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權證?
權證是一種金融衍生產(chǎn)品(工具)。是依附于標的證券的有價證券。是持有者一種權利(但沒有義務)的證明。在香港市場上也叫蝸輪(Warrant)。
權證是由標的證券的發(fā)行公司或以外的第三者,例如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等發(fā)行的有價證券。由第三者發(fā)行的權證也叫備兌證或衍生權證。
投資人向權證發(fā)行人支付了一定比例的權利金購買后,權證持有人在預先規(guī)定的履約期間內(nèi)或特定到期日,有權利但沒有義務按約定履約價格向發(fā)行人購入或售出標的證券或以現(xiàn)金結(jié)算方式收取差價。也就是說,權證是認購(沽)標的證券權利的證書,認購(沽)權證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其行使權利時, 認購(沽)權證發(fā)行人不得拒絕。
這里所說的標的證券,是權證發(fā)行人在權證發(fā)行時就規(guī)定好的、已經(jīng)在交易所掛牌的品種。是權證發(fā)行人承諾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向權證持有人購買或賣出的證券或資產(chǎn)。它可以是一個股票、基金、債券,也可以是一個組合、一個指數(shù)等。
權證發(fā)行人是標的證券的發(fā)行公司或證券公司等機構(gòu)。
權利金是指投資人向權證發(fā)行人支付的購買權證的價款。
二、 權證的種類有哪些?
按照交易行為劃分,權證的種類分為認購權證(買權)和認沽權證(賣權)。
三、權證發(fā)行公告中會告訴投資人哪些信息?
權證發(fā)行時,其公告書中會把權證的基本要素都包含在里面。
四、什么是行權(履約)價格?
首先說明什么是“行權”。“行權”就是權證持有人在權證預先約定的有效期內(nèi),向權證發(fā)行人要求兌現(xiàn)其承諾。
行權價格也叫履約價格。是權證發(fā)行人在權證發(fā)行前約定的權證到期時可以換成標的證券或得到現(xiàn)金的價格。
五、 如何進行權證交易?
擁有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股東帳戶卡并在具備代理權證交易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yè)部辦理完畢開戶手續(xù)的客戶,均可進行權證交易。交易指令的下達與買賣相關交易所的股票手續(xù)相同。只是當天買入的權證在當天就可以賣出。權證實行的是T+0交易。當天買入的美式認購權證(在到期日前的任何一天,均可申請執(zhí)行履約價格)可以在當天按照履約價格認購標的證券,但是不能在當天賣出。當天買入的歐式認購權證,只能在到期日申請執(zhí)行履約價格。
權證價格申報和最小變動單位為0.001元,單筆買賣權證的申報數(shù)量不得超過100萬份,買入申報的數(shù)量為100份的整倍數(shù)。
深圳認購權證代碼區(qū)間是030000至032999,認沽權證代碼區(qū)間是038000至03999。權證的簡稱是六位“XYBbKs”。其中:“XY”表示標的股票的兩漢字拼音字母縮寫;“Bb”是發(fā)行人編碼;“K”是權證類別:C-表示認購權證、P-表示認沽權證;“s”是同意發(fā)行人對同意標的證券發(fā)行權證的發(fā)行批次,范圍是0至9、A至Z、a至z。例如:國信證券發(fā)行標的證券是萬科A的認購權證一期,簡稱是:“萬科GXC1”
權證有漲跌幅限制。權證漲跌幅是標的證券漲迭金額的1.25倍。例如:寶鋼權證某日的收盤價是0.62元,寶鋼股份某日的收盤價是5.20元,次日,該股票最多可以漲跌±10%,即0.52元,則權證次日的漲跌幅就是(5.72-5.2)×125%=0.65元,換算成寶鋼權證漲跌幅比例達到104.80%。
特別注意:權證的到期日不是最后交易日。按照兩個交易所最近發(fā)出的“權證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權證存續(xù)期滿前5個交易日,權證終止交易,但可以行權”。
六、投資人如何通過權證獲利和避險?
1、獲利
權證有杠桿作用,可以以小博大。權證價格會隨著標的證券價格的波動而波動。
2、避險
如果投資人看好某股份,并持有10 000股,總投入51 200元,但是又擔心股票價格可能會下跌,給其帶來損失。這時投資人可以買入股份的認沽權證10 000份,總投入6 200元。如果正如投資人所擔心的,股票價格下跌,這時認沽權證的價格隨著股票價格的下跌而上升,雖然權證的盈利不能完全抵補股票的虧損,但會使投資人的損失降低。如果股份如期上升,則權證的虧損額應該是股票持有者可以承受的。
七、 如何計算權證的損益?
權證交易的損益與股票損益的計算是一致的。
提醒注意:權證持有人的行權價格并非盈虧平衡點,盈虧平衡點在行權價格±權證價格。
八、 投資人投資權證應該注意哪些風險?
