3/ 4.都說閱讀真經(jīng)好,于是我買了2,1貌似太簡單了一點。中間大概兩個月的時間,這一共是32套題(黑眼睛和閱讀真經(jīng)我是分開做的,因為剛開始題量不宜過大,況且閱讀真經(jīng)的后三套我還沒做完),差不多隔一天做一套。
    黑眼睛的題老實說出的不算好,因為難度設(shè)計不均勻,題型也比較老(過去有說黑眼睛的7分是IELTS 6.5的前提,我不認可,因為我的黑眼睛就沒有對到28個以上過)。但是黑眼睛大的好處在于,里面涉及了很多真題可能會涉及的場景。當你熟悉了這些場景后,碰到真題你的心里會很有底(可惜我考試時碰到的幾個場景都很平常)。
    閱讀真經(jīng)2的題應(yīng)該算是現(xiàn)有的題中出得比較好的了,但我強烈建議把這套題放在Cam 3/ 4/ 5/ 6之前做,因為盡管它比較好,但絕沒有真題好。我自己的感覺是,閱讀真經(jīng)2里面說不清楚為什么的題實在太多了,多得后可能都把你攪糊涂了。很多時候你可能都不再確信很多類型的題目判斷的標準了,這是閱讀真經(jīng)2里面某些不那么好的題帶來的壞影響。不過它里面收集了很多偏難怪的經(jīng)典題目,實在是值得一做!做了才能理解IELTS中的難題的思路(盡管我在考試的時候沒有碰到)……
    (閱讀真經(jīng)2第5套中的Passage 3(講電擊實驗?zāi)莻€,可看書的背面目錄)與Cam 5中的Test ?是幾乎一樣的,所以推薦這篇不要做,留到后面真題的時候做。另外,這篇超難,oh dear,難到我無法描述)
    說下單詞。IELTS單詞量極大,而且里面有很多單詞很偏,但如果目的是要做題的話你并不需要很大的單詞量。相比而言,我覺得對普通單詞的熟練掌握其實更為關(guān)鍵——因為聽力只在section 4中涉及到比較專業(yè)的單詞,但絕不會在這些單詞上設(shè)計考點,閱讀可能在部分專業(yè)詞匯上設(shè)計考點,但因為數(shù)量很少(每一套題也就一兩道是這樣),并且防不勝防,因此我覺得花很多時間來背生僻單詞是很不合算的。
    我建議將四級單詞作為核心,達到熟記熟用的地步(還要會拼寫),好到每種意思都能掌握,因為真正的閱讀考試恰恰考的是你對這類詞匯的熟練運用能力。然后瀏覽普通的IELTS詞匯書,大概知道里面各單詞的意思即可。另外,我強烈推薦使用類似新東方背單詞等軟件,因為里面的發(fā)音都很清晰,這對聽力和口語都有無比的正面作用(時間再少也要?。?。
    接下來我復制一個我的日程表供大家研究。
    6.25./四/C-3.1. 6.27./三/Z-8 6.30./六/Z-9 7.3./二/C-3.2
    7.6./五/Z-10 7.9./一/F-1 7.12./四/C-3.3 7.16./一/C-3.4
    7.20./五/F-2 7.23./一/F-3 7.25./三/C-4.1 7.27./五/C-4.2
    7.29./日/C-4.3 7.31./二/C-4.4 8.2./四/C-5.1 8.4./六/C-5.2
    8.6./一/C-5.3 8.8./三/C-5.4 8.10./五/C-6.1 8.12./日/C-6.2
    8.14./二/C-6.3 8.16./四/C-6.4 8.18./六/筆試 8.19./日/口試
    (第一個是日期,第二個是星期幾,第三個是做的什么題。C是Cambridge Ielts系列的的意思,Z是閱讀真經(jīng)2,F(xiàn)是Ielts Practice Tests Plus,是朗文出的很好的一套IELTS的參考題,一共五套,非常的好,難度比較大,適合想得高分的同學做,可在太傻上下載。)
    我從7月25號,也就是Cam 4開始,就每隔一天做一套真題,一直到考試那天剛剛好。其實這是倒著推出來的,我覺得任何人都有必要這樣倒著安排自己的計劃,并且堅持每天做完要做的事情。我想連續(xù)兩個星期以上的這種日程安排絕對必要,狀態(tài)就是這么出來的,我認為。
