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海南高考命題:考點變化不大 選考題型微調

字號:

歷史 選考題6選2
    變化:選考題微調
    海南僑中高三歷史備課組長勞海丹老師和??谝恢懈呷龤v史備課組長黃選英老師認為,今年“海南卷”的考試說明與去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將選考題從2008年的4選2又調整為2007年的6選2。
    命題特點:材料不限于課本
    勞海丹認為,前兩年的高考命題打破了歷史學科的模塊范圍,強調對學生閱讀理解、知識遷移、史論結合等方面的考查;所提供的材料不局限于課本范圍,試題內容涵蓋人教版和越麓版兩本教材。
    黃選英認為,前兩年高考題呈現(xiàn)新理念、新材料等特點,部分選做題突破了海南考試說明的范圍。
    復習策略:回歸課本,關注熱點
    勞海丹認為考生的復習重點應回歸課本,按時間順序把知識點有機串聯(lián)起來,注重用政治的觀點解答歷史問題。還要關注金融危機、北京奧運會等熱點。黃選英建議考生復習時采取目錄復習法和數(shù)軸復習法,把主干知識、重大歷史事件分段串聯(lián),提高復習效率。
    應試技巧:拓寬答題思路
    勞海丹分析,近兩年的高考試題常常出現(xiàn)新情境、新材料,考生要善于聯(lián)想或套用相關的歷史經驗或做法,如解答東盟的關系可套用歐盟的經驗和特點。黃選英建議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審題,答題時思路要廣,語言要規(guī)范、簡潔、明了,要根據(jù)答題的不同角度分小點。
    政治 增加一道選考題
    變化:分值比例微調
    海南僑中高三政治備課組長李宗元老師和??谝恢姓谓萄薪M長張德明老師分析,今年試題在必考模塊的分值比例有變化,經濟生活內容從30%調整為27%;政治生活從25%調整為23%;文化生活與去年持平,均為15%;生活與哲學從30%調整為27%;增加了一道選考題,分值比例為8%,由考生從經濟學常識、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3個模塊中選1個進行解答,如考生多答,只批閱第一題。
    命題特點:不回避熱點
    兩位老師認為,在前兩年的高考試題中,政治學科的命題不回避時政熱點和舊題,重視基礎性和應用性,體現(xiàn)時代性和探究性,突出海南特色,引導學生關注本地重大時政問題。今年不會有太大變化,整體難度與去年基本持平。
    復習策略:夯實基礎,聯(lián)系實際
    張德明建議,考生要針對今年的考點變化,真正將基礎知識落到實處,以不變應萬變。還要加強能力培養(yǎng),關注社會熱點和海南地方特點,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北京奧運會、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文昌發(fā)射場、海南東環(huán)鐵路建設、昌江核電站建設、博鰲亞洲論壇等。
    李宗元老師強調,考生做題要舉一反三、一題多練,錯題要反思,要重視練習的效果和復習的效率。
    應試技巧:認真審題,多角度表述
    張德明說,海南考生失分較多的是選擇題中的計算題、主觀題中出現(xiàn)觀點與材料兩分立的情況,這反映出學生基礎不扎實。建議學生在解答時,要善于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據(jù)信息確定需要的原理,明確答題范圍,避免張冠李戴、邏輯性差、語言不精練、堆砌答案等現(xiàn)象,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李宗元建議,考生在答題時要正確把握出題人的意圖,對于相同的觀點要盡量歸納,分點答題;特別是有辯證關系的問題,千萬不能出現(xiàn)錯誤的觀點。另外,要科學安排答題時間,答題在大方向正確的情況下,盡量多角度表述。
    地理 選考題3選1
    變化:選考題4選1變3選1
    ??谝恢械乩斫萄薪M長咸生伍認為,今年的考試說明在題型、分值或結構等方面均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在選考部分作出微調,題型由4選1變成了3選1。
    命題特點:考查知識疊加能力
    咸生伍認為,2007年的高考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掌握;2008年高考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運用,以及用地理知識解答生活中熱點難點問題的能力,命題情境和命題角度較新穎,對學生知識疊加的能力考查有所提高。
    復習策略:借助地圖,提高閱讀能力
    咸生伍指出,在前兩年高考中,海南考生在地球運動和自然地理方面失分較多,建議考生在復習時回歸課本,結合地圖,通過模擬訓練和仿真訓練,提高綜合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及從圖形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海南僑中高三地理備課組長何愛群建議,考生根據(jù)地理主干知識,把所有考點都練兩遍,通過專題訓練提高對地理知識靈活運用的把握和理解,尤其要加強選擇題的訓練,因為選擇題分值較大,占總分的60%。
    應試技巧:善于聯(lián)想,多角度作答
    咸生伍分析,海南考生在作答綜合題時普遍存在觀點不全、漏答現(xiàn)象多的毛病,反映出考生對概念的理解不牢固。例如,讓考生根據(jù)一個圖或一個材料提出某個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或提出發(fā)展經濟的建議,考生要善于聯(lián)想,從農業(yè)、工業(yè)、交通等多角度作答;不管題目如何新穎,終考查的是考生對地理知識的應用,以及對所掌握知識的疊加。(記者 陳新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