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游實(shí)務(wù)指導(dǎo):道教宮觀導(dǎo)游

字號(hào):

(一)宮觀的起源
    道教文化是中國旅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旅游文化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促進(jìn)作用。道教以成仙得道、反璞歸真為宗旨,認(rèn)為高山是神仙所居,于是上山采藥、煉丹、修身養(yǎng)性,以求羽化成仙。因此,許多旅游風(fēng)景區(qū)(點(diǎn))都得益于道教的傳播而名揚(yáng)天下,如古代道教有修道成仙之說或傳說神仙居住之地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勝景都在風(fēng)光雄奇秀麗的名山之中,至今仍是人們所向往的旅游景點(diǎn)。在中國的眾多名山中都留下了道教文化的沉積。
    (二)宮觀的布局
    宮觀是道教敬神祭仙、修身養(yǎng)性的場所。一般來說,規(guī)模較大的稱宮、觀,規(guī)模小的則稱道院。
    宮觀的大小沒有定制,但有相對固定的建筑格局。除少數(shù)地形特殊的情況以外,典型的宮觀都仿照宮廷布局,在南北中軸線上擺放主要建筑,在東西兩側(cè)安置附屬設(shè)施,形成前、中、后一進(jìn)一進(jìn)依次伸展,每一進(jìn)整體配合又相對獨(dú)立的營造格局。其形式也大都是高脊飛檐,正大側(cè)小,紅樓綠瓦,繞以松柏。有些宮觀依山傍巖,借助山勢,逐層而上,層層迭迭,參差有別,形成居高俯視的氣勢。有些宮觀建在皇城都市,與深院官衙為伴,與寺廟佛塔相傍,連片成垣,各顯氣派;有些宮觀外觀雖不起眼,但卻可能受過皇封,得過敕命,保留有前代祖師傳戒修道的圣跡,享受祖庭的聲譽(yù),這些是游客游覽觀賞的重點(diǎn)。
    宮觀建筑的基本布局是:山門、 靈官殿 ( 或龍虎殿 ) 、 三清殿 ( 或天尊殿,祖師殿 ) 、純陽殿 ( 或重陽殿、老君殿 ) 。
    • 道教供奉對象講解
    1、尊神系列
    ( 1 )三清
    三清是指道教尊神的合稱,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在道教神仙譜系中處于“神中之神”的地位,是道教崇拜的神靈。元始天尊是“三清”中的神;道德天尊在民間影響,這位尊神最早并不是神仙而是人,即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老子;靈寶天尊是三清中排位第二的尊神。盡管其地位很高,但由于來歷不是很清楚,影響比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要小的多。
    ( 2 )四御
    猶如人間的帝王有宰相輔佐一樣,天界的三清尊神也有天神輔佐。這就是在道教尊神中地位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四御”,又稱“四輔”。他們是玉皇大帝、紫微北極大帝、勾陳南極大帝和后土。
    ( 3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大帝,是道教神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起源于古代星辰信仰——二十八星宿中地北方七宿玄武神。武當(dāng)山是真武大帝地祖庭,
    ( 4 )西王母
    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夫人,地位相當(dāng)于人間的皇后,在道教神系中身份位居女仙之首。凡是三界十方登仙得道的女仙都?xì)w其管轄。而且她還和東王公一起負(fù)責(zé)群仙的考核升降。凡是升入天界的仙人們只有先見西王母,再見東王公才能進(jìn)入三清境,拜見元始天尊。后來,西王母逐漸演化成玉皇大帝的王后,并最終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所熟悉的王母娘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