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注冊會計師《會計》試題(四)及答案7

字號:

⑦2003年3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一常年客戶退回的于2002年12月25日銷售的A產品,該銷售退回系A產品型號與客戶訂購的型號不符所致。銷售退回總價格為1 000萬元,銷售總成本為800萬元。甲公司已收回上述購貨方退回的原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通過銀行退回了貨款和增值稅額等款項。退回的產品已驗收入庫。
    ⑧2003年11月8日,甲公司銷售一批A產品給乙公司,A產品的單位銷售價格為每臺1萬元,銷售價格總額為6 000萬元,銷售總成本為4 500萬元。至200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款項。按照甲、乙雙方簽訂的購銷協(xié)議規(guī)定,產品售出后3個月內,如果發(fā)現(xiàn)產品質量問題,可以提供保修。甲公司按歷年A產品銷售保修的情況,估計很可能發(fā)生的保修費用為銷售價格總額的1%(假定甲公司不對其他客戶銷售的A產品提供產品保修服務)。
    2003年度,甲公司向其他常年客戶銷售A產品共33 000臺,其中10 000臺的每臺銷售價格為1.3萬元;15 000臺的每臺銷售價格為0.8萬元;8 000臺的每臺銷售價格為1.1萬元。甲公司銷售給其他常年客戶A產品的銷售總成本為26 000萬元。甲公司向其他常年客戶銷售A產品的貨款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等款項均已收存銀行。
    (4)2003年度,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實現(xiàn)的凈利潤分別為1 200萬元、800萬元和600萬元。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除實現(xiàn)凈利潤外,所有者權益無其他變動。
    (5)除上述各項外,2003年度,甲公司發(fā)生管理費用900萬元、營業(yè)費用300萬元、營業(yè)外支出300萬元、營業(yè)外收入750萬元。
    要求:計算甲公司2003年度的主營業(yè)務收入、主營業(yè)務成本、主營業(yè)務稅金及附加、營業(yè)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營業(yè)外收入、營業(yè)外支出和利潤總額。
    四、 綜合題(本類題共42分,其中,第1題17分,第2題25分)
    1、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題下稱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所得稅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
    甲公司2004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于2005年3月30日完成,在此之前發(fā)生的2004年度納稅調整事項,均可進行納稅調整。
    甲公司2004年度財務報告于2005年3月31日經董事會批準對外報出。直至2005年3月31日,甲公司2004年度的所得稅費用尚未計算,利潤尚未進行分配。
    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編制的2004年年度“利潤表”有關項目的“本年累計數(shù)”欄有關金額如下:
    利潤表
    編制單位:甲公司 2004年度 單位:萬元
    項目  本年累計收入  調整后本年累計數(shù) 
    一、主營業(yè)務收入  50000   
    減:主營業(yè)務成本  35000   
    主營業(yè)務稅金及附加  3000   
    二、主營業(yè)務利潤  12000   
    加:其他業(yè)務利潤  500   
    減:營業(yè)費用  700   
    管理費用  1000   
    財務費用  200   
    三、營業(yè)利潤  10600   
    加:投資收益  400   
    補貼收入  0   
    營業(yè)外收入  200   
    減:營業(yè)外支出  1200   
    四、利潤總額  10000   
    減:所得稅     
    五、凈利潤     
    與上述“利潤表及部分利潤分配表”相關的部分交易或事項及其會計處理如下:
    (1)甲公司自2004年1月1日起,將某一生產用機器設備的折舊年限由原來的12年變更為15年,對此項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對上述變更,甲公司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但指出該項變更已經董事會表決通過,并已在相關媒體進行了公告。經復核,該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預期數(shù)與原先的估計沒有重大差異。該設備原價為1 200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無殘值,該設備已使用3年,已提折舊3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假定按稅法規(guī)定,該生產設備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無殘值,預計使用年限為12年。該設備當年生產的產品80%已對外銷售,20%形成存貨(假定均為庫存商品),待下年全部對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