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基礎(chǔ)知識指導:中國宮廷建筑

字號:

(一)宮殿建筑概述
    宮廷建筑是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突出皇權(quán)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guī)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筑物。幾千年來,歷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財力,為自己建造宮廷。這些宮廷金玉交輝、巍峨壯觀,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
    “宮”在我國出現(xiàn)得較早,原是指“圣人”的屋宇。從秦始皇開始,“宮”成為皇帝及其皇族居住的地方,宮殿是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我國宮廷建筑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秦阿房宮、漢未央宮、建章宮、長樂宮,都是象小城一樣的建筑,宮內(nèi)有前殿、寢殿及其它殿宇臺池。
    宮殿建筑的特征是碩大的斗拱、金黃色的琉璃瓦鋪頂,絢麗的彩畫、高大的盤龍金桂、雕鏤細膩的天花藻井、漢白玉臺基、欄板、梁柱,以及周圍的建筑小品,以顯示宮殿的豪華富貴,象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就是這洋一座豪華的古建筑物。
    漢朝長安城里的三級宮殿: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合稱“漢三宮”。長樂宮是由四組宮殿(長信、長秋、永壽、永寧)組成。當時,劉邦就在這里處理政務(wù)。長樂宮周圍大約有一萬米。
    未央宮建筑在長樂宮以西半公里左右的地方,漢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由丞相蕭何主持所筑的皇宮。當時未央宮建造極為豪華,它建在一個高臺地上,由擁多個殿宇和臺閣組成,周圍約8900米。
    建章宮是由一組龐大的、密密層層的宮殿群組成的。殿宇臺閣林立,號稱千門萬戶”。它平地崛起,殿比未央它還高。東西有20多丈高的鳳閾。由于建章宮建筑在建章門以西,所以整個建筑群同未央宮隔城相對。
    “漢三宮”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當時的建筑早已無蹤影了,但是,我們從現(xiàn)存的遺址看,還可以想象出整個建筑的規(guī)模和布局。
    在西安城東南部,有一個興慶宮公園,它的前身就是1270多年以前唐朝一處宮廷——興慶宮的舊址。興慶宮占地面積大約2106畝。它的特點是把宮廷與園林結(jié)合在一起。在唐朝的長安城里,有三大宮廷建筑: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富,而興慶宮是規(guī)模、最豪華富麗的一處。興慶宮東部偏南的地方是沉香亭,這是專供唐玄宗和他的貴妃楊玉環(huán)欣賞牡丹的處所。沉香亭的西南方向不遠有一個橢圓形的大水池,面積18300平方米,名叫龍池。池水很深,池面碧波蕩漾,池邊樹木蔥郁,風景十分優(yōu)美。可以看出當年的興慶官就是這樣一座殿宇和園林結(jié)合的大宮廷。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我國古代宮廷建筑保留最完整的一處。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宮廷。明朝先后曾有14個皇帝在這里居住,清朝先后10個皇帝在這里居住。故宮規(guī)模之大,風格之類。建筑之輝煌,陳設(shè)之豪華,是世界上宮殿所少見的。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有房屋9千多間。故宮周圍是周米高的紅圍墻,周長3400多米,城外是護城河。從整個建筑布局來看,故宮可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部分稱“外朝”,主要建筑有“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兩側(cè)是文華殿和武英殿?!巴獬笔腔实叟e行重大典禮和發(fā)布命令的地方。
    “外朝”后面部分是“內(nèi)廷”,也叫“后?!?。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和御花園。內(nèi)廷的東西兩側(cè)是東大官和西六官,是皇帝處理政務(wù)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
    故宮是一處豪華壯麗的殿宇之海,這處宏偉的古代宮廷建筑群,充分顯示了我國宮殿建筑藝術(shù)的高超水平。
    沈陽故宮在沈陽老城,是清軍人關(guān)以前的清室宮廷。清朝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皇太極,都在這里居住過。沈陽故宮占地面積6萬為多平方米,有70多處建筑物,300多間房子。現(xiàn)在整個建筑群保存完好.
    (二)宮殿建筑的布局與陳設(shè)
    1,宮殿的布局
    (1)嚴格的中軸對稱
    為了表現(xiàn)君權(quán)受命于天和以皇權(quán)為核心的等級觀念,宮殿建筑采取嚴格的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中軸線上的建筑高大華麗,軸線兩側(cè)的建筑低小簡單。這種明顯的反差,體現(xiàn)了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中軸線縱長深遠,更顯示了帝王宮殿的尊嚴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