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知識:福陵華表

字號:

大紅門及石獸群附近有三對高大的圓柱形石雕,它們統(tǒng)稱“華表”,也叫“擎天柱”、“萬云柱”或“望柱”。這些石柱的樣式并不完全相同,但就其結(jié)構(gòu)來說大都由底座、護欄、柱體、云版、天盤、柱頂、頂獸等部分組成。這些石柱建造于順治七年(1650),據(jù)清奇世祖實錄》記載:順治七年四月已酉:在福陵立“擎天柱四,望柱二”。
     大紅門前的華表,其底座是三層蓮花座,長、寬各o.92米,高1米,柱體為八角形,圍長0.55米,通體浮雕云紋及龍蟠柱、頂部橫插有云板,上面各刻一“日”“月”字(東端華表刻有“日”字,西端的刻有“月”字)。頂部是“天盤”,上有坐犼一只,樣子似大非大,身有麟甲,長尾與鬃發(fā)相連,渾身瘦骨鱗鱗,作昂首蹺尾引頸高鳴狀。古人說:犼“似犬,食人”。由于此獸猛烈異常,所以刻在石柱上要它守陵,其朝向有的面北,有的面南,相傳設(shè)置宮殿前的犼,西北者謂“望君出”,西南者謂“望君歸”,而 在這里前者也許是勸慰皇帝,在祭祀時不要沉緬于哀傷之中,后者則是勸告皇帝前來祭奠祖宗山陵吧。
     石獸群前后的二對華表樣式較為古樸,座為方形,須彌座,束腰是八角形,分為上下兩層,上面雕刻有吉祥圖案,上層圖案有如意、猴、鶴、松、神鳥、山石、祥云、月、牡丹、獅、靈芝。下層圖案有口銜靈芝的仙鹿、松、猴、蜂、官印、麒麟、犀牛、月、魚龍、獅、天馬、虎、寓意“松鶴延年”、“封侯桂印”、“太師少師”、“吉祥富貴”等等。在各個角之間用竹節(jié)式紋飾為間隔。柱體八角形,上面浮雕祥云和蟠龍。
     華表歷史悠久,其來源說法各異。有的史書說它起源于上古時期的“誹謗木”?!兑印氛f,“堯立誹謗木”。堯是傳說中的領(lǐng)袖,十分賢明,設(shè)“諫鼓、謗木”,使天下百姓得盡其言;還有人說華表源于古代的“郵表”。所謂“郵表”,是指示道路的標(biāo)記;又有人說它源于宋代的“烏頭門”,華表上的“日”、“月”是烏頭門的特征等等。
     華表早在東晉時期已經(jīng)存在,已有千余年的歷史。起初被立在橋頭上,從元代開始在宮殿中使用華表,明代開始被應(yīng)用在陵寢,清代尤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