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社會學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03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一方面,作為理智上構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與經驗事實不同;另一方面,它作為考察現(xiàn)實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的概括和抽象。這個概念工具是指(?。?BR> A.理想類型
B.科層制
C.社會行動類型
D.理解社會學
2.作為社會學科恢復重建的組織者和,提出要建設中國自己的社會學的學者是( )
A.許仕廉
B.吳文藻
C.費孝通
D.孫本文
3.《自殺論》一書是用一種社會事實(社會因素)去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自殺)的范例,其作者是( )
A.涂爾干
B.孔德
C.斯賓塞
D.韋伯
4.確定預定社會目標及其達到預定目標而采取的行動與手段,以及對社會目標、行動與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評價的過程,這是社會學的(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釋性功能
C.預測性功能
D.規(guī)范性功能
5.根據一定的研究假設,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通過觀察、記錄、分析,發(fā)現(xiàn)或證實社會現(xiàn)象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稱為(?。?BR> A.問卷調查
B.實地研究
C.社會實驗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6.職位和由職位發(fā)生的權利義務以及行為規(guī)范、行為模式的總和,是由個人與社會的結合而產生出來的而且比個人更具體的概念,稱為(?。?BR> A.角色
B.地位
C.身份
D.職業(yè)
7.“刮風不是文化,利用風力發(fā)電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創(chuàng)造性
B.習得性
C.共享性
D.累積性
8.一種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種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叢,融入本文化的過程,是(?。?BR> A.文化交流
B.文化采借
C.文化沖突
D.文化融合
9.再社會化又稱作(?。?BR> A.基本社會化
B.繼續(xù)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反向社會化
10.年輕一代用新知識、新觀念影響前輩的過程,是( )
A.基本社會化
B.再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反向社會化
11.金錢借貸方面的合作屬于(?。?BR> A.傳統(tǒng)合作
B.自發(fā)性合作
C.指導性合作
D.契約式合作
12.人們相距122厘米到365厘米之間,是屬于(?。?BR> A.親密距離
B.個人距離
C.社會距離
D.公眾距離
13.既得利益集團是指對什么享有支配權的社會階層?( )
A.行業(yè)特殊資源
B.經濟資源
C.公共資源
D.政治資源
14.初級群體的規(guī)模一般在(?。?BR> A.10人以下
B.30人以下
C.50人以下
D.100人以下
15.現(xiàn)代社會學通常采用特定的符號圖式分析家庭結構,表示(?。?BR> A.血緣關系
B.領養(yǎng)關系
C.亡故
D.入贅
社會學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03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一方面,作為理智上構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與經驗事實不同;另一方面,它作為考察現(xiàn)實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的概括和抽象。這個概念工具是指(?。?BR> A.理想類型
B.科層制
C.社會行動類型
D.理解社會學
2.作為社會學科恢復重建的組織者和,提出要建設中國自己的社會學的學者是( )
A.許仕廉
B.吳文藻
C.費孝通
D.孫本文
3.《自殺論》一書是用一種社會事實(社會因素)去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自殺)的范例,其作者是( )
A.涂爾干
B.孔德
C.斯賓塞
D.韋伯
4.確定預定社會目標及其達到預定目標而采取的行動與手段,以及對社會目標、行動與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評價的過程,這是社會學的(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釋性功能
C.預測性功能
D.規(guī)范性功能
5.根據一定的研究假設,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通過觀察、記錄、分析,發(fā)現(xiàn)或證實社會現(xiàn)象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稱為(?。?BR> A.問卷調查
B.實地研究
C.社會實驗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6.職位和由職位發(fā)生的權利義務以及行為規(guī)范、行為模式的總和,是由個人與社會的結合而產生出來的而且比個人更具體的概念,稱為(?。?BR> A.角色
B.地位
C.身份
D.職業(yè)
7.“刮風不是文化,利用風力發(fā)電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創(chuàng)造性
B.習得性
C.共享性
D.累積性
8.一種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種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叢,融入本文化的過程,是(?。?BR> A.文化交流
B.文化采借
C.文化沖突
D.文化融合
9.再社會化又稱作(?。?BR> A.基本社會化
B.繼續(xù)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反向社會化
10.年輕一代用新知識、新觀念影響前輩的過程,是( )
A.基本社會化
B.再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反向社會化
11.金錢借貸方面的合作屬于(?。?BR> A.傳統(tǒng)合作
B.自發(fā)性合作
C.指導性合作
D.契約式合作
12.人們相距122厘米到365厘米之間,是屬于(?。?BR> A.親密距離
B.個人距離
C.社會距離
D.公眾距離
13.既得利益集團是指對什么享有支配權的社會階層?( )
A.行業(yè)特殊資源
B.經濟資源
C.公共資源
D.政治資源
14.初級群體的規(guī)模一般在(?。?BR> A.10人以下
B.30人以下
C.50人以下
D.100人以下
15.現(xiàn)代社會學通常采用特定的符號圖式分析家庭結構,表示(?。?BR> A.血緣關系
B.領養(yǎng)關系
C.亡故
D.入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