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項目-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一、收入總額的確定:
1.收入總額:9項
(1)銷售貨物收入;
(2)提供勞務收入;
(3)轉讓財產收入:包括轉讓固定資產、有價證券、股權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收入;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包括納稅人對外投資入股分得的股息、紅利收入;
(5)利息收入:不包括納稅人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指納稅人提供或者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而取得的收入。
(8)接受捐贈收入;
(9)其他收入
2.不征稅收入
(1)財政撥款;
(2)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3)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二、支出項目
1.一般規(guī)定:納稅年度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
2.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不得扣除項目——9項(注意選擇題)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yè)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8)企業(yè)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
(9)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一、收入總額的確定:
1.收入總額:9項
(1)銷售貨物收入;
(2)提供勞務收入;
(3)轉讓財產收入:包括轉讓固定資產、有價證券、股權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收入;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包括納稅人對外投資入股分得的股息、紅利收入;
(5)利息收入:不包括納稅人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指納稅人提供或者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而取得的收入。
(8)接受捐贈收入;
(9)其他收入
2.不征稅收入
(1)財政撥款;
(2)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3)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二、支出項目
1.一般規(guī)定:納稅年度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
2.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不得扣除項目——9項(注意選擇題)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yè)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8)企業(yè)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
(9)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