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生物]新詞釋譯何為“生命小體”

字號:

“通過一種特殊的光學顯微鏡,可以發(fā)現(xiàn)一種原本存在于各種生物體體液之中的、具有很多生理功能的、納米級的微小生物顆粒,我們將其命名為生命小體或是‘納米小體’。實驗研究表明:納米小體不含核酸;平均直徑80納米;電鏡下無包膜、邊界清晰、可見不同密度的核團;有活躍的自主運動性;存活于各種生物體(包括:動物、植物、人體)的體液(包括:血液、組織間液、細胞內液等液體)之中;其數(shù)量、活性及形態(tài)與人體健康狀態(tài)有密切的聯(lián)系。 ”
    一、小體現(xiàn)象是一種光學效應嗎?
    因為內森顯微鏡是一種原理不明的顯微鏡,有理由懷疑這種顯微鏡觀察到的小體是一種光學效應。換言之,小體并不是一種物質實體,只是一種光學幻像。
    對這一問題的解答很顯然,如果是光學效應,那么用一滴水做切片,也應當觀察到小體現(xiàn)象,實際不是。
    在實際的血液切片觀察中,小體數(shù)量因人而異,這也排除了小體現(xiàn)象是一種光學效應的可能。
    二、小體是病毒嗎?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因為小體直徑的尺度大約在80納米左右,病毒的尺度大小根據(jù)韋伯斯特大學辭典(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virus辭條的介紹是在20-300納米之間。不過病毒是有核酸的,核酸是一種基本生命物質。而吳建華告訴筆者,判斷小體有無核酸,是一個比較容易的問題。他經(jīng)過實驗確認,小體無核酸。這就排除了小體是病毒的可能。當然,小體是否是病毒,可以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