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溶地區(qū)隧道設計思考(三)

字號:

3.巖溶地區(qū)隧道溶洞處理
    3.1溶洞處置的主要原則
    隧道遭遇到發(fā)展和衰亡階段的巖溶中的大型溶洞、暗河時,應逐個溶洞逐個處理,不必要尋找標準的設計,設計中的通用原則為確保隧道的襯砌結構有足夠的安全保證、在可預見期內洞穴的穩(wěn)定性有保證、原有水流通道不會被阻斷、方案比較經濟適用。
    3.2溶洞處理主要方式
    隧道過溶洞處置方式有內增設邊墻梁及行車梁、托梁、支墩、懸壁梁承托縱梁、拱橋、加大隧道凈空寬度跨度跨越巖溶或對隧道周邊巖體進行封閉、注漿加固、支頂加固、加強襯砌等。
    3.2.1溶洞跨越處理
    當溶洞規(guī)模較大、溶洞內充填物松軟,基礎處理工程修建困難、耗資巨大,或者溶洞雖小但水流較大時,可根據(jù)具體條件采用相應的梁跨、板跨等形式跨越巖溶地段。
    此方式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梁跨越,梁體采用抗侵蝕混凝土。當隧道襯砌斷面需要開挖圍巖才能滿足凈空要求時,應先開挖圍巖,再施工跨越結構,以確保安全,同時應注意不同受力結構間的斷縫設置及連接措施設置。
    3.2.2封閉處理
    已停止發(fā)育的干溶洞,在考慮有效的過水通道后,可采用混凝土、漿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堵塞、充填溶洞。
    3.2.3錨桿、鋼管加固處理
    為防止洞穴巖壁或頂板坍塌,在清除松動巖石困難的情況下,可采用錨桿或大鋼管、鋼軌加固巖體。此時隧道襯砌應考慮抗沖擊措施,一般是采用明洞襯砌,襯砌頂部設置回填體,其表面設置護面結構,回填體以上空間的溶洞洞壁采用錨桿、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封閉支護;若溶洞較大,可設置橫向鋼軌橫或設人字形鋼軌柵架。
    3.2.4支頂處理
    當隧道穿過的溶洞由碎、塊石及淤泥土充填,充填物的松散密實程度不一時,隧道底部應考慮采用鋼筋混凝土底板,清除底板下松散體,回填碎石,并在底板下加設鋼筋混凝土樁進行支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