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字號:

國際公認的高血壓發(fā)病危險因素是 :超重、高鹽膳食及中度以上飲酒。我國流行病學研究也證實這三大因素與高血壓發(fā)病顯著相關,但又各自有其特點。
    1、體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
    中國成人正常體重指數(shù)(BMI: kg/m2)為19-24,體重指數(shù)≥24為超重,≥28為為肥胖。人群體重指數(shù)的差別對人群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有顯著影響。我國人群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與人群體重指數(shù)差異相平行。基線體重指數(shù)每增加3,4年內發(fā)生高血壓的危險女性增加57%,男性增加50%。
    腹型肥胖:中國成人“代謝綜合征”腰圍切點的研究表明,我國中年人隨著腰圍增大,”代謝綜合征”成分聚集的OR值顯著增高;腹部脂肪聚集考試,大網(wǎng)站和危險因素的增加有密切關系。以男性腰圍≥85cm、女性≥80cm為切點,檢出”代謝綜合征”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相對較低。
    我國24萬成人數(shù)據(jù)匯總分析表明,BMI≥24kg/m2者患高血壓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的2-3倍,具有2項及2項以上危險因素的高血壓及糖尿病危險是體重正常者的3-4倍。BMI≥28kg/m2的肥胖者中90%以上患上述疾病或有危險因素聚集。男性腰圍≥85cm、女性≥80cm者高血壓的危險為腰圍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其患病尿病的危險為2.5倍,其中有2項及2項以上危險因素聚集者的高血壓及糖尿病危險為正常體重的4倍以上。
    最近,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公布的“代謝綜合征”有關腹型肥胖的標準是中國人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有關腹部肥胖的腰圍目前暫用中國肥胖工作組建議的標準,但在不同的研究中可同時參考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的標準。有關中國腹部肥胖的腰圍標準仍需進一步研究。
    相關疾病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危險因素聚集;體重過低可能預示有其它健康問題
    2、飲酒
    按每周至少飲酒一次為飲酒計算,我國中年男性人群飲酒率約30%-66%,女性為2%-7%。男性持續(xù)飲酒者比不飲酒者4年內高血壓發(fā)生危險增加40%。
    3、膳食高鈉鹽
    我國人群食鹽攝入量高于西方國家。北方人群食鹽攝入量每人每天約12g-18g,南方為7g-8g。膳食鈉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呈顯著相關性,北方人群血壓水平高于南方。在控制了總熱量后,膳食鈉與收縮壓及張壓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達到0.63及0.58。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攝入食鹽增加2g,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升高2.0mmHg及1.2mmHg。
    4、其他 心血管發(fā)病是多種危險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幾種危險因素中度升高時對心血管發(fā)病的絕對危險可超過單獨一種危險因素高度升高造成的危險。我們在考慮高血壓病人的治療方針和力度時,不僅應根據(jù)其血壓水平,還應同時考慮其它危險因素。心血管發(fā)病的其它危險因素如下:
    (1)年齡:心血管發(fā)病隨年齡而升高。如北京35-74歲居民,年齡每增長10歲,冠心病發(fā)病率增高1-3倍,腦卒中發(fā)病率增高1-4倍。這是由于多數(shù)危險因素水平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雖然年齡越大增高的速度有所減慢,但由于老年發(fā)病率高,故絕對危險仍很高。
    (2)性別:男性心血管發(fā)病率高于女性,我國14個人群監(jiān)測5年結果顯示,25-74歲男性冠心病,腦卒中發(fā)病率分別為女性的1.1-6.2和1.2-3.1倍。
    (3)吸煙:吸煙是公認的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10組隊列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煙者冠心病發(fā)病的相對危險比不吸煙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險增高1倍,癌癥死亡危險增高45%,總死亡危險增高21%。北京資料表明,吸煙總量每增加1倍,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危險就增加4倍。
    (4)血脂異常:血清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首鋼男工血TC 200-239mg/dl者,冠心病發(fā)病危險為TC<200mg/dl者的2倍,>240mg/dl者的發(fā)病危險為<200mg/dl者3倍。上海一組職工資料也表明,雖然血TC水平低于西方,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的相對危險仍呈對數(shù)線性關系。說明血TC作為冠心病發(fā)病的危險因素,沒有最低閾值。另一方面,也有資料提示如血TC過低(<140mg/dl),有可能增加出血性卒中的發(fā)病危險。我國14組人群研究顯示,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均值與冠心病發(fā)病率呈顯著負相關。
    (5)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明考試,大網(wǎng)站確危險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等危癥。糖尿病患者的BMI,腰臀圍比例,血壓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者。我國資料還顯示,血清胰島素水平與心血管病的許多危險因素顯著相關,如高甘油三酯,低HDL-C,超重和肥胖,高血壓、高血清膽固醇和高尿酸等。大慶研究資料表明糖尿病組冠心病發(fā)病人數(shù)是糖耐量正常者的10倍以上。餐后血糖濃度與冠心病發(fā)病呈正相關。
    (6)C-反應蛋白:不少研究表明C-反應蛋白與心血管發(fā)病有關,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其預測的能力與LDL-C一樣強。C-反應蛋白還與“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還需進一步積累國內的研究資料。
    (7)缺少體力活動:體力活動減少是造成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8)心血管病病史: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患者本人有心血管病史(如腦卒中,心肌梗死,心衰等)或腎臟疾病史者,均可增加心血管病發(fā)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