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南大學(xué)西方經(jīng)濟學(xué)考研真題

字號:


    一、名詞解釋
    1.內(nèi)生變量與外生變量
    2.消費者剩余
    3.納什均衡
    4.基尼系數(shù)
    5.投資乘數(shù)
    6.擠出效應(yīng)
    二、簡要回答
    1.為什么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是重疊的?
    2.帕累托的條件是什么?
    3.下列項目是否計入GDP。為什么?
    (1)政府轉(zhuǎn)移支出 (2)購買一輛二手車
    (3)購買普通股票 (4)購買一塊地產(chǎn)
    4. 假定經(jīng)濟起初處于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現(xiàn)在政府要改變總需求構(gòu)成,增加私人投資而減少消費支出,但不改變總需求水平,試問應(yīng)當實行一種什么樣的混合政策?
    三、計算題
    1.假定下表是需求函數(shù)Qd=50-10P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需求表:
    價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
     40
     30
     20
     10
     0
    (1)求出價格3元和5元之間的供給的價格的弧彈性
    (2)根據(jù)給出的需求函數(shù),求價格為2元時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
    2.已知某完全競爭行業(yè)中的單個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shù):STC=0.1Q³-2Q²+15Q+10。試求:
    (1)當市場上產(chǎn)品價格為55時,廠商的短期均衡產(chǎn)量和利潤
    (2)當市場價格下降至多少時,廠商必須停產(chǎn)。
    3.假定一國有下列國民收入統(tǒng)計資料:(單位:億美元)
    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
     4800
    總投資
     800
    凈投資
     300
    消費
     3000
    政府購買
     960
    政府預(yù)算盈余
     30
    試計算:(1)國內(nèi)生產(chǎn)凈值 (2)凈出口 (3)政府稅收減轉(zhuǎn)移支付后的收入 (4)個人可支配收入 (5)個人儲蓄
    4.如果總供給曲線為Ys=500,總需求曲線為Yd=600-50P
    (1)求供求均衡點
    (2)如果總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點。
    四、綜合題
    1.試述市場失靈的原因及解決市場失靈的主要途徑
    2.試比較哈羅德-多馬模型和新古典增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