1、權證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因為權證價格主要受標的證券價格波動的影響,權證是高杠桿的有價證券,其價格波動幅度高于標的證券的波動幅度。
2、對權證價格走勢判斷失誤造成投資損失。權證價格受標的證券市場價格、行權價格、存續(xù)期、市場利率、權益分配等因素的影響,投資人如果分析失誤,會造成投資人的經(jīng)濟損失。
3、權證都是有存續(xù)期的,如果投資人投資的權證是價內(nèi)權證,在存續(xù)期內(nèi)未能行權,一旦過期,權證的價值就等于零。其投資會全部損失。
4、行權風險:如果發(fā)行人出現(xiàn)財務問題,不能按預先的承諾進行履約,則權證持有人的投資會全部損失。
九、權證交易有哪些情況?
權證的交易一般有以下四種情況:
投資人買入買權(認股權證):
投資人買入買權(認購權證)表示投資人強烈看多市場。
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可按照權證行權的相關規(guī)定要求行權。投資人購買的標的股票的成本價=標的股票的行權價格+投資相應權證的價格
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可放棄行權要求,投資人的損失就是全部購買權證所花費的資金。因為權證到期時,其價值為零。
投資人買入賣權(認沽權證):
投資人買入賣權(認沽權證)表示投資人看空市場。
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可按照權證行權的相關規(guī)定要求行權。投資人賣出的標的股票的成本價=標的股票的行權價格-投資相應權證的價格
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可放棄行權要求,投資人的損失就是全部購買權證所花費的資金。考試大整理 因為權證到期時,其價值為零。
賣出買權(認股權證)
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賣出者是權證發(fā)行人。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發(fā)行人不能獲得預期的投資;如果標的股票的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則股票價格越高,權證發(fā)行人損失越大。
投資人賣出買權(認股權證)表示投資人認為市場持平。
另一種情況:賣出者是權證持有人,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其賺取了權證價格下跌的差價;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只是少賺了因標的股票價格上升而帶來的收益。
賣出賣權(認沽權證)
同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賣出者是權證發(fā)行人。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發(fā)行人不會承擔任何履約責任,也不會產(chǎn)生損失。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則股票價格越低,權證發(fā)行人損失越大。(注意:如果權證發(fā)行人賣出的是無擔保抵押的認沽權證,當市場價格發(fā)生了與其不利的情況,則雙方都會發(fā)生損失,直至造成權證發(fā)行人的破產(chǎn))
投資人賣出賣權(認沽權證)表示投資人看多市場。
另一種情況:賣出者是權證持有人,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損失的就是投資權證的全部金額。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賺取的是權證價格上升的差價。
權證是一種金融衍生產(chǎn)品(工具)。是依附于標的證券的有價證券。是持有者一種權利(但沒有義務)的證明。在香港市場上也叫蝸輪(Warrant)。
權證是由標的證券的發(fā)行公司或以外的第三者,例如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等發(fā)行的有價證券。由第三者發(fā)行的權證也叫備兌證或衍生權證。
投資人向權證發(fā)行人支付了一定比例的權利金購買后,權證持有人在預先規(guī)定的履約期間內(nèi)或特定到期日,有權利但沒有義務按約定履約價格向發(fā)行人購入或售出標的證券或以現(xiàn)金結(jié)算方式收取差價。也就是說,權證是認購(沽)標的證券權利的證書,認購(沽)權證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其行使權利時, 認購(沽)權證發(fā)行人不得拒絕。
這里所說的標的證券,是權證發(fā)行人在權證發(fā)行時就規(guī)定好的、已經(jīng)在交易所掛牌的品種。是權證發(fā)行人承諾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向權證持有人購買或賣出的證券或資產(chǎn)。它可以是一個股票、基金、債券,也可以是一個組合、一個指數(shù)等。
權證發(fā)行人是標的證券的發(fā)行公司或證券公司等機構(gòu)。
權利金是指投資人向權證發(fā)行人支付的購買權證的價款。
二、 權證的種類有哪些?
按照交易行為劃分,權證的種類分為認購權證(買權)和認沽權證(賣權)。
三、權證發(fā)行公告中會告訴投資人哪些信息?
權證發(fā)行時,其公告書中會把權證的基本要素都包含在里面。
四、什么是行權(履約)價格?
首先說明什么是“行權”。“行權”就是權證持有人在權證預先約定的有效期內(nèi),向權證發(fā)行人要求兌現(xiàn)其承諾。
行權價格也叫履約價格。是權證發(fā)行人在權證發(fā)行前約定的權證到期時可以換成標的證券或得到現(xiàn)金的價格。
五、 如何進行權證交易?
