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基礎知識:中國園林——北京皇家園林

字號:

北京的皇家園林的特點是:l,規(guī)模都很大,以真山真水為造園要素;2,景點更多,景區(qū)范圍更大,景觀也更豐富;3,功能內容和活動規(guī)模都比私家園林豐富和盛大得多;4,風格側重富麗華采,一片皇家氣象。這里以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為例子來介紹。
    頤和園
    頤和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外,距京城約15公里。它的的前身是清漪園,是清朝乾隆時期(公元1750年)修建的,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歷時十年重建新園,并改名頤和園,作為她消遣游樂之地。
    這座巨大的園林占地293公頃,水域面積(昆明湖)占全園的3/4。湖四周有各種建筑。湖中有島,由十七孔橋與岸相連。湖的西部有仿杭州西湖的西堤,堤上有六座造型優(yōu)美的石橋。與昆明湖相對應的是的的萬壽山,山水相連,自成一色。
    萬壽山的前山正中,是一組龐大的建筑群,自山頂?shù)闹腔酆M聻榉鹣汩w、德輝殿、排云殿、排云門、云輝玉宇坊,構成一條中軸線,山下便是有 “世界第一廊”之稱的“長廊”。長廊之前即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東北面是一組富麗堂皇的建筑群:樂壽堂、德和園、仁壽殿、玉瀾堂等,是帝王們勤政、居住的地方。
    萬壽山后山與前山的景色迥然不同。前山的風格是宏偉氣派,而后山則是幽靜清閑。后山景區(qū)原來是廟宇林立,建筑富麗堂皇。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焚燒清漪園時,后山景區(qū)化為灰燼。光緒年間修建頤和園時也未恢復。
    現(xiàn)在頤和園成為世界的園林之一,中外游客來京都把到頤和園觀光游覽作為一大旅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