    我以每兩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天早上7:30起床,8:00開始進行一些聽力訓練,一般是以前的聽力題或者Listen To This的中級課文等等不一。9:00準時開始做聽力題,一般到9:35結(jié)束。然后做閱讀,掐表。我的方法是,每篇文章都計時,比如第一篇從9:35開始,做完的時候是9:53,寫在書上,第二篇是10:10,也寫上,第三篇是10:26,也寫上。
    這么做的用處在于:我在后來分析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用時間多的題目是段落填空和heading以及matching中的意義類(相信做過題的都能知道我在說什么),于是以后每當做到這類題的時候,我都自覺地提高了速度。請注意,不同人有不同的軟肋,你需要總結(jié)你做得慢的那一部分。
    我的作文一直不弱(也不強),從一開始就能保證在標準時間內(nèi)完成。作文部分后面單獨講(雖然寫得不多)。
    下午,總結(jié)分析閱讀中的錯誤,晚上我一般練口語。
    第二天上午練習聽力。先反復聽第一天的聽力題,力求全部聽懂。大概在三四遍之后再對照答案。這樣反復下來差不多也該吃午飯了。下午練練寫作,或者聽下聽力材料。晚上隨便,可以自由安排,針對覺得薄弱的地方專門修整一下。
    正像許多前輩所說,做題是重要的,分析總結(jié)絕對比做題更重要。想要提高,重要的就是后面的這一步。至于這一步怎么做,我將在技巧篇中細細道來。
    技巧篇
    Listening
    總的來說,我不認為IELTS的聽力是比較難的,絕大部分非常簡單。但聽力材料的難度跟題的難度無關(guān),再簡單的材料也可以出很難的題,所以對細節(jié)的把握和對潛在的考點的敏感是做好聽力的重要之處。相比之下,是否聽懂已經(jīng)在其次了。不過,千萬不要去相信聽不懂也可以做題這種話,it's impossible.
    我覺得做好聽力主要的在于兩點,而這兩點都在于錄音播放之前——1.預(yù)判應(yīng)該填入的答案的內(nèi)容,2.尋找定位詞。
    如:During the 18 century the East Town built many___ which we consider a miracle that we can never image.一般來說我們對難題的感覺是,聽到這句話,但是一晃就過去了。其實這種感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無法區(qū)分錄音當中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結(jié)果等到要篩選的時候,因為整句太長,所以就忘掉了。這里有如下的分析步驟:
    這個題目提供了如下四個信息:the 18 century / the East Town / built / a miracle that we can never image.
    a miracle that we can never image是從句,錄音中也基本上會以從句的形式表現(xiàn),這個從句在錄音中必然整體出現(xiàn),因為其比較長,因此不管是出現(xiàn)在要填的內(nèi)容的前面還是后面,辨認還是比較容易的,可以不管它(但是至少要能聽出來是對應(yīng)的題目中的這一句)。
    the 18 century一定會在錄音中出現(xiàn),它可能在要填的空的后面,這種比較難,因為一般我們會拿the 18 century做一個定位詞。
    the East Town不要管了,因為這篇文章肯定是講這個的,不知會出現(xiàn)多少次,況且真正要到題目的時候它可能反而被換成了this town,it等等。
    關(guān)鍵的是built,因為就上面例句來說,它是有可能形成考點的地方,一般考試會改寫這個單詞為同義詞,比如develop或construct等等,或者改成一個詞組或從句也不一定。
    例如錄音是:many people think it's really difficult to believe that in the town many very famous markets were completed in the next century.
