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們仨讀后感800~1000匯總

字號:

    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nèi)容感悟。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我們仨讀后感800~1000篇一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nèi)齻€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摘自楊絳《我們仨》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一人的追憶。追憶里,是一家人的離合,一家人沉沉浮浮的半個多世紀。
    1935年夏,楊絳有了與她執(zhí)手偕老的丈夫錢鐘書。1937年,有了女兒錢媛。至此,長夢初始。
    以后的六十載,他們相依相擁。他們熟悉彼此的習慣:楊絳熟知阿媛和鐘書翻書的動作一致。他們有心照不宣的配合:錢鐘書回信,楊絳負責接電話。他們也有細節(jié)處的包容:阿媛和鐘書的手帕隨手擺放時,楊絳總默默重新角對角折疊,放好。
    一家人,在一起,溫暖中度過了八年抗戰(zhàn),三年饑荒,十年文化大革命。
    我想,若人生是夢,這當是個美夢。
    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歲末,鐘書去世,我們?nèi)司痛耸⒘恕>瓦@么輕易地散了?,F(xiàn)在,只剩下我一人?!?BR>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傷痛未過,摯愛又去。這個耄耋老人的心已裂得支離破碎,但她沒有垮。
    她靜靜地坐在這個以前稱為“家”的寓所中,恍恍惚惚,“鐘書、阿媛,我好像做了個萬里長夢。”應是夢吧,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徹頭徹尾全是夢。
    她站起來,看看這個被稱為“家”的屋子,“或許稱客棧更妥當”,她兀自想,“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
    “但盡管這么說,我卻覺得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BR>    她嘴角揚了一下,向書房走去,很慢也很穩(wěn),從容而淡然。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想把三人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于是楊絳先生落筆,用回憶成就了《我們仨》。
    里面是撲面而來的溫情和沉淀許久的回憶,用的是老人最平實和真誠的文字。
    我讀了三遍,三遍皆是一氣讀完,讀完皆淚水盈眶。
    淚水,為團聚,為分別,也為親情。
    20xx年,楊絳先生辭世,引用法國詩人的文字,詮釋了自己的平靜,從容和淡然?!拔也桓l爭,也不屑跟誰爭,我的雙手烤著生命之火,現(xiàn)在火萎了,我也該走了?!?BR>    我將這首詩摘錄在《我們仨》的扉頁,為楊絳先生從容的告別,也為他們仨的故事畫上最后的句號。
    三個人,攜手走過彼此的生命,有笑,有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