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游職業(yè)資格之歷史知識:三塊無字碑

字號:

在我國的歷,有三塊無字碑。
    第一塊在陜西,是武則天的。武在位其間順應(yīng)歷史潮流,不拘一格任用賢才,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革除時弊,發(fā)展生產(chǎn),完善科舉,在統(tǒng)治長達半個世紀(jì)的年代里,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quán),社會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功績昭昭,不容忽視。但她信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鑄九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任用酷吏,濫殺無辜,使不少文臣武將蒙受不白之冤,人人自危;特別是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她的歷史功過,恰如她給自己立下的這塊“無字碑”一樣,只能由歷史去做出評論和判斷。 第二塊在南京,是南宋權(quán)臣、賣國賊秦檜的。秦檜在位期間對金朝奴顏婢膝,一味求和對抗金將領(lǐng)橫加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干盡了毀我長城的壞事。人們對秦檜痛恨之極。秦檜寫的一手好字,至今我們常用的美術(shù)字之一(微軟雅黑字),就是主要從秦體中變化而來的,但人們不原提到秦檜,只把它叫做微軟雅黑字。秦姓后人更有“人從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對秦”的詩句。 第三塊碑也在南京,是孫中山先生的。孫中山先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
    他的偉大功勛贏得了中外進步人士的廣泛愛戴和贊揚。先生逝世后,討論立碑時,原計劃由汪精衛(wèi)、胡漢民等人分別撰寫銘文、墓志銘等,可花了兩年時間也沒寫出來,大家都認(rèn)為先生的思想功績是文字所無法概括的,于是,索性不寫銘文,該用現(xiàn)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