    這算是絕對難的一個題,因為題目中信息出現(xiàn)的順序完全被改變了。
    我的聽力對策是:定位詞尋找兩個,即空格前后各一。如果遇到例題這種有出現(xiàn)the 18 century的,那么連同這個也一起用起來定位。這句的定位詞應(yīng)該起碼是built / miracle.因為定位詞一前一后才能保證其中一個定位詞被調(diào)整了位置,另一個還能救命。試想如果只認built的話,等聽到were completed,誰還能想得起前面那單詞。好多時候聽到這里,我還在等后面出現(xiàn)答案,結(jié)果只聽到句終的空白。
    可能大家會覺得時間太緊,那沒辦法,只有訓練了。不過按照經(jīng)驗,一般section 1/2乃至3都不大可能出現(xiàn)這種題目。Section 4如果發(fā)覺題目單詞量不厲害的話,那就要小心了,這種邪門歪道的題目出現(xiàn)的幾率就很高了。
    我貼一下我十六套真題的自測狀態(tài),大家也好心里有數(shù)(28/6.5,前面是做對的答案數(shù),后面是分數(shù))。
    C-3.1 28/6.5 C-3.2 30/6.5 C-3.3 24/5.5 C-3.4 30/6.5
    C-4.1 29/6.5 C-4.2 29/6.5 C-4.3 26/6.0 C-4.4 30/6.5
    C-5.1 26/6.0 C-5.2 32/7.0 C-5.3 26/6.0 C-5.4 28/6.5
    C-6.1 26/6.0 C-6.2 26/6.0 C-6.3 27/6.0 C-6.4 27/6.0
    Reading
    開始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犯錯多是因為在原文中找不到定位句(有各種各樣的叫法,都ok啦),而定位句找不到的根本原因在于——時間不夠??朔@個問題的基本的辦法是經(jīng)驗——題做得夠多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題目中必然有些詞語是尋找原文中的定位句的線索,例如:The HSBC building was built 30 years ago. 叫你判斷T/F/NG.有經(jīng)驗的一眼就能看出這句話的考點在30 years ago這里,而定位詞是HSBC building.所以如果滿篇尋找30 years ago,那就吃虧大了。而HSBC一定是好找的單詞,因為四個大寫字母實在是醒目得不得了。
    這個基本的問題解決之后,我們來看看幾種主要題型。
    1. T/F/NG.這種題型是有可能出得很難的了,難題對內(nèi)在邏輯的考察很細致,需要仔細推敲。事實上我們要相信,難題是很少的,絕大多數(shù)題都是上面舉到的那種事實性判斷,再簡單不過。
    難題我舉幾個例子:
    A. As a result of increasing affluence, an ever larger number of families now have two cars.
    Most families nowadays have two cars.
    NOT GIVEN. 因為an ever larger number表示"史無前例之多"(一般我們可能理解為更多的,其實都差不多),但"史無前例之多"講的是number,而most講的是比例,兩者沒有關(guān)系。比如去年有2000萬開車,今年躍升到4000萬,比過去都多得多,但比例其實只有15%,因此也不是most.
    B. Although the hazards of boxing have been well publicized, the government has yet to introduce a ban on the sport.
    i.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want to ban boxing.
    ii. The hazards of boxing are not very well-known.
    iii. A ban on boxing has not been introduced yet.
    i. NOT GIVEN. ii. FALSE. iii. TRUE.
    i的問題在want to,ii.的問題在not.
