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節(jié):侗家人喜歡斗牛為樂,村村寨寨都飼養(yǎng)著善斗的“水牛王”。每年農(nóng)歷二月或八月逢亥那天為“斗牛節(jié)”。在這之前,邀約敵手。亥日清晨,牛王在陣陣的鑼鼓聲和蘆笙音樂中,被前呼后擁地牽住打牛塘。午時許“踩塘”開始。在鑼鼓伴隨的蘆笙進行曲中,一支支斗牛隊伍趕往打牛塘。三聲炮響后隊伍馳進打牛塘,繞場三圈。呼聲、蘆笙、鑼鼓響成一片,震耳欲聾,這時,”踩塘“完畢,斗牛開始。打牛塘內(nèi),煙塵滾滾,兩頭牛王打成一團。拉拉隊在一旁鳴鑼吶喊助威。久斗不分勝負時,羅漢們會取來棕繩拴住兩頭牛王的腳往后拉,猶如拔河之狀。以解脫雙方的搏斗,算平局。若是一方輸了,那么勝利者就乘勝追擊。失敗者的彩旗就被對方的姑娘們?nèi)繆Z去。接著又是得勝的牛王在鞭炮聲中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再次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