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注冊會計師考《會計》沖刺模擬試卷二2

字號:

7.H公司于2004年1月1日購買了F公司20萬股股票,占20%的股份,每股買價為20元,另支付相關稅費2萬元。F公司2004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量為1620萬元,5月1日宣告分紅,每股紅利為0.3元,于5月12日實際發(fā)放。2004年F公司全年實現(xiàn)凈利潤120萬元,各月間利潤均衡。2005年7月1日又購入F公司20萬股,每股買價為16元,另支付相關稅費3萬元。股權投資差額按5年期分攤。2005年全年實現(xiàn)凈利潤90萬元,其中上半年實現(xiàn)凈利潤50萬元。則2005年末H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股權投資差額”明細賬余額為( )萬元。
    A.25.6
    B.21.94
    C.54.6
    D.29
    〔答案〕B
    〔解析〕
    (1)第一次投資時的股權投資借差額=(20×20+2)-1620×20%=78(萬元)
    (2)第二次投資時投權投資差額的尚未分攤額=78÷5×3.5=54.6(萬元)
    (3)第二次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1620-30+120+50)×20%〕-(20×16+3)=29(萬元)
    (4)新舊股權投資相抵后形成凈借差25.6萬元(=54.6-29)
    (5)2005年末股權投資借差的結余額=25.6÷3.5×3=21.94(萬元)
    8.甲公司于2000年初開始對銷售部門用的固定資產(chǎn)提取折舊,該固定資產(chǎn)原價為60萬元,假定無殘值,會計上采用5年期直線法折舊,稅務上采用10年期直線法折舊,2000年末該固定資產(chǎn)可收回價值為40萬元,2003年末可收回價值為11萬元,2004年6月1日甲公司將該設備出售,售價為14萬元,無相關稅費,甲公司所得稅率為33%,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計提折舊,假定2004年甲公司實現(xiàn)利潤200萬元,無其他納稅調(diào)整事項,則2004年的凈利潤為( )萬元。
    A.134
    B.133.01
    C.170
    D.169.01
    〔答案〕A
    〔解析〕
    (1)2004年會計上折舊費用=11÷2=5.5(萬元),稅務口徑的折舊為3萬元(=60÷10÷2),可抵減折舊差異為2.5萬元(=5.5-3)
    (2)2004年末會計上認定的設備出售收益=14-(60-12-10-10-10-6-5.5-1)=8.5(萬元),而稅務上認定的設備出售收益=14-(60-60-6-6-6—6—3)=-19(萬元),兩者相比較形成轉回可三時間性差異27.5萬元
    (3)2004年的應交所得稅=(200+2.5-27.5)×33%=57.75(萬元)
    (4)2004年的遞延稅款發(fā)生額為貸記8.25萬元(=25×33%)
    (5)2004年的所得稅費用=57.75+8.25=66(萬元)
    (6)2004年的凈利潤=200-66=134(萬元)
    9.A公司于2000年12月1日將一臺全新設備出售給B公司,該設備的賬面成本為100萬元,售價為130萬元,假定無相關稅費。A公司當日以融資租賃方式回租該設備,租期為4年,每年末支付租金40萬元,到期將設備歸還給B公司,根據(jù)協(xié)議,A公司擔保租期屆滿時的設備余值3萬元。A公司在2000年12月1日的資產(chǎn)總值達到1000萬元。假定A公司對租入設備采用年數(shù)總合法提取折舊,則2003年的折舊費用為( )萬元。
    A.40
    B.26
    C.25
    D.32
    〔答案〕B
    〔解析〕(1)A公司融資租入的設備價值不會超過總資產(chǎn)的30%,因此,應以最低租賃付款額163萬元(40×4+3)作為固定資產(chǎn)的原價
    (2)該租入設備應提足的折舊=163-3=160(萬元)
    (3)2003年計提的折舊費用=160×〔2÷(1+2+3+4)〕=32(萬元)
    (4)售后回租的收益額=130-100=30(萬元)
    (5)2003年應分攤的售后回租收益額=30×(32÷160)=6(萬元)
    (6)2003年累計折舊費用=32-6=26(萬元)
    10.源通公司于2000年1月1日借入一筆長期借款,金額100萬元,利率為6%,期限為3年,又于10月1日借入另一筆借款60萬元,利率為9%,期限為5年。工程于當年的4月1日正式開工,4~6月的每月初發(fā)生資產(chǎn)支出10萬元,7月1日至10月31日因工程事故發(fā)生停工,11~12月每月初發(fā)生資產(chǎn)支出20萬元,則當年的利息資本化額為( )元。
    A.10000
    B.9585
    C.6897
    D.7998
    〔答案〕B
    〔解析〕(1)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10×5/12+10×4/12+10×3/12+20×2/12+20×1/12=15(萬元)
    (2)加權資本化率=(100×6%+60×9%×3/12)÷(100×12/12+60×3/12)×100%≈6.39%
    (3)當年利息資本化額=15×6.39%*10000=9585(元)
    11.甲公司庫存原材料100件,每件材料的成本為100元,所存材料均用于產(chǎn)品生產(chǎn),每件材料經(jīng)追加成本20元后加工成一件完工品。其中合同定貨60件,每件完工品的合同價為180元,單件完工品的市場售價為每件140元,預計每件完工品的銷售稅費為30元,該批庫存材料已提存貨跌價準備為100萬元,則期末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萬元。
    A.129
    B.230
    C.100
    D.300
    〔答案〕D
    〔解析〕(1)合同約定部分的材料可變現(xiàn)凈值=60×180-60×30-60×20=7800(元),相比其賬面成本6000元(60×100),發(fā)生增值1800元,不予認定。
    (2)非合同約定部分的材料可變現(xiàn)凈值=40×140-40×30-40×20=3600(元),相比其賬面成本4000元(40×100),發(fā)生貶值400元,應予認定。
    該材料期末應提足的跌價準備=400元,相比調(diào)整前的存貨跌價準備100元期末應補提跌價準備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