    2. Heading.Cam 3以前,這種題型是我錯得多的一種。但Cam 3之后,我覺得這種題型的難度在降低,基本上就是段落中講了什么就是什么。對付這種題型的好辦法就是耐心讀原文,一般讀了該段落之后就能選中正確答案。
    但我覺得有兩個很重要的技巧不得不說,第一個是:在我們過去的理解中,heading的意思是段落的中心思想。但IELTS中的heading其實更多的不是說,這段主要講什么,而是這段講了什么。比如,一個段落這樣寫到:因為城市擴大,自行車變得效率很低。汽車逐漸取代了自行車的地位。汽車能夠觸及城市的各個角落。汽車也很安全。按照我們的定義,這段的中心思想肯定是:"汽車取代了自行車".但是,heading list里面可能只有如下兩條接近的選項:1.自行車不適應(yīng)大城市。2.汽車與城郊相聯(lián)系。相信很多人會選2.,但事實上2.是典型的NOT GIVEN選項。這是前述的heading考察的是"這段講了什么"的一個典型。
    第二個技巧是:heading list中的選項一般比段落多三個左右,這就意味著其實只有三個左右的段落是有迷惑選項的(當然,有個別heading比較難是段落之間意思比較接近的,這個需要注意)。就我自己的經(jīng)驗來說,如果一篇文章有五段,heading list中一般的選項是八個左右,一般瀏覽一遍,可以將其中二到三個段落選出答案。剩下三個段落和六個選項,通常情況下,每兩個選項為一組對應(yīng)一個段落(這個很簡單,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意識到)。重要的是,當你確定了每兩個選項對應(yīng)一個段落時,你就不應(yīng)該再從段落入手來尋找哪個選項更合適,而應(yīng)該從選項入手。因為,這兩個選項中,一個是TRUE,另一個不是FALSE就是NOT GIVEN.FALSE和NOT GIVEN的共性在于,更改了原文中的某些意義項。比如前述那兩個選項,1.自行車不適應(yīng)大城市。2.汽車與城郊相聯(lián)系。1.的意義項三個——自行車、不適應(yīng)、大城市;2.的意義項三個——汽車、城郊、聯(lián)系。顯然,城郊是多出來的,原文中沒有提到。要知道,我們只需要比較兩個迷惑項哪個更貼近段落,而不是非要理解原文說了什么(希望能體會我的意思)。
    3. Diagram. 這是我覺得簡單的題,因為圖表類一般都是以流程來設(shè)計的(相信大家能懂我的意思),而IELTS文章各個井井有條,因此對于這種題目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除了Cam 1那篇講蜂箱的很難之外)。
    4. 段落填空。這種題型出得很活,有時候出在一段(簡直就是送分),有時候連續(xù)幾段,有時候不連續(xù)幾段,有時候還前后顛倒(Cam 6有一篇)。前面幾種就不說了,只說說后一種比較難的。時刻牢記一點,IELTS出題的順序性。可能有一個空違背了順序原則,但我就沒發(fā)現(xiàn)兩個空都違背的,三個以上更不可能。所以,千萬站穩(wěn)腳跟,一段一段一句一句挨著往下找,怎么都不要自亂陣腳。
    5. 選詞填空。這種題跟段落填空基本一樣,其實還簡單一點,就是先篩選出詞性符合的,比如the___ when the HSBC building was built,里面填有關(guān)時間的名詞那是肯定的。這個貌似簡單,其實很管用,因為出題者很可能出個迷惑項,比如跟原文一樣,但詞性不協(xié),這種一定堅決排除。
    6. 其他。其他題型沒有什么訣竅,就是定位詞定位句,注意空的詞性選答案。答案雖然多數(shù)是名詞(眼睛瞟的時候會有感覺),但偶爾動詞也會被拉來做答案,所以名詞注意單復數(shù),動詞注意時態(tài)跟單復數(shù)。
    除此之外,我再補充幾點難題的出題規(guī)則:
    1. T/F/NG及選擇題中容易出現(xiàn)的干擾項的構(gòu)成方式為:
    原文:A does B. C does D.
    選項:A does D. OR D is done by A.
    因為我們很多時候能看見A does B但是看不到C does D(可能已經(jīng)在下一段了),所以容易造成誤判為NG,其實這是FALSE.
