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師之砌體結構(十一)

字號:

五、圈梁、過梁、墻梁和挑梁
     (一)圈梁
    (1)為了增強房屋的整體剛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等對房屋引起的不利影響,可在墻中設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圈梁。
    (2)車間、倉庫、食堂等空曠的單層房屋應按下列規(guī)定設置圈梁:
    (1)磚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5~8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檐口標高大于8m時,應增加設置數(shù)量;
    (2)砌塊及料石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4~5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檐口標高大于5m時,應增加設置數(shù)量。
    對有吊車或較大振動設備的單層工業(yè)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頂標高處設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外,尚應增加設置數(shù)量。
    (3)宿舍、辦公樓等多層砌體民用房屋,且層數(shù)為3~4層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當層數(shù)超過4層時,應在所有縱橫墻上隔層設置。
     多層砌體工業(yè)房屋,應每層設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圈梁。
     設置墻梁的多層砌體房屋應在托梁、墻梁頂面和檐口標高處設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其他樓層處應在所有縱橫墻上每層設置。
     (4)建筑在軟弱地基或不均勻地基上的砌體房屋,除按規(guī)定設置圈梁處,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的有關規(guī)定。
     (5)圈梁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圈梁宜連續(xù)地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閉狀;當圈梁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部增設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與圈梁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間距的 2倍,且不得小于lm;
     2)縱橫墻交接處的圈梁應有可靠的連接。剛彈性和彈性方案房屋,圈梁應與屋架、大梁等構件可靠連接;
     3)鋼筋混凝土圈梁的寬度宜與墻厚相同,當墻厚h≥240mm時,其寬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應小于120mm??v向鋼筋不應少于4φ10,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按受拉鋼筋考慮,箍筋間距不應大于300mm;
     4)圈梁兼作過梁時,過梁部分的鋼筋應按計算用量另行增配。
     (6)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屋)蓋的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當層數(shù)超過5層時,除在檐口標高處設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層設置圈梁,并與樓(屋)面板一起現(xiàn)澆。未設置圈梁的樓面板嵌入墻內(nèi)的長度不應小于120mm,并沿墻長配置不少于2φ10的縱向鋼筋。
     (二)過梁
     (1)磚砌過梁的跨度,不應超過下列規(guī)定:
     鋼筋磚過梁為1.5m;
     磚砌平拱為1.2m。
     對有較大振動荷載或可能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的房屋,應采用鋼筋混凝土過梁。
     (2)過梁的荷載,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
     1)梁、板荷載
     對磚和小型砌塊砌體,當梁、板下的墻體高度hw     2)墻體荷載
     a.對磚砌體,當過梁上的墻體高度hw     6.對混凝土砌塊砌體,當過梁上的墻體高度hw     (3)過梁的計算,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磚砌平拱
     磚砌平拱受彎和受剪承載力,可按式(11-29)、(11-30)并采用沿齒縫截面的彎曲抗拉強度或抗剪強度設計值進行計算;
     2)鋼筋磚過梁
     a.受彎承載力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M——按簡支梁計算的跨中彎矩設計值;
     fy——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受拉鋼筋的截面面積;
     H0——過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as——受拉鋼筋重心至截面下邊緣的距離;
     A——過梁的截面計算高度,取過梁底面以上的墻體高度,但不大于ln/3;當考慮梁、板傳來的荷載時,則按梁、板下的高度采用。
     b.受剪承載力可按式(11-30)計算;
     c.鋼筋混凝土過梁,應按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計算。驗算過梁下砌體局部受壓承載力時,可不考慮上層荷載的影響。
     (4)磚砌過梁的構造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磚砌過梁截面計算高度內(nèi)的砂漿不宜低于M5;
    2)磚砌平拱用豎磚砌筑部分的高度不應小于240mm;
     3)鋼筋磚過梁底面砂漿層處的鋼筋,其直徑不應小于5mm,間距不宜大于120㎜,鋼筋伸人支座砌體內(nèi)的長度不宜小于240㎜,砂漿層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