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C語言考試輔導教程第三章:C語言程序設計初步[5]

字號:

條件運算符和條件表達式
     如果在條件語句中,只執(zhí)行單個的賦值語句時, ??墒褂脳l件表達式來實現(xiàn)。不但使程序簡潔,也提高了運行效率。
     條件運算符為?和:,它是一個三目運算符,即有三個參與運算的量。由條件運算符組成條件表達式的一般形式為:
     表達式1? 表達式2: 表達式3
     其求值規(guī)則為:如果表達式1的值為真,則以表達式2 的值作為條件表達式的值,否則以表達式2的值作為整個條件表達式的值。 條件表達式通常用于賦值語句之中。
     例如條件語句:
     if(a>b) max=a;
     else max=b;
     可用條件表達式寫為 max=(a>b)?a:b; 執(zhí)行該語句的語義是:如a>b為真,則把a賦予max,否則把b 賦予max。
     使用條件表達式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條件運算符的運算優(yōu)先級低于關系運算符和算術運算符,但高于賦值符。因此 max=(a>b)?a:b可以去掉括號而寫為 max=a>b?a:b
     2. 條件運算符?和:是一對運算符,不能分開單獨使用。
     3. 條件運算符的結合方向是自右至左。
     例如:
     a>b?a:C>d?C:d應理解為
     a>b?a:(C>d?C:d) 這也就是條件表達式嵌套的情形,即其中的表達式3又是一個條
     件表達式。
     void main(){
     int a,b,max;
     printf("\n input two numbers: ");
     sCanf("%d%d",&a,&b);
     printf("max=%d",a>b?a:b);
     }
     用條件表達式對上例重新編程,輸出兩個數(shù)中的大數(shù)。
     switCh語句
     C語言還提供了另一種用于多分支選擇的switCh語句, 其一般形式為:
     switCh(表達式){
     Case常量表達式1: 語句1;
     Case常量表達式2: 語句2;
     …
     Case常量表達式n: 語句n;
     default : 語句n+1;
     }
     其語義是:計算表達式的值。 并逐個與其后的常量表達式值相比較,當表達式的值與某個常量表達式的值相等時, 即執(zhí)行其后的語句,然后不再進行判斷,繼續(xù)執(zhí)行后面所有Case后的語句。 如表達式的值與所有Case后的常量表達式均不相同時,則執(zhí)行default后的語句。
     void main(){
     int a;
     printf("input integer number: ");
     sCanf("%d",&a);
     switCh (a){
     Case 1:printf("Monday\n");
     Case 2:printf("Tuesday\n");
     Case 3:printf("Wednesday\n");
     Case 4:printf("Thursday\n");
     Case 5:printf("Friday\n");
     Case 6:printf("Saturday\n");
     Case 7:printf("Sunday\n");
     default:printf("error\n");
     }
     } 來源:www.examda.com
     本程序是要求輸入一個數(shù)字,輸出一個英文單詞。但是當輸入3之后,卻執(zhí)行了Case3以及以后的所有語句,輸出了Wednesday 及以后的所有單詞。這當然是不希望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這恰恰反應了switCh語句的一個特點。在switCh語句中,“Case 常量表達式”只相當于一個語句標號, 表達式的值和某標號相等則轉向該標號執(zhí)行,但不能在執(zhí)行完該標號的語句后自動跳出整個switCh 語句,所以出現(xiàn)了繼續(xù)執(zhí)行所有后面Case語句的情況。 這是與前面介紹的if語句完全不同的,應特別注意。為了避免上述情況, C語言還提供了一種break語句,專用于跳出switCh語句,break 語句只有關鍵字break,沒有參數(shù)。在后面還將詳細介紹。修改例題的程序,在每一Case語句之后增加break 語句, 使每一次執(zhí)行之后均可跳出switCh語句,從而避免輸出不應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