    2. 選項中adj.與n.,n.與v.之間的搭配關(guān)系經(jīng)常是設(shè)計迷惑項的主要方式。如C-4.3.1的第12題。因此凡是選項中出現(xiàn)各種搭配的都留個心眼,反正考點也無非就是在這幾個搭配關(guān)系上。
    3. 一種特殊的T/F/NG.原文:當某種情況出現(xiàn)時,某結(jié)果發(fā)生。題目:某些結(jié)果可能會發(fā)生。答案:YES,而非NG.如C-6.3.2的22題所示。
    4. 題目只要出現(xiàn)數(shù)字,極有可能與計算相關(guān)??梢哉f,沒有計算直接給出數(shù)字來尋找答案的題目極為少見。這些數(shù)字以加減法為多,題目雖然極為簡單,但如果不留個心眼,還是非常容易一掃而過(看見數(shù)字就小心吧)。
    5. 如果文中出現(xiàn)比較關(guān)系,反復閱讀原文/題目,并聯(lián)系上下文。如C-5.3.2所示。這種題目很多時間可能相當?shù)碾y。
    6. 如果發(fā)現(xiàn)了定位詞和定位句,但題目中的信息又不能被完全包含在這一句中,應(yīng)將該句前后數(shù)句(好一段)全部涉及。這種題型似乎越來越多了。
    7. 文章如果基本圍繞一個或一組實驗,則實驗的目的即文章的主題(經(jīng)常有問文章的main idea這種)。如果出現(xiàn)了數(shù)個不同實驗而主題有相交的部分,則相交的部分極有可能是文章的主題。
    8. 對于單選題,如果通過題目的題干在文中難以定位的話,可以通過題目的四個選項定位。一般情況下單選題的四個選項中有二到三個是圍繞原文中的同一組句子來的(一般就是圍繞定位句來的),而這二到三個選項中必有答案。如C-6.3.1的12題。
    9. 有時候題目本身會有考點,對題目要花足夠的時間。例如一道單選題——原文:The effects of A is that it…… 題目:As a result A increase…… 因此原文中導致下降的項都不能選擇,只能選上升的項。
    10. 近出現(xiàn)頻率高的一種題型是多選,問你文章中mention了以下的哪些選項。這個就直接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mention就是mention,文章中有些mention到的觀點后來被證偽了,但也是被mention到的,就應(yīng)該選。這類答案往往集中在一處,但我在考試時碰到的那道題的兩個答案就分居兩段,中間還夾了一段,所以還是要仔細閱讀文章才行。
    11. 做題的時候凡是不確定的題目都做上記號,等后來有時間了檢查,否則后幾分鐘慌慌張張不知道檢查什么題,那么寶貴的時間就浪費了。如果沒有什么特別沒把握的(或者都沒把握的話),Heading需要檢查,因為大部分heading題目都是在沒有充分閱讀時間的情況下完成,況且heading的定位又那么明確,檢查起來效率高。
    每次分析完了之后,我會總結(jié)我錯誤的原因,分成幾個類別。1.定位失誤,也就是定位詞找錯了或者定位句混淆了(兩者不一樣哦,前者說的是題目題干中的定位詞找錯了,比如找到前面的30 years ago,后者說的是在原文中定位句找錯了,比如有兩個HSBC building,找到不對的那一處);2.定位困難,比如沒有按照順序性這種;3.單詞,這個好理解,其實IELTS考試中這種硬考你單詞的不多;4.答案設(shè)計較復雜,比如定位詞定位句都找到了,但是答案卻在句子外面好遠的地方;5.難句,這個沒辦法,考水平了;6.讀題目/原文草率,這個沒什么多說的,比如30 years ago看成30 years later這種(別笑我,時間緊啊,經(jīng)常出現(xiàn));7.主觀臆斷,典型的就是成都環(huán)球雅思的閱讀老師講的那個例子——如果文章沒有講地球是圓的,題目說地球是圓的,選NOT GIVEN.
    通過分析,我的錯誤多分布在4.和6.這兩類,所以我專門制定了自己的閱讀方法,就是每當找到定位詞定位句之后,還要將這句的前后幾句讀完才作答。另外,題目每次都讀兩遍,堅決一個單詞都不漏過。
    希望大家有自己的錯誤分類和相應(yīng)的對策,我的只是一個模型而已。
    接著我貼一下我十六套真題的自測狀態(tài),大家也好心里有數(shù)(26/6.5,前面是做對的答案數(shù),后面是分數(shù))。
    C-3.1 26/6.5 C-3.2 29/7.0 C-3.3 34/8.0 C-3.4 29/7.0
    C-4.1 34/8.0 C-4.2 24/6.0 C-4.3 31/7.5 C-4.4 36/8.5
    C-5.1 28/7.0 C-5.2 30/7.0 C-5.3 32/7.5 C-5.4 34/8.0
    C-6.1 31/7.5 C-6.2 39/9.0 C-6.3 33/8.0 C-6.4 29/7.0
    Writing
    寫作我沒什么好說的,本來以為自己寫得很好,結(jié)果才得了6分,所以雖然有那么一些技巧也不便獻拙。我從各種比較好的文章中摘抄了一個模版下來,不過很可能examiner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的蛛絲馬跡(比如風格不統(tǒng)一啊什么的)。自從實行半分制以來,很多原先的6分變成了5.5,因此大家要小心,6分不再那么好得了。建議三步,買參考書,狂寫,請人修改。我臉皮薄,請幾個朋友修改了幾次之后就不好意思了,這里要衷心地感謝Scan,Martin和Vima.
