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生活用品
毳cuì:一種在泥路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毇huǐ:舂或碾米使精:“畜力挽行,循槽轉(zhuǎn)輾,日可毇米三十馀斛?!?BR> 廛chán:會義字。古代城市平民一戶人家所居的房地。市廛:集市。
匜yí:形聲字。受物之器。本義:古代盥洗時舀水用的器具,形狀像瓢。
缶fǒu:一種瓦器,大肚子小口,可盛酒,盛水,也可作打擊樂器。
鬲lì:鼎一類的器具。
鬳yà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
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圓形器具,圓口,兩耳。
簠f(xié)ǔ:古代祭祀時盛稻梁的器具,長方形,有蓋有耳
斝jiǎ: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
玨jué:合在一起的兩塊玉
黹zhǐ:用針做的活,特指除單純用針縫的以外的活,如刺繡、編結(jié)、絨繡
緜mián:綿的異體字。蠶絲結(jié)成的片或團。
囷qūn:古代的一種圓形谷倉。
爨cuàn:燒火做飯。爨,炊也?!稄V雅》
仝tong:“同”的古字。仝,同古文,出《道書》?!稄V韻》
塤xūn:形聲字,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大小如鵝蛋,六孔,頂端為吹口
觚gǔ:古代一種盛酒大器具
甑zèng :古代蒸飯大一種瓦器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陶制或青銅制
鬹guī:古代陶制炊具,嘴像鳥喙,有把柄和三個空心的短足
龠yuè:古代管樂器,形狀像笛。
輦niǎn:古時用人拉著走的車子
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圭guī:古代測日影的工具
黺fèn:畫粉也。彩色花紋
合gě:量糧食的器具,一升的十分之一
斛hú:量器,古代以十斗為斛,后來以五斗為斛
嘉量liáng:標準量器我國古代的標準量具,全套量器從大到小依次為:斛,斗,升,合,龠。含有統(tǒng)一度量衡的意義,象征著國家統(tǒng)一和強盛。
豊lǐ:古同“禮”,古代祭祀用的禮器
輅lù:古代車前的橫木。古代的大車
耒leǐ耜sì:古代耕地用的農(nóng)具。耒:犁上的木把;耜古代與犁上的鏵相似的東西
鞮dī:用獸皮制的鞋。
琮cóng:古代的一種玉器,筒狀,外邊八角,中間圓形
珪guī: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
璋zhāng:一種玉器,形狀像半個圭
璜huáng:半璧形的玉。璧:平圓形,中間有孔。
觿xī:古代解繩結(jié)的用具,用象骨制成,形如錐,也用作佩飾。
盨xǔ:古代盛食物的銅制器皿,有蓋和兩個耳子。
觶zhì:古代酒器,青銅制,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用以作飲器。
卣yǒu:古代的一種酒器,橢圓形。青銅制,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也有作圓筒形的,器形變化較多。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盉hé:古代酒器,青銅制,園口,深腹,三足。
罍léi:古代一種盛酒的容器。小口,廣肩,深腹,圈足,有蓋,多用青銅或陶制成
瓿bù:古代器名,青銅或陶制。圓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代
縠hǘ:用細紗織成的皺狀絲織物
(二)祭祀禮儀
徵zhi:五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的第四聲,相當于簡譜的5。
弔diào:同“吊”。
缞cuī:粗麻布制成的喪服
绖dié:喪服上的麻帶子
疐zhì:絆倒。停滯,阻礙。
奭shì:會意兼形聲,盛也?!墩f文》
釁xìn:“釁”的繁體字。古代新制器物成,殺牲以祭,因以其血涂縫隙之稱。
佾yì:古時樂舞的行列。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肸xī:散布,傳播。多用于人名,如羊舌肸,春秋時晉國大夫。
祜hù:形聲,大福。
俎zǔ:指事兼形聲。小篆字形?!墩f文》“從半肉在且上?!鼻?祭祀所用的禮器。本義:供祭祀或宴會時用的四腳方形青銅盤或木漆盤,常陳設(shè)牛羊肉)
尞liáo:同“燎”,古代祭祀的方式。
祓fú:用齋戒沐浴的方式除災求福
壝wěi:古代祭壇四周的矮墻:“掌設(shè)王之社~?!?BR> 瘞yì:埋物祭地。
鹵lǔ簿bù:是皇帝出巡時的儀仗
蹕bì: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笏hù:古代朝見時大臣所執(zhí)的竹板,用以記事
祀sì:祭祀天神
舁yú:共同拾東西
雩雩yú:形聲,古代為求雨而舉行的祭祀
