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貌景觀導游示范:黃山

字號:

黃山——一座以景觀奇特而著稱于世的山體
    [提示]山是以自然奇觀為主體吸引物的山體,導游在實際講解過程中可根據(jù)游客的游覽情趣,有選擇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說。
    ——從地質(zhì)角度導游
    ( 1)位置:黃山位安徽省的南部,跨越四縣──歙縣、黟縣、太平和修寧。黃山在秦朝(公元前221-207年)時叫做黟山,在公元747年(唐朝天寶六年)時才有這個名字。
    ( 2)成因:一億多年前的地球地殼運動使得黃山崛起于地面,后來歷經(jīng)第四紀冰川的侵蝕作用,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黃山宏偉、莊嚴、風光迷人,為的風景區(qū)。
    ( 3)景觀特點:黃山是一個奇跡,在154平方公里的面積上群峰聳立,許多山峰的名字是名如其形,“蓮花”、“光明頂”和“天都”是其中最主要的三個,都高達1,800米以上。這些山峰都是花崗巖體,通常是由豎直接合點連接。侵蝕和斷裂促使這些巖石變成巨大的石柱,形成了高峰和深谷。天陰時這些高山隱現(xiàn)在霧靄中,如虛幻一般,天晴時則盡展其威嚴與壯麗。
    ——從美學特征導游
    黃山的顏色和形態(tài)隨四季的更替而不斷變化。春天,盛開的鮮花色彩繽紛,點綴著四處的山坡;夏天,您可以看到青綠的山峰一座連一座,泉水在歡樂地汩汩流著;秋天把整個黃山裝扮成紅、紫相間的世界,正是楓樹火紅的季節(jié);冬天則把群山變成一個冰與霧的世界,到處是銀枝銀石。
    ——按山地景觀在旅游業(yè)中所起的作用導游
    因此自古以來就一直有許多游客來到黃山,探求其神秘、驚嘆其美景。人們漸漸地總結(jié)出黃山的四大特征和吸引力: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其實,黃山上也到處可見花崗巖,尤其是在以下幾個景區(qū):溫泉、玉屏樓、西海、北海、云谷寺和松谷庵。黃山做為一座的中國名山,在以安徽一線為主題的旅游線路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整個旅游講解的重點所在。
    ——從文化的角度導游
    黃山看起來清新、年輕,但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的書籍、詩歌、繪畫和雕刻都是很好的證明。李白并非歌頌黃山的的詩人,唐代詩人賈島(公元 779-843年)和杜荀鶴(公元846-907年)也曾來此吟詩作賦。在唐以后的各個朝代中不斷有人游覽黃山,在詩中表達他們的贊美之情。明朝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公元1586-1641年)專門寫了兩本關(guān)于黃山的游記,清朝的西安派大畫家漸江和石濤(公元1642-1718年)在身后留下了許多幅關(guān)于黃山的畫。已經(jīng)去世的地理學家李四光在其專著《安徽黃山上的第四紀冰川現(xiàn)象》中總結(jié)了他個人對黃山的考察成果。一代又一代人的題詞隨處可見: “千姿百態(tài)黃山云”、“刺天峰”、“清涼世界”、“奇美” 和“獨具魅力的風景”,這僅僅是其中的幾個而已。這些詩一般的詞匯配上優(yōu)美的書法不僅僅是裝飾品,他們本身就是一道迷人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