    Speaking
    網(wǎng)上很多資料都寫得很好了,我要補充一點點的是,怎樣使你section 2的各種topics能夠記下來。
    有一個誤區(qū)必須澄清,那就是section 2的內(nèi)容是記下來的,不是背下來的。記下來的意思是,比如說叫描述你喜歡的一件衣服,你應(yīng)該立刻閃現(xiàn)出有關(guān)這個主題的一個框架——when / where / why / how I got it? what it looks like? what does it mean for me? my feeling.
    當有了這個框架之后,每個條款你只需要記住一些關(guān)鍵詞,口試的時候現(xiàn)說是好的。很多人害怕考試的時候現(xiàn)說說不好,這很正常。但要知道,如果被認為是背過的,那得到的分就非常低了。這個在應(yīng)考篇中再講。
    一般來說,我們準備section 2中的topics要依據(jù)以下這些步驟(要知道,無論是叫你描述一件物品,一個人,一段經(jīng)歷,這個步驟不能改變,否則你平時記不住也會記混,關(guān)鍵時候也想不起來):
    1.What it is? Who the person is? What the thing is?
    2.How I got it? How I knew the person? How the thing happened?
    3.What it looks like?……
    4.What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5.Why? (Why I consider he is interesting? Why I think this toy is very memorable? Why I believe this th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me?……)
    6.Feeling.
    舉個例子,描述一條河或者一個湖泊。
    1.我描述長江。
    2.我很小就知道長江,從電視里看到的。
    3.長江很寬很長,水很黃。
    4.長江有這樣幾個特點:它水量大,能發(fā)電;航道寬,能航船……
    5.因為我親眼看過長江(它只叫描述一條河,你就說為什么說這條河的原因),覺得它很漂亮,親眼見的長江是這樣的:……
    6.我很喜歡長江,我……(時間到)
    這么說時間肯定能撐夠。
    但是我覺得第三部分更重要,但是第三部分的題目變化多端,因此你只需要把所有機經(jīng)上的題目過一遍做到心中有數(shù)就可以了。
    感謝Drewjet陪我練習口語。
    應(yīng)考篇
    IELTS考試價格不菲,所以應(yīng)試尤其是口試的時候,應(yīng)該仔細體會其中的精妙之處。
    先講下機經(jīng)。
    考試之前我也看了聽力、寫作和口語機經(jīng),根據(jù)中國雅思網(wǎng)的考前預(yù)測(它的預(yù)測跟3G是一樣的,但是8.18.的預(yù)測3G上一直沒出來,甚為吊詭),挑了重要的那一部分對應(yīng)機經(jīng)上的去看。
    但是我沒有背答案,甚至沒有關(guān)注答案,我只看有沒有不認識的單詞(但是很少,比如headphone之類)。不僅是因為很多人說答案錯誤太多了,還因為我覺得背答案是對自己這么久的認真?zhèn)淇嫉奈耆琛y道你就甘愿把自己的命運交給莫名其妙的機經(jīng)么?
    雖然如此,我還深受其害。那天的聽力是兩新兩舊。Section 3是舊的,等到念到某一題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場景有點印象。當時我倒沒去想答案,只是心頭由衷地吃驚——shit這預(yù)測竟然還真的猜到了!結(jié)果一回過神來,已經(jīng)漏過去三道題了,damn it!