禳ráng:禳解。向鬼神祈禱消除災殃。
粢zī:祭祀用的谷類
耤jí:(1) 帝王親自耕種(田地)。(2):租稅。
厝cuò:停柩待葬
匏páo: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俗稱“瓢葫蘆”
鬯chàng:(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器皿中盛酒形,中有小點,表示酒糟。本義:古代祭祀、宴飲用的香酒,用郁金草合黑黍釀成
醴lǐ:甜酒 來源于考試大
玦jué:古時佩戴的玉器,半環(huán)形(接近環(huán)),有缺口。
珩héng:佩玉上面的橫玉,形狀像磬。
(三)動物、植物、自然風光
蠱gǔ:毒蟲廝殺互食后,剩下的毒蟲
蟲chóng:即 “蟲”
鱻xiān:鮮的異體字。
羴shān:同“膻”,群羊。
黽měng:蛙的一種。
Zhěn:稠髮也。
梟xiāo:會意。從鳥,頭在木上。本義:指一種惡鳥,捕捉后懸頭樹上以示眾)
隹zhuī:短尾巴的鳥,雎jū:雎鳩
翟dí:長尾的野雞
讎chou:同“仇”;本義:應答。
鰭qí:魚鰭
彖tuàn:《易經(jīng)》中解釋卦義的文字:~辭(亦稱“卦辭”)
豭jiǎ:公豬
豕sh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豬形,長吻,大腹,四蹄,有尾。本義:豬
彘zhì:象形。小篆字形。矢聲,其余象豬頭、腳。本義:彘本指大豬,后泛指一般的豬
豚tún:會意字,小豬
燹xiǎn:野火
羼chàn:群羊雜居,摻雜
骉biāo:眾馬奔騰的樣子。
夔kuí: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一足。
芻chú:象形兼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又(手)從草,表示以手取草。本義:割草
尗shū: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說文》。豆類的總稱。
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燒酒,有的地區(qū)泛指高粱
艸cǎo:同“草”
柰nài:落葉小喬木,果木名。柰子:蘋果的一種。
yǔ:本不勝末,微弱也。從二瓜
蓏luǒ:瓜類植物的果實
瓠h(huán)ù:形聲字,從瓜,夸聲。瓠瓜,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夏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吃。
嵒yán:同“巖”
攸yōu:會意。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義:水流的樣子
杲gǎo:會意。從日,從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義:明亮的樣子
砅lì:踏著石頭過水
杳yǎo:會意,上為“木”,下為“日”,表示太陽落在樹木下,天色已昏暗。本義:昏暗
朏fèi:新月出現(xiàn),開始發(fā)光
圮pǐ:形聲。從土,己聲。本義:毀;塌壞;坍塌
垚yáo:山高,同“堯”,多用于人名。
Duī:小踏也。象形,今俗作堆
fù 古同“阜”。大陸,山無石者。象形。
Suì:兩fu之間也。
嵕zōng:同“嵏”。數(shù)峰并峙的山
畋tián:(會意。從攴(pū)田?!瓣贰北硎臼值膭幼?。本義:打獵
澙xì:,鹽堿地
虺huǐ: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峚mì:山名,在中國陜西省商州市境。亦作“密山”。
埊dì:同“地”。
蓍shī: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通稱“蚰蜒草”、“鋸齒草,古代常以其莖用作占卜。
瓞dié:形聲,小瓜
硨chē磲qú:海生軟體動物,印度洋和太平洋珊瑚礁上的一種蛤,肉可食,殼呈三角形。
秬jù:黑黍,古人視為嘉谷。
毳cuì:一種在泥路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毇huǐ:舂或碾米使精:“畜力挽行,循槽轉(zhuǎn)輾,日可毇米三十馀斛?!?BR> 廛chán:會義字。古代城市平民一戶人家所居的房地。市廛:集市。
匜yí:形聲字。受物之器。本義:古代盥洗時舀水用的器具,形狀像瓢。
缶fǒu:一種瓦器,大肚子小口,可盛酒,盛水,也可作打擊樂器。
鬲lì:鼎一類的器具。
鬳yà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
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圓形器具,圓口,兩耳。
簠f(xié)ǔ:古代祭祀時盛稻梁的器具,長方形,有蓋有耳
斝jiǎ: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
玨jué:合在一起的兩塊玉
黹zhǐ:用針做的活,特指除單純用針縫的以外的活,如刺繡、編結(jié)、絨繡
