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搖號+自主招生”好還是考試好

字號:

昨日,武漢市公辦學校參與舉辦的初中(簡稱“公參民”初中,都是優(yōu)質(zhì))舉行電腦派位,即電腦“搖號”,這一“小升初”擇校入學方式再次成為家長和教育界人士熱議的話題——擇校是“搖號+自主招生”公平,還是考試公平?
    按照武漢“公參民”初中今年的招生政策,招生報名人數(shù)大于計劃招生數(shù)的“公參民”初中,采取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兩種招生方式,其計劃比例按5:5安排。由于報名火爆,該市15所“公參民”初中幾乎都需通過電腦派位,完成自主招生外的招生計劃。
    電腦派位計劃一減再減
    武漢市民辦初中今年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計劃比例為5:5,而去年的計劃比例為6:4,這意味著電腦派位計劃數(shù)減少一成。
    部分“公參民”初中還變相縮減電腦派位計劃。據(jù)了解,由于擔心電腦派位生源質(zhì)量不高,部分初中安排已通過自主招生的學生,也報名參加電腦派位,變相擠占電腦派位計劃數(shù),這樣學生可以空出更多自主招生名額。
    不少家長認為,自主招生名單應提前公示,以免讓一些“公參民”初中鉆了政策的空子。
    自主招生缺少剛性標準
    “公參民”初中自主招生,也引來一些家長的議論:自主招生缺乏統(tǒng)一的剛性標準,令家長無所適從,只得讓孩子多參加培優(yōu),多參加競賽。
    據(jù)了解,“小升初”自主招生名額,一般給三類學生,一類是在初中私下組織的摸底考試中成績優(yōu)異者,一類是在小學數(shù)學競賽中獲獎和具有體、藝特長的學生,第三類是培訓機構推薦的學生。
    一般而言,小學畢業(yè)生獲獎等級越高,獲獎次數(shù)越多,進入“公參民”學校的可能性越大。
    有校長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部分“關系戶”希望學校招收“人情生”,也給自主招生帶來不小的壓力。
    “搖號+自主招生”未明顯減輕學生負擔
    2002年,武漢市教育部門宣布,改制校(“公參民”初中的前身)招生取消文化課筆試。如果學生報名數(shù)大于計劃數(shù),則采用電腦派位的方式確定擇校生。此舉旨在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避免小學生為了在考試中取勝而盲目參加校外“培優(yōu)”。
    一些校長說,電腦派位曾對解決教育公平起過積極作用,但是,近年來擇校熱并沒得到有效地遏制(本報7月9日曾報道)。為給孩子增加參與自主招生錄取的籌碼,眾多家長仍要送孩子參加各種培優(yōu)。
    是“搖號+自主招生”公平,還是考試公平
    “既然‘搖號+自主招生’無法從根本上緩解擇校,不如恢復小學升初中擇校考試。”漢口一位初中校長認為,也許考試是公平的方式。
    也有家長建議,如果不能恢復“小升初”擇??荚?,就應該把“公參民”初中所有的招生計劃全部拿出來進行電腦派位,力保招生過程陽光、公平和公正。
    據(jù)介紹,早在2006年,北京宣武區(qū)“小升初”取消電腦派位,學生可通過學生學校雙向選擇、特長生專門測試等途徑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