    總的來說,如果你平時有很大量的練習,那么進入考試之后,跟著聽力的節(jié)奏,你很快就會忘記緊張感,而專注于聽力本身。我沒有發(fā)覺這跟平時做題有什么不一樣,這就需要平時的大量高標準自測(按照人類學的觀點,這個叫作新事件的結(jié)構(gòu)化處理,呵呵……)。
    可以說,聽力超出了我平時的水平,閱讀跟我平時做的水平相當。這是因為,自測聽力時我對答案的控制是非??量痰?,不做到完全一致我不判斷為對,比如half hour和half an hour的區(qū)別。而閱讀我一向的得分是相當高的,8.5都有很多次,所以我想8分是很正常的。
    寫作我覺得比平時時間要緊得多,因為我刻意把字寫得工整一些,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會花很多時間。所以平時還是多練練工整的書法吧。
    應(yīng)考中珍貴的是interview的經(jīng)歷。
    因為就自己的經(jīng)驗來說,所以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希望各位能有條件地接受。
    關(guān)鍵中的關(guān)鍵:Part 3一定不能比Part 2表現(xiàn)得差!
    就我和三個朋友的經(jīng)驗(他們?nèi)坏目谡Z全是7分)來分析,一個共同點是:Part 2都稍有失誤(當然我是失誤比較大),Part 3都回答得非常好。我的另一個朋友是part 2和part 3旗鼓相當,前者稍好一些,結(jié)果他得6分。
    這個原因在于,現(xiàn)在的examiner非常在意你是不是準備過part 2.當然每個人都準備過,這很正常,但你應(yīng)該衡量自己的真實水平來準備這一部分,而真實水平的好反映無疑是第三部分。所以如果part 2比part 3好,他會覺得你可能有準備過,part 2在他心目中的比重就比較低,甚至于可能起壞的影響;如果相反,part 3比part 2好,他會相信你沒有準備過,并且以part 3作為評分的基礎(chǔ)。
    因此,不同口語水平的同學應(yīng)該有不同的對策:1.水平高的同學當然可以跟他談笑風生;2.水平中等的同學千萬不要寄希望以part 2的美文來給自己拉分,因為如果準備得過好而part 3又表現(xiàn)不出來的話,那絕對是自掘墳?zāi)梗?.水平不怎么高的同學一定要準確評估自己的水平,在回答中以平時簡單具體的內(nèi)容給考官一個好印象,什么抽象的東西都不要來了。我聽說過有些同學覺得自己的第三部分一定不會表現(xiàn)得很好,于是就背一篇辭藻華麗的美文來當自己的第二部分,想以此提高分數(shù),結(jié)果事與愿違。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建議參見我在技巧篇中舉的那個例子好了。
    我的part 2簡直是一團糟。我準備了44個topics,剩下后一個leader我覺得不會考,只想在候考室的時候想一下。結(jié)果那天熱得不得了,我就拿著準備好的紙扇風聊天去了,完全把這個topic忘掉了。等到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立馬就傻了。我結(jié)結(jié)巴巴說了一點鄧小平的經(jīng)歷(還好我還知道那么一點點),還沒改革開放時間就到了。我當時后悔得直想哭。
    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在說part 3的時候情緒不怎么受到影響,可能是考官人實在太和藹可親的原因,加上我本身也不怕老外吧。我的part 3實在說得不錯,具體的附在文末。
    第二個比較重要的因素——語速。
    語速過快,可能產(chǎn)生剛好相反的效果。對于語速過快回答問題過分順當?shù)目忌脊贂粩啻驍嗄銚Q新的題目。如果你是牛人,你當然不會怕,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結(jié)果就是七分八分;如果你不是高手,不小心換到不熟悉的題目或更有可能是情緒受到影響,那么結(jié)果可能是五分。所以,不要說得太快,因為口試的評分與你在規(guī)定時間說了多少內(nèi)容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再說,語速過快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肯定少,因此語法錯誤肯定多。掂量一下就知道了。一般來說,保持在IELTS聽力錄音section 1那樣的語速甚至更慢都是很好的,更好的就是跟考官一個語速,因為考官一般語速都非常慢。
    剩下的是些不那么關(guān)鍵的:1. Part 1中的所有問題基本都在機經(jīng)中出現(xiàn)過,即使沒出現(xiàn)也都很簡單,對于這部分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
    2. 與考官的言語之外的交流,你要取得他的好感,禮貌,微笑,自信,這個不用多說了,能做到的都能做到,做不到的就做不到……
    3. 舉例。一定要多舉例,畢竟你講不出什么大道理。
    4. 真實的自己經(jīng)驗。當你講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你才具有話語權(quán)。
    5. 理智的內(nèi)容。盡管IELTS接受任何偏激的觀點,但理智的內(nèi)容是取得考官好感的不二法門。試想你能希望一個冒失無知的潛在危險分子潛入你的國家嗎?
