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學習資料(四)

字號:

十二、礦山安全評價
    1、礦山災害的分類
    (1)按傷害方式分:①冒頂片幫、地面塌陷、露天滑坡;②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硫化礦塵爆炸;③礦山火災:外因火災和自然發(fā)火;④礦山水災:地面水灌和巷道透水;⑤中毒、窒息;⑥火藥燃燒爆炸、放炮;⑦平巷、斜井的運輸事故,堅井提升事故;⑧高處墜落:井架墜落、墜入溜井;⑨機械傷害:采煤機、鑿巖機、裝巖機、電耙等機械傷人;⑩觸電事故:電擊和電燒傷;(11)物體打擊及礦區(qū)污染。
    (2)按事故性質分類:①責任事故;②非責任事故(包括自然災害事故和技術事故)。絕在多數為責任事故
    2、事故的基本特征:(1)事故的因果性;(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規(guī)律性);(3)事故的潛在性(和再現(xiàn)性);(4)事故的預測性。
    3、防災的五原則:(1)可能預防的原則;(2)因果繼承原則;(3)損失偶然性原則;(4)對策選擇性原則;(5)危險因素防護原則。
    4、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1)直接原因:又稱原因,是在時間上接近事故發(fā)生的原因。①物的原因(不安全狀態(tài))②人的原因(不安全行為)
    (2)間接原因:①二次原因:A技術原因、B教育原因、C身體原因、D精神原因;②基礎原因:E管理原因、F社會原因或歷史原因。
    其中:技術原因、教育原因和管理原因構成事故重要的原因。通常把技術、教育和法制又稱為“三E安全對策”,是國際上公認的防災“三根支柱”。
    5、危險因素的防護原則:(1)消除潛在危險原則;(2)降低潛在危險因素原則;(3)距離防護原則;(4)時間防護原則;(5)屏蔽原則;(6)堅固原則;(7)薄弱環(huán)節(jié)原則;(8)閉鎖原則;(9)不予接近原則;(10)取代操作人員的原則;(11)警戒信息原則。
    6、煤礦危險、有害因素識別:(1)瓦斯(①瓦斯爆炸、②煤與瓦斯突出、③瓦斯窒息);(2)煤塵(①爆炸性煤塵、②呼吸性煤塵);(3)爆破作業(yè);(4)中毒、窒息;(5)頂底板災害;(6)電氣設備及設施傷害;(7)火災;(8)掘進作業(yè);(9)采煤作業(yè);(10)高處作業(yè);(11)提升運輸;(12)機械傷害;(13)水災;(14)噪聲與振動災害;(15)放射性危害;(16)超重傷害;(17)其他傷害。
    7、非煤礦山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1)爆破作業(yè)(拒爆、早爆、遲爆、自爆;地震效應、飛石、沖擊波、有毒氣體);(2)中毒、窒息;(3)地壓;(4)電氣設備及設施傷害;(5)墜落;(6)提升運輸;(7)機械傷害;(8)水災;(9)粉塵;(10)噪聲與振動災害;(11)火災;(12)放射性危害;(13)超重傷害;(14)其他傷害。
    8、礦山安全評價方法
    (1)礦山安全檢查表:安全檢查表是為了檢查某一系統(tǒng)的安全狀態(tài)而事先擬好的安全問題清單。是安全管理和安全檢查評比的有效手段,它能與安全生產責任制相結合,便于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加以整改落實,防止傷亡事故的發(fā)生。
    安全檢查表按其應用范圍可分為:設計用安全檢查表、廠礦企業(yè)安全檢查表、車間彩采場安全檢查表、管理及崗位安全檢查表、專業(yè)性安全檢查表等幾種。
    ①設計用安全檢查表:可與預評價同時編寫,給“三同時”提供信息。
    ②廠礦企業(yè)安全檢查表,主要包括:
    A全面評價企業(yè)安全管理狀態(tài)的檢查表:是對企業(yè)行政管理、設備管理、勞動安全衛(wèi)生及消防方面的管理狀態(tài)的評價,目的是為了定期掌握企業(yè)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全面評價。
    B安全部門日常巡回檢查用的危險點檢查表:是廠礦企業(yè)安全管理部門為了掌握作業(yè)場所主要危險源、危險點的安全狀態(tài)而編制的安全檢查表。
    C車間、采場安全檢查表:是工廠、車間和礦山采場以及科室定期安全檢查和預防性檢查時使用的安全檢查表。其內容主要集中于重大危險源及涉及公共安全的項目。
    D管理及崗位安全檢查表:是基層班組和崗位上的職工進行自查、互查或進行安全評比及安全教育培訓用的安全檢查表。目的是使職工掌握安全操作要點,及時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防止操作人為失誤或不安全行為發(fā)生。
    E專業(yè)性安全檢查表:是針對特種設備、重大危險源,由專業(yè)職能部門編寫使用的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用的檢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