擁有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股東帳戶卡并在具備代理權證交易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yè)部辦理完畢開戶手續(xù)的客戶,均可進行權證交易。交易指令的下達與買賣相關交易所的股票手續(xù)相同。只是當天買入的權證在當天就可以賣出。權證實行的是T+0交易。當天買入的美式認購權證(在到期日前的任何一天,均可申請執(zhí)行履約價格)可以在當天按照履約價格認購標的證券,但是不能在當天賣出。當天買入的歐式認購權證,只能在到期日申請執(zhí)行履約價格。
權證價格申報和最小變動單位為0.001元,單筆買賣權證的申報數(shù)量不得超過100萬份,買入申報的數(shù)量為100份的整倍數(shù)。
深圳認購權證代碼區(qū)間是030000至032999,認沽權證代碼區(qū)間是038000至03999。權證的簡稱是六位“XYBbKs”。其中:“XY”表示標的股票的兩漢字拼音字母縮寫;“Bb”是發(fā)行人編碼;“K”是權證類別:C-表示認購權證、P-表示認沽權證;“s”是同意發(fā)行人對同意標的證券發(fā)行權證的發(fā)行批次,范圍是0至9、A至Z、a至z。例如:國信證券發(fā)行標的證券是萬科A的認購權證一期,簡稱是:“萬科GXC1”
權證有漲跌幅限制。權證漲跌幅是標的證券漲迭金額的1.25倍。例如:寶鋼權證某日的收盤價是0.62元,寶鋼股份某日的收盤價是5.20元,次日,該股票最多可以漲跌±10%,即0.52元,則權證次日的漲跌幅就是(5.72-5.2)×125%=0.65元,換算成寶鋼權證漲跌幅比例達到104.80%。
特別注意:權證的到期日不是最后交易日。按照兩個交易所最近發(fā)出的“權證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權證存續(xù)期滿前5個交易日,權證終止交易,但可以行權”。
六、投資人如何通過權證獲利和避險?
1、獲利
權證有杠桿作用,可以以小博大。權證價格會隨著標的證券價格的波動而波動。
2、避險
如果投資人看好某股份,并持有10 000股,總投入51 200元,但是又擔心股票價格可能會下跌,給其帶來損失。這時投資人可以買入股份的認沽權證10 000份,總投入6 200元。如果正如投資人所擔心的,股票價格下跌,這時認沽權證的價格隨著股票價格的下跌而上升,雖然權證的盈利不能完全抵補股票的虧損,但會使投資人的損失降低。如果股份如期上升,則權證的虧損額應該是股票持有者可以承受的。
七、 如何計算權證的損益?
權證交易的損益與股票損益的計算是一致的。
提醒注意:權證持有人的行權價格并非盈虧平衡點,盈虧平衡點在行權價格±權證價格。
八、 投資人投資權證應該注意哪些風險?
1、權證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因為權證價格主要受標的證券價格波動的影響,權證是高杠桿的有價證券,其價格波動幅度高于標的證券的波動幅度。
2、對權證價格走勢判斷失誤造成投資損失。權證價格受標的證券市場價格、行權價格、存續(xù)期、市場利率、權益分配等因素的影響,投資人如果分析失誤,會造成投資人的經(jīng)濟損失。
3、權證都是有存續(xù)期的,如果投資人投資的權證是價內(nèi)權證,在存續(xù)期內(nèi)未能行權,一旦過期,權證的價值就等于零。其投資會全部損失。
4、行權風險:如果發(fā)行人出現(xiàn)財務問題,不能按預先的承諾進行履約,則權證持有人的投資會全部損失。
九、權證交易有哪些情況?
權證的交易一般有以下四種情況:
投資人買入買權(認股權證):
投資人買入買權(認購權證)表示投資人強烈看多市場。
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可按照權證行權的相關規(guī)定要求行權。投資人購買的標的股票的成本價=標的股票的行權價格+投資相應權證的價格
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可放棄行權要求,投資人的損失就是全部購買權證所花費的資金。因為權證到期時,其價值為零。
投資人買入賣權(認沽權證):
投資人買入賣權(認沽權證)表示投資人看空市場。
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可按照權證行權的相關規(guī)定要求行權。投資人賣出的標的股票的成本價=標的股票的行權價格-投資相應權證的價格
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可放棄行權要求,投資人的損失就是全部購買權證所花費的資金。考試大整理 因為權證到期時,其價值為零。
賣出買權(認股權證)
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賣出者是權證發(fā)行人。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發(fā)行人不能獲得預期的投資;如果標的股票的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則股票價格越高,權證發(fā)行人損失越大。
投資人賣出買權(認股權證)表示投資人認為市場持平。
另一種情況:賣出者是權證持有人,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其賺取了權證價格下跌的差價;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只是少賺了因標的股票價格上升而帶來的收益。
賣出賣權(認沽權證)
同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賣出者是權證發(fā)行人。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發(fā)行人不會承擔任何履約責任,也不會產(chǎn)生損失。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則股票價格越低,權證發(fā)行人損失越大。(注意:如果權證發(fā)行人賣出的是無擔保抵押的認沽權證,當市場價格發(fā)生了與其不利的情況,則雙方都會發(fā)生損失,直至造成權證發(fā)行人的破產(chǎn))
投資人賣出賣權(認沽權證)表示投資人看多市場。
另一種情況:賣出者是權證持有人,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損失的就是投資權證的全部金額。如果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履約(行權)價格,權證持有人賺取的是權證價格上升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