    后,提供我的part 3和我的答案在文末。
    1. You mentioned Deng Xiaoping, he was a leader in China. Do you think in our times some other people in other areas can become famous people?
    Yep. Yep. I think people in any areas can become famous.
    2. So how can a people become famous in your opinion?
    Well I think there are two points: firstly the people should be talented, because if he is talented in, sorry at some areas, he can do it well later. The second point is that he must insist on one thing for long time, because I think talented people are very few, so insisting on one thing is even more important.
    3. Do you believe there are some people became famous but they aren't good at their areas?
    Well I think there is a kind of people who can be accepted by the public although they are not very well. For example I know a people called William Lee, he is a Chinese in America, he came to a competition and did very bad there, he had no music talent, but people liked him because they thought he was very brave. So that's the point that if you are not good at something but you want to become famous, you should try to let the public accept you.
    4. Do you think becoming famous is 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
    Well I think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there. If you are a famous people, you can earn a lot of money, you can be powerful, and people will respect you. But to the weak side, you must be very careful because you know, many eyes are watching you, you can not make any mistakes.
    5. Do you think famous people should do good things?
    Certainly I think so. Because many people will follow him, they want to be famous like him, they will do what he does. So I think famous people must do good things in order to keep the society healthy.
    6. Do you think famous people should do good things like Liu Xiang and Yao Ming?
    Yes, but I don't think it's enough. In my opinion, good things are not limited like this. I think I will recommend other famous people who pay much attention on Hope Project, donate money to the poor, things like that. Sorry I forget their names, but I think this kind of famous people is more important, and they are much better.
    Ok, thank you for……
    后引用一段,來自我覺得寫得好的心得:《一個月:非英語專業(yè)生的8.5(超長,想考7分以上者請進)》。記得這篇心得仿佛是在太傻上剪下來的,但作者名遺失了,此處先抱歉一個,我很想對作者說聲謝謝。
    她的后一段是這樣寫的:
    我的口語題目都極其弱智,全是電影購物之類的,回頭想想可能是我那天穿衣服太幼稚了……所以我的回答也談不上什么深度,以為頂多是7了。我說得不快,嘗試用盡可能精確的表達,為了維持流利和自信,一些較為復雜的語法錯誤即使我說完就醒悟過來,也裝作沒事似的接著說,而不回頭改。我希望能用英語盡可能準確完美地將自己的感受傳遞給對方,并且堅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傳達到。這是我每說英語時強烈的信念,這個信念統(tǒng)籌了我的用詞和語法,而不是單純在語言對錯角度上計較用詞和語法。比如,談到信用卡優(yōu)點的時候,我不會說"透支",但我又不愿因此不談,所以我說:"they can use more money than they actually have on their credit cards."談到為什么喜歡和別人一起看電影勝過一個人看,我說"I want someone to either cry with me together, or comfort me when I'm crying."用你會的單詞盡可能準確地傳達感受既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成就。
    每當我在口語上感到無法突破時,我總是反復讀她的后一句話,從這句話中尋找力量。
    后,我必須提到,長時間的IELTS學習是非常艱苦的工作,單調(diào)乏味,我們都會因為長時間沒有進步而失望等等。因此,首先,你自己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心——不懈的付出肯定有回報!其次,家人、朋友的支持是無比重要的。我必須要感謝直接和間接地幫助我的所有朋友,是你們給了我信心,在我口試之后極度失落的情況下幫助著我,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