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試題1

字號:

課程代碼:00005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其號碼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 )
     A.各種自然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B.各種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C.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和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
     D.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可以概括為( )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B.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生產力反作用于生產關系
     C.生產力的發(fā)展可以不受生產關系制約
     D.生產關系可以完全脫離生產力而超前發(fā)展
    3.商品的交換價值是( )
     A.商品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 B.商品使用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
     C.商品價值的具體內容 D.商品使用價值的具體內容
    4.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 )
     A.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
     B.包含在商品中的個別勞動量成正比
     C.生產該商品的部門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D.生產該商品的個別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5.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決定商品生產者命運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 B.交換價值與價值的矛盾
     C.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矛盾 D.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
    6.貨幣執(zhí)行支付手段職能時,因購銷債務相互抵銷會使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與到期支付總額相等
    7.通過對價值增殖過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資本的本質是( )
     A.貨幣,貨幣無論什么時候都是資本
     B.生產資料,生產資料無論什么時候都是資本
     C.以物為媒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D.以貨幣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8.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主要區(qū)別是( )
     A.前者是靠延長工作日取得的,后者是靠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取得的
     B.前者是靠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長工作日取得的
     C.前者是靠縮短工人必要勞動時間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長工人必要勞動時間取得的
     D.前者是以技術進步為條件的,后者是以技術不變?yōu)闂l件的
    9.在資本主義工資形式上,工人的( )
     A.勞動全部表現(xiàn)為有酬勞動
     B.勞動全部表現(xiàn)為無酬勞動
     C.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在時間上能明確地表現(xiàn)出來
     D.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在空間上能明確地表現(xiàn)出來
    10.資本集中( )
     A.既能擴大個別資本,也能增大社會總資本
     B.只能擴大個別資本,不能增大社會總資本
     C.只能提高個別資本有機構成,不能提高社會資本有機構成
     D.只能提高社會資本有機構成,不能提高個別資本有機構成
    11.在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生產階段,資本的形態(tài)變化是由( )
     A.貨幣資本變?yōu)樯a資本 B.生產資本變?yōu)樯唐焚Y本
     C.商品資本變?yōu)樨泿刨Y本 D.生產資本變?yōu)樨泿刨Y本
    12.商品資本循環(huán)的公式是( )
     A.G—W…P…W′—G′ B.P…W′—G′·G—W…P
     C.W…P…W′—G′·G—W D.W′…G′·G—W…P…W′
    13.某企業(yè)的一臺機器價值10萬元,其使用年限為5年,每年該機器生產的產品為1萬件,不考慮無形磨損,該機器生產的每件產品中所包含的機器折舊費是( )
     A.20元 B.10元 C.2元 D.1元
    14.若年剩余價值率等于剩余價值率,則表明可變資本年周轉次數(shù)(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零
    15.平均利潤進一步模糊了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實質是因為( )
     A.利潤被視為可變資本的產物
     B.利潤被視為不變資本的產物
     C.所有部門所獲得的剩余價值和利潤在量上相等
     D.各部門按預付資本所得的利潤在量上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