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dǎo):拿什么來學(xué)你,我的英語

字號:

說到怎么學(xué)英語,老鞋似乎頭頭是道,聽者可能模模糊糊。
    今天談一個淺近的問題:先不論怎么學(xué),該拿什么材料來學(xué)?
    真題?不考試的怎么辦?真題讀起來困難怎么辦?真題不夠怎么辦?
    新概念?都可以用新概念嗎?那用幾冊?憑什么用新概念?
    搞不清楚的同志,先把各家各派的觀點放到一邊——市場上的各種聲音,大多數(shù)都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似是而非,因此你才會跟著稀里糊涂、不明所以、無所適從。
    你已經(jīng)胸有成竹啦?恭喜你,趕快離開本文,免得浪費感情。
    不是說老鞋就一定對,但老鞋是講道理得結(jié)論,不是張口就來。  
    至于這個道理是否正確,自己用腦子來判斷——什么婆都會說自己的瓜甜。
    說自己的道理,讓別人去品吧——這是老鞋的態(tài)度。
    根據(jù)老鞋的“目標、思路、做法”三步曲,你選材料都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
    先以大多數(shù)人的目標——考試為例,拿什么學(xué),取決于學(xué)的東西與要考的東西相關(guān)度大。
    所以對考試的同志來說,有以下原則:
    1、真題為王
    無論文章與題目,真題與要考的接近,這個不言而喻。
    有人會說真題不會再考,答曰:真題不會再考,但真題的詞匯通常足夠、真題的句型不會有新花樣、真題的出題思路會重復(fù)。
    還有人會說真題數(shù)量不夠,答曰:一般都夠,如四六級考研托福雅思GRE這些都已經(jīng)很古老,大量的試題完全足夠使用。
    還覺得不夠的,是沒有把真題用好用夠。
    真題的應(yīng)用在于“精”:精做、精讀。
    2、三要素:難度、體裁、題材
    如果由于某種原因,真題實在不能用:比如真題做了幾遍,厭煩了;真題太難一時用不來等,怎么辦?
    三要素:難度、體裁、題材。
    難度一是適合自己(跳起來夠得著,太難太易都不好),這是可行性,二是逐漸向真題靠攏,這是有效性。體裁粗略地分就是記敘、說明或議論。常有人問要考研學(xué)新三行不行,你看看體裁:新三都是些弱智的記敘文,考研會考嗎?連四六級都很少考。所以新概念這套所謂經(jīng)典,有一個大的斷層在新三和新四之間。三太易、四太難,中間無銜接。
    體裁相同的情況下,還有題材。同樣是考說明和議論文,考研的話題集中于社會科學(xué)里的經(jīng)濟、教育、心理等學(xué)科,而托福雅思社會科學(xué)自然科學(xué)、天文地理,無所不包,至少對詞匯的要求就有差距。
    所以自我選材的時候,請想清楚這三個問題:哪一個層次、什么體裁的文章、哪一方面的話題,然后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盡量靠近就是。
    當然對于聽說,可能不是什么體裁、題材,而是大背景、小場景。比如你是去外企,大背景是辦公室英語,出國則是生存英語或?qū)W術(shù)英語;小場景就是圖書館、餐廳,還是上課、上班。
    至于是新概念還是舊概念、雜志還是網(wǎng)絡(luò),根本不是要點。
    再多說兩句:老鞋也不說新概念好還是不好,我們要知道的是好在哪兒,那一定也會發(fā)現(xiàn)不好在哪兒。稀里糊涂說好,是永遠不知道學(xué)習(xí)的真諦的。新概念好在層次性強先易后難、人性化不錯文章短不讓人絕望;其它的沒什么稀奇,甚至有一個重大缺陷剛才已說過。
    不考試的,怎么辦?
    也要選定出個目標。
    如果承認英語不可能無所不會,但就有個方向的選擇:是聽說還是讀寫,還是四輪驅(qū)動?是出國生存還是國內(nèi)外企,是做翻譯還是不教書匠,會有不同的側(cè)重點。
    1、還是真題
    目標選定之后,建議還是選某種或幾種考試作為目標。
    不要討厭考試,也不要崇拜考試:考試是促進和檢測學(xué)習(xí)的一種手段。
    沒有幾個人真能幾年如一日興致勃勃地學(xué),如果有個考試在前面,可有一個前進的動力不停地驅(qū)動著你。
    而不管要不要去參加考試,都可以某種考試的真題作為學(xué)習(xí)材料。
    記住了,科學(xué)的考試是為了真實的生活服務(wù)的。比如托福雅思,就是聽說讀寫四大項,其它什么廢話沒有。你考得過就意味著能在外國生活學(xué)習(xí),考不過就是語言能力不行。
    所以大多數(shù)的考試很好。
    有些不好的要意識到:四六級缺口語,考研只考讀寫,等等。
    2、興趣
    無考試壓力的的人,有一個極好的優(yōu)勢,就是憑興趣。
    在不與目標背離的情況下,什么有意思就搞什么,不亦快哉。須知,從根本上,英語就是英語,沒什么這個英語那個英語。
    不是非要考試就可以不去遷就考試的那些特定范圍,真正學(xué)好英語。
    到確定了要考時,多再花點時時做做相應(yīng)的題目,適應(yīng)一下就好了。
    所以老鞋的總策略是:理清自己的目標、搞到佳的路徑、有效的材料去學(xué)。
    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