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現(xiàn)有人口10569人,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xiāng)?! ?BR> 裕固族,源于唐代游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紇。9世紀中葉,其中一支遷徙到今甘肅河西走廊的敦煌、張掖、武威一帶,史稱河西回紇。他們與鄰近各族交往相處,逐漸形成為一個單一民族?!?BR> 裕固族自稱“堯乎爾”。據(jù)史籍記載,宋代裕固族先民被稱為“黃頭回紇”,元稱“撒里畏吾,明稱“撒里畏兀兒”,清稱“錫喇偉古爾”。新中國成立后,根據(jù)本民族的意愿,統(tǒng)稱裕固族?!?BR> 裕固族居住區(qū)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狹長地帶,草原遼闊,草質(zhì)優(yōu)良,是裕固族從事畜牧業(yè)的天然牧場。蔽天蓋日的原始森林,生息著許多珍貴的野生植物。在祁連山中還蘊藏著豐富的礦藏,其中,裕固族生產(chǎn)的玉石最為?! ?BR> 裕固族現(xiàn)使用三種語言,一種是西部裕固族(一稱堯乎爾語),主要分布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西部,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一種是東部裕固語(一稱恩格爾語),主要分布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東部,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再一種是漢語,主要分布在酒泉黃泥堡和肅南雙海地區(qū)。裕固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漢語、漢文是裕固族共同交際的工具?! ?BR> 裕固族主要從事畜牧業(yè),信奉喇嘛教。在風(fēng)俗習(xí)慣上近似藏族。
婦女頭飾
裕固族婦女的頭飾頗富有民族特色。當(dāng)姑娘到了15歲時,要戴“薩達爾格”,意味著姑娘長大成人,可以婚配了。“薩達爾格”是在用紅布做成的一塊方形布牌上,綴以貝殼和各色珊瑚而成。
裕固族婦女有戴帽子習(xí)慣。這種帽子是用白色羊毛壓制的氈子制成,前緣鑲有兩道黑邊,帽沿不寬,后沿微翹,前沿平伸,帽頂綴有紅線穗子垂在帽頂周圍。有的還飾有各色花紋,戴在頭上像一只倒扣的喇叭,很是別致?! ?BR> 未婚少女和已婚婦女的帽子略有不同:未婚少女的前額戴“格堯則依捏”,即在一條長紅布帶上邊綴以珊瑚珠,下邊緣是用紅、黃、白、綠、藍五色的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的許多穗,它象珠簾一樣齊眉垂在前額。梳五條或七條發(fā)辮,辮梢內(nèi)有彩色的絲絨線,系在背后的腰帶里。盛裝的婦女,戴寬沿圓筒平頂帽,帽頂上垂下大紅彩絡(luò)。已婚婦女戴長形的頭面,即先將頭發(fā)梳成三條辮子,一條垂在背后,左右辮由耳后垂在胸前。頭面是三條,系在三條發(fā)辮上,每條又分三段,是用金屬環(huán)子連接起來的,上面鑲有銀牌、珊瑚、瑪瑙、彩珠、貝殼等飾品,構(gòu)成美麗的圖案。戴的頭面要求上齊耳環(huán),下至長袍底邊,頭面長短以身材高矮而定。 在陽光的襯映下,裕固族婦女的帽子顯得格外華麗莊重,富有民族情調(diào),走起路來,珠貝、銀牌等頭飾互相撞擊,發(fā)出清脆和諧、富有節(jié)奏感的叮當(dāng)聲,十分悅耳動聽。
向新娘射箭
裕固族的婚俗頗為奇特,在婚禮儀式上,新郎向新娘連射三支無鏃箭(不致于傷人),象征新郎新娘相親相愛,白頭到老。射罷,新郎把弓箭折斷,扔到門旁,由老人投進火里燒掉。這個習(xí)俗來源一個古老的傳說:從前,裕固人沒有火,后來有一個英雄取來火種,裕固人才過上好日子。當(dāng)時,有一對新婚夫婦,丈夫外出狩獵,妻子在家不慎將火弄滅。她為向一個三頭妖求火而必須把血獻給它喝。幾天后,丈夫回來后,而妻子卻因妖精天天來喝血而變得骨瘦如柴。丈夫知情后,用三箭射落妖精三個頭,而自己也因受重傷死去了。從此,裕固族人民為了防止妖精再來,也為了紀念那位驅(qū)逐妖魔的英雄,舉行婚禮時便興起這個儀式。象征新娘有勇敢善射的丈夫保護,妖魔鬼怪不敢興風(fēng)作浪。蘊含著裕固人戰(zhàn)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決心和愿望。
婦女頭飾
裕固族婦女的頭飾頗富有民族特色。當(dāng)姑娘到了15歲時,要戴“薩達爾格”,意味著姑娘長大成人,可以婚配了。“薩達爾格”是在用紅布做成的一塊方形布牌上,綴以貝殼和各色珊瑚而成。
裕固族婦女有戴帽子習(xí)慣。這種帽子是用白色羊毛壓制的氈子制成,前緣鑲有兩道黑邊,帽沿不寬,后沿微翹,前沿平伸,帽頂綴有紅線穗子垂在帽頂周圍。有的還飾有各色花紋,戴在頭上像一只倒扣的喇叭,很是別致?! ?BR> 未婚少女和已婚婦女的帽子略有不同:未婚少女的前額戴“格堯則依捏”,即在一條長紅布帶上邊綴以珊瑚珠,下邊緣是用紅、黃、白、綠、藍五色的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的許多穗,它象珠簾一樣齊眉垂在前額。梳五條或七條發(fā)辮,辮梢內(nèi)有彩色的絲絨線,系在背后的腰帶里。盛裝的婦女,戴寬沿圓筒平頂帽,帽頂上垂下大紅彩絡(luò)。已婚婦女戴長形的頭面,即先將頭發(fā)梳成三條辮子,一條垂在背后,左右辮由耳后垂在胸前。頭面是三條,系在三條發(fā)辮上,每條又分三段,是用金屬環(huán)子連接起來的,上面鑲有銀牌、珊瑚、瑪瑙、彩珠、貝殼等飾品,構(gòu)成美麗的圖案。戴的頭面要求上齊耳環(huán),下至長袍底邊,頭面長短以身材高矮而定。 在陽光的襯映下,裕固族婦女的帽子顯得格外華麗莊重,富有民族情調(diào),走起路來,珠貝、銀牌等頭飾互相撞擊,發(fā)出清脆和諧、富有節(jié)奏感的叮當(dāng)聲,十分悅耳動聽。
向新娘射箭
裕固族的婚俗頗為奇特,在婚禮儀式上,新郎向新娘連射三支無鏃箭(不致于傷人),象征新郎新娘相親相愛,白頭到老。射罷,新郎把弓箭折斷,扔到門旁,由老人投進火里燒掉。這個習(xí)俗來源一個古老的傳說:從前,裕固人沒有火,后來有一個英雄取來火種,裕固人才過上好日子。當(dāng)時,有一對新婚夫婦,丈夫外出狩獵,妻子在家不慎將火弄滅。她為向一個三頭妖求火而必須把血獻給它喝。幾天后,丈夫回來后,而妻子卻因妖精天天來喝血而變得骨瘦如柴。丈夫知情后,用三箭射落妖精三個頭,而自己也因受重傷死去了。從此,裕固族人民為了防止妖精再來,也為了紀念那位驅(qū)逐妖魔的英雄,舉行婚禮時便興起這個儀式。象征新娘有勇敢善射的丈夫保護,妖魔鬼怪不敢興風(fēng)作浪。蘊含著裕固人戰(zhàn)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決心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