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基金參考標準差

字號:

在投資基金上,一般人比較重視的是業(yè)績,但往往買進了近期業(yè)績表現(xiàn)的基金之后,基金表現(xiàn)反而不如預期,這是因為所選基金波動度太大,沒有穩(wěn)定的表現(xiàn)。
    衡量基金波動程度的工具就是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標準差是指基金可能的變動程度。標準差越大,基金未來凈值可能變動的程度就越大,穩(wěn)定度就越小,風險就越高。
    比方說,一年期標準差是30%的基金,表示這類基金的凈值在一年內可能上漲30%,但也可能下跌30%。因此,如果有兩只收益率相同的基金,投資人應該選擇標準差較小的基金(承受較小的風險得到相同的收益),如果有兩只相同標準差的基金,則應該選擇收益較高的基金(承受相同的風險,但是收益更高)。建議投資人同時將收益和風險計入,以此來判斷基金。例如,A基金二年期的收益率為36%,標準差為18%;B基金二年期收益率為24%,標準差為8%,從數(shù)據(jù)上看,A基金的收益高于B基金,但同時風險也大于B基金。A基金的“每單位風險收益率”為2(0.36/0.18),而B基金為3(0.24/0.08)。因此,原先僅僅以收益評價是A基金較優(yōu),但是經(jīng)過標準差即風險因素調整后,B基金反而更為優(yōu)異。
    另外,標準差也可以用來判斷基金屬性。據(jù)晨星統(tǒng)計,今年以來股票基金的平均標準差為5.14,積配型基金的平均標準差為5.04;保守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標準差為4.86;普通債券基金平均標準差為2.91;貨幣基金平均標準差則為0.19;由此可見,越是積極型的基金,標準差越大;而如果投資人持有的基金標準差高于平均值,則表示風險較高,投資人不妨在觀賞奧運比賽的同時,也檢視一下手中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