緜mián:綿的異體字。蠶絲結(jié)成的片或團。
囷qūn:古代的一種圓形谷倉。
爨cuàn:燒火做飯。爨,炊也?!稄V雅》
仝tong:“同”的古字。仝,同古文,出《道書》?!稄V韻》
塤xūn:形聲字,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大小如鵝蛋,六孔,頂端為吹口
觚gǔ:古代一種盛酒大器具
甑zèng :古代蒸飯大一種瓦器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陶制或青銅制
鬹guī:古代陶制炊具,嘴像鳥喙,有把柄和三個空心的短足
龠yuè:古代管樂器,形狀像笛。
輦niǎn:古時用人拉著走的車子
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圭guī:古代測日影的工具
黺fèn:畫粉也。彩色花紋
合gě:量糧食的器具,一升的十分之一
斛hú:量器,古代以十斗為斛,后來以五斗為斛
嘉量liáng:標準量器我國古代的標準量具,全套量器從大到小依次為:斛,斗,升,合,龠。含有統(tǒng)一度量衡的意義,象征著國家統(tǒng)一和強盛。
豊lǐ:古同“禮”,古代祭祀用的禮器
輅lù:古代車前的橫木。古代的大車
耒leǐ耜sì:古代耕地用的農(nóng)具。耒:犁上的木把;耜古代與犁上的鏵相似的東西
鞮dī:用獸皮制的鞋。
琮cóng:古代的一種玉器,筒狀,外邊八角,中間圓形
珪guī: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
璋zhāng:一種玉器,形狀像半個圭
璜huáng:半璧形的玉。璧:平圓形,中間有孔。
觿xī:古代解繩結(jié)的用具,用象骨制成,形如錐,也用作佩飾。
盨xǔ:古代盛食物的銅制器皿,有蓋和兩個耳子。
觶zhì:古代酒器,青銅制,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用以作飲器。
卣yǒu:古代的一種酒器,橢圓形。青銅制,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也有作圓筒形的,器形變化較多。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盉hé:古代酒器,青銅制,園口,深腹,三足。
罍léi:古代一種盛酒的容器。小口,廣肩,深腹,圈足,有蓋,多用青銅或陶制成
瓿bù:古代器名,青銅或陶制。圓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代
縠hǘ:用細紗織成的皺狀絲織物
(二)祭祀禮儀
徵zhi:五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的第四聲,相當于簡譜的5。
弔diào:同“吊”。
缞cuī:粗麻布制成的喪服
绖dié:喪服上的麻帶子
疐zhì:絆倒。停滯,阻礙。
奭shì:會意兼形聲,盛也?!墩f文》
釁xìn:“釁”的繁體字。古代新制器物成,殺牲以祭,因以其血涂縫隙之稱。
佾yì:古時樂舞的行列。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肸xī:散布,傳播。多用于人名,如羊舌肸,春秋時晉國大夫。
祜hù:形聲,大福。
俎zǔ:指事兼形聲。小篆字形?!墩f文》“從半肉在且上?!鼻?祭祀所用的禮器。本義:供祭祀或宴會時用的四腳方形青銅盤或木漆盤,常陳設(shè)牛羊肉)
尞liáo:同“燎”,古代祭祀的方式。
祓fú:用齋戒沐浴的方式除災求福
壝wěi:古代祭壇四周的矮墻:“掌設(shè)王之社~?!?BR> 瘞yì:埋物祭地。
鹵lǔ簿bù:是皇帝出巡時的儀仗
蹕bì: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笏hù:古代朝見時大臣所執(zhí)的竹板,用以記事
祀sì:祭祀天神
舁yú:共同拾東西
雩雩yú:形聲,古代為求雨而舉行的祭祀
禳ráng:禳解。向鬼神祈禱消除災殃。
粢zī:祭祀用的谷類
耤jí:(1) 帝王親自耕種(田地)。(2):租稅。
厝cuò:停柩待葬
匏páo: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俗稱“瓢葫蘆”
鬯chàng:(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器皿中盛酒形,中有小點,表示酒糟。本義:古代祭祀、宴飲用的香酒,用郁金草合黑黍釀成
醴lǐ:甜酒 來源于考試大
玦jué:古時佩戴的玉器,半環(huán)形(接近環(huán)),有缺口。
珩héng:佩玉上面的橫玉,形狀像磬。
(三)動物、植物、自然風光
蠱gǔ:毒蟲廝殺互食后,剩下的毒蟲
蟲chóng:即 “蟲”
鱻xiān:鮮的異體字。
羴shān:同“膻”,群羊。
黽měng:蛙的一種。
Zhěn:稠髮也。
梟xiāo:會意。從鳥,頭在木上。本義:指一種惡鳥,捕捉后懸頭樹上以示眾)
隹zhuī:短尾巴的鳥,雎jū:雎鳩
翟dí:長尾的野雞
讎chou:同“仇”;本義:應答。
鰭qí:魚鰭
彖tuàn:《易經(jīng)》中解釋卦義的文字:~辭(亦稱“卦辭”)
