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業(yè)務》第七章:導游員須知的常識(5)衛(wèi)生常識及其它

字號:

一、衛(wèi)生常識
    外出旅游,應該懂得一點衛(wèi)生常識,不吃不衛(wèi)生的食物,不喝不潔的飲料;還要帶一些常用藥物,以備木時之需;導游員還應掌握幾種常見病的治療常識。
    (一)暈車(機、船)
    暈車、暈機、暈船者旅行前不應飽食,需服用藥物(讓其服用自備藥或醫(yī)生提供的藥);可能時讓其坐在較平衡的座位上;長途旅行中旅客暈機(車、船),導游員可請乘務員協(xié)助。
    (二)中暑
    中暑的主要癥狀是大汗、口渴、頭昏、耳鳴、眼花、胸悶、惡心、嘔吐、發(fā)燒,嚴重者會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人長時間地處在曝曬、高熱、高濕熱環(huán)境中容易中暑,所以盛夏旅游,導游員在帶團時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游客長時間地在驕陽下活動。若有人中暑,可置患者于陰涼通風處,平躺,解開衣領,放松褲帶;可能時讓其飲用含鹽飲料,對發(fā)燒者要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散熱,服用必要的防暑藥物;緩解后讓其靜坐(臥)休息。嚴重中暑者作必要治療后立即送醫(yī)院。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其癥狀是上吐下瀉,特點是起病急,發(fā)病快,潛伏期短,若救治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發(fā)現(xiàn)旅游者食物中毒,讓其多喝水緩解毒性,嚴重食物中毒者立即送醫(yī)院搶救。食物中毒都由飲食不衛(wèi)生引起,導游員要隨時提醒旅游者不要食用攤上的食品。
    (四)骨折
    旅游者骨折,須及時送醫(yī)院救治,但在現(xiàn)場,導游員應作力所能及的初步處理:
    1.止血。有人骨折,應及時止血。止血的方法常用的有:手壓法,即用手指、手掌、拳在傷口靠近心臟一側壓迫血管止血;加壓包扎法,即在創(chuàng)傷處放厚敷料,用繃帶加壓包扎;止血帶法,即用彈性止血帶綁在傷口近心臟的大血管上止血。
    2.包扎。包扎前要清洗傷口,包扎時動作要輕柔,松緊要.適度,繃帶的結口不要在創(chuàng)傷處。
    3.上夾板。就地取材上夾板,以求固定兩端關節(jié),避免轉動骨折肢體。
    (五)心臟病碎發(fā)
    旅游者心臟病碎發(fā),切忌急著將患者抬或背著去醫(yī)院,而應讓其就地平躺,頭略高,由患者親屬或領隊或旅游者從患者口袋中尋找備用藥物,讓其服用;同時,地陪跑到附近醫(yī)務所找醫(yī)生前來救治,病情稍穩(wěn)定后送醫(yī)院。
    (六)蝎、蜂蜇傷
    若旅游者被蝎、蜂蜇傷,導游員要設法將毒刺拔出,用口或吸管吸出毒汁,然后用肥皂水,條件許可時用5%蘇打水或3%淡氨水洗敷傷口,服用止痛藥。導游員、旅游者如識中草藥,可用大肖葉、藥荷葉、兩面針等搗爛外敷。嚴重者要送醫(yī)院搶救。
    當旅游團中有人中暑,食物中毒,骨折,心臟病碎發(fā),被蝎、蜂嚴重蜇傷時,導游員應報告旅行社,嚴重者送醫(yī)院治療、搶救。
    二、其它常識
    (一)國際時差
    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每天所報的時間,被作為國際標準時間,即“格林威治時間”。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時間,是以太陽通過天體子午線的時刻——“中午”作為標準來劃分的。每個地點根據太陽和子午線的相對位置確定的本地時間,稱“地方時”。
    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周(3600,每小時自轉1500”。自1884年起,國際上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qū),每個時區(qū)的范圍為15個經度。以經過格林威治天文臺的零度經線為標準線,從西經7度半到東經7度半為中區(qū)(稱為0時區(qū))。然后從中區(qū)的邊界線分別向東、西每隔15度各劃一個時區(qū),東、西各有12個時區(qū),而東、西12區(qū)都是半時區(qū),合起來稱為12區(qū)。各時區(qū)都以該區(qū)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該區(qū)共同的標準時間。
    北京位于東經116024,劃在東八區(qū),該區(qū)的中央經線為東經1200,因此,“北京時間”是以東經1200”的地方時作為標準時間。中國幅員遼闊,東西橫跨經度64度,跨5個時區(qū)(從東五區(qū)到東九區(qū)),為方便起見,以北京時間作為全國標準時間。
    北京與世界幾個大城市的時差介紹如下:
    北京位于東八區(qū),當中午12時時:
    漢城、東京位于東九區(qū),為13時,
    莫斯科位于東三區(qū),為7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