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高升本)史地綜合(一)試卷答案3

字號:

40.[答案] B
     「解析」 本題是對環(huán)境問題的綜合考查。水庫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利大于弊。由于水域面積的擴大,有利于改善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但是隨著水庫蓄水量增大,會抬高地下水水位,在氣候干旱、蒸發(fā)旺盛地區(qū),形成土壤鹽堿化。
     二、非選擇題
     41.[答案]
     (1)太平天國運動。
     (2)土地兼并嚴重。
     (3)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反映了農民強烈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理論水平的峰。但是,它企圖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平均分配社會財富,這是違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無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只是一種無法實現(xiàn)的平均主義空想。
     「解析」 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地兼并問題,是和封建社會與生俱來的痼疾。由于地主階級瘋狂地兼并土地,迫使失去土地的農民一次又一次地發(fā)動武裝起義,其主要目的就是為奪回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爭取生存權。太平天國革命是中國舊式農民起義的峰,它把幾千年來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迫切愿望綱領化,反映了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要求。但是農民階級本身的局限性,使他們不能提出科學地解決土地問題的理論和方法,因而也就不能從根本上鏟除土地兼并的根源?!短斐锂€制度》絕對平均主義的分配方案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xiàn)的空想理論。這又一次證明了農民階級只有在比他先進的階級——無產階級的領導下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42.[答案]
     (1)美國內戰(zhàn)時期。
     (2)南方。它激發(fā)了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革命積極性,很快扭轉了戰(zhàn)爭的形勢。
     (3)北方取得了勝利。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歷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廢除了奴隸制度,進一步掃除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使美國的經濟在19世紀后半期趕上并超過了英國等先進資本主義國家。
     「解析」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美國內戰(zhàn)中的重要文件,它的發(fā)表不僅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積極性,而且文件實質是要解放生產力。
     43.[答案]
     (1)1894年在檀香山組織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
     (2)1905年在東京組織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創(chuàng)辦《民報》,在發(fā)刊詞上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fā)為“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
     (3)1911年4月發(fā)動黃花崗起義。
     (4)1912年1月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tǒng)。
     (5)1912年3月頒布《臨時約法》。
     (6)1912年發(fā)動“二次革命”。
     (7)1915年發(fā)動“護國運動”。
     (8)1917年發(fā)起“護法運動”。
     (9)1923年領導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10)1924年應馮玉祥之邀北上,1925年在北京逝世。
     「解析」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有關他的基本歷史史實,應該能清楚地掌握,這些知識都是常考的知識。
     44.[答案]
     (1)北 6 22
     (2)45°E 23.5°N
     (3)C A
     (4)17 炎熱多雨
     「解析」 本題是對地球運動有關知識的綜合性考查,這類題型具有難度大、試題活的特點,是對考生地理能力的綜合考查。解答這類題型的關鍵有三條:一是在地球極點圖上會根據(jù)地球自轉方向確定南極點或者北極點。如本圖地球自轉方向是逆時針,中心點為北極點;二是夏至日和冬至日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本圖中,北極圈內全為白晝,這一天是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三是不同緯度上晝夜長短變化的規(guī)律。赤道上永遠是晝夜平分。北半球的夏半年,愈向北,白晝越長,黑夜愈短。6月22日,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北極圈內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在極點圖上,白晝半球的中線是太陽直射的經線,該經線上的時間是正午12點,如本圖中的東經45°線。
     45.[答案]
     (1)南美 大洋 非 印度 太平 大西
     (2)中山 長城 中山站有極晝極夜,長城站沒有;因為中山站位于南極圈之內,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之外
     (3) C
     (4)淡水 極地高 逆
     (5)氟氯烴 ①危害人體健康 ②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牧漁業(yè)造成危害 停止生產和使用氟利昂制品
     「解析」 本題(1)是根據(jù)南美洲、澳大利亞和非洲的大陸輪廓確定下來,然后去推斷各大洋的位置。(2)是因為中山站在南極圈以內,才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3)是因為 D點周圍的東、西、南、北方向是根據(jù)經緯線確定的,不同經線之間的距離隨著緯度的增加在縮短,因此物體運動一周后,最后到達地只能在出發(fā)點以西。(4)南極洲是冰雪覆蓋的大陸,冰的體積占世界冰總體積的90%以上;南極大陸受極地高氣壓控制,外圍吹極地東南風,逆時針方向流動。(5)由于人們使用制冷設備時,釋放出的氟氯烴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層后,通過光化學反應大量消耗臭氧。而大氣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
     46.[答案]
     (1)①城鎮(zhèn)面積由小到大 ②城市工業(yè)區(qū)由少到多 ③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2)①人口向郊區(qū)遷移 ②工廠向郊區(qū)遷移 ③ 建設衛(wèi)星城和高速公路 ④中心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新建綠化帶
     (3)郊區(qū)城市化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和城市環(huán)境的有關知識,也是今后高考中有可能大量出現(xiàn)的考試內容。只要仔細閱讀地圖,結合有關城市化的概念即可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