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代理實務輔導:個人避稅技巧

字號:

經常有很多客戶問到在平時生活中如何避稅的問題,在此介紹一些避稅技巧供各位網友們參考:
    影響應納稅額因索通常有兩個,即計稅依據和稅率。計稅依據越小,稅率越低,應納稅額也越小,因此,做稅收籌劃,無非是從這兩個因素入手,找到合理、合法的辦法來降低應納稅額。
    分次領取勞務報酬可節(jié)稅
    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個人收入的來源和形式日趨多樣化。有些人在取得固定收入的同時,還利用掌握的知識,取得合法的勞務報酬收入。取得收入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同是納稅,通過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以使自己的合法凈收入多一些。
    例如:王先生7月~9月取得同一項目勞務收入60000元,支付交通、食宿等費用9000元。有以下納稅方式:
    1、性申報納稅
    王先生9月底將60000元收入領取。稅法規(guī)定,勞務報酬所得按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20%的比例稅率。如果收入超過20000元,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加征5成的應納稅額。則其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60000×(1-20%)×20%=9600元;60000×(1-20%)-20000×20%×50%=2800元。二者合計12400元。其獲得的凈收益為38600元(60000-12400-9000)。
    納稅人取得收入申報納稅,如果收入畸高,就可能被課以較高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繳納較多的稅款。而在收入較低的月份,作為納稅人又不能充分享受到稅法為自己提供的各種優(yōu)惠,如:定量或定率的性扣除,較低的稅率。相對于業(yè)主來說,支付較大的費用,負擔較重。一般情況下,當事雙方不應采取這種支付方式。
    2、改變支付方式,分次申報納稅
    稅法規(guī)定,屬于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屬于同一項目連續(xù)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如果支付間隔超過1個月,按每次收入額扣除法定費用后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而間隔期不超過1個月,則合并為扣除法定費用后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所以納稅人在提供勞務時,合理安排納稅時間內每月收取勞務報酬的數量,可以多次抵扣法定的定額(定率)費用,減少每月的應納稅所得額,避免適用較高的稅率,使自己的凈收益增加;對于業(yè)主來說,每月支付一定的費用,經濟負擔有所減少,也樂于執(zhí)行。此種方式,雙方都有利可圖。
    如上例中,王先生可以同支付報酬方約定,60000元收入分三次領取,每月領取,每次20000元,則王先生應繳納個人所得稅9600元20000×(1-20%)×20%×3,凈收益41400元(60000-9600-9000)。
    3、由業(yè)主提供相關費用,降低應納稅所得
    采取由業(yè)主提供一定服務費用開支等方式,雖然減少了納稅人的收入,同時也減少了納稅人的應納稅所得。比如,由業(yè)主向納稅人提供伙食、交通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務來抵頂一部分勞務報酬。對業(yè)主來說,開支并沒有增多,利益無損;對納稅人來說,這些伙食、交通等開支是納稅人的日常開支,若由納稅人用收入購買往往不能在繳納所得稅時扣除。
    可見,對于勞務報酬收入,納稅人通過籌劃,可以降低個人所得稅稅負。關鍵是在簽訂勞務合同時,應約定領取報酬的數額和次數,明確相關費用由業(yè)主承擔。
    分月發(fā)放獎金可以節(jié)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取得獎金征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6]206號)文件規(guī)定:對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取得數月獎金、年終加薪或勞動分紅,可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由于對每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稅時已按月扣除了費用,因此,對上述獎金原則上不再減除費用,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款。如果納稅人取得獎金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不足800元的,可將獎金“差額”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并據以計算應納稅額。
    因此,把獎金集中在年終發(fā)放,比分月發(fā)放適用稅率高,應納稅額也就增多。
    個人避稅小案例
    王某月收入1200元(包括各類津貼和月獎金),年終公司準備發(fā)給3000元的年終獎金。若王某在12月份性領取3000元獎金,那么,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12月份應納所得稅額=(總收入-扣除費用)×15%-速算扣除數=(1200+3000-800)×15%-125-385元
    第二年1月份應納稅額=(總收入-扣除費用)×15%-速算扣除數=(1200-800)×10%-25=35元
    兩月共納稅=385+35=420元
    若王某將3000元獎金分別在12月份和次年1月各領一半,則王某應納稅額:
    12月份應納稅額=(1200+1500-800)×10%-25=165元 次年1月份同上。
    兩個月合計稅額=165×2=330元
    這樣,通過將收入均衡攤入各月的作法,使稅率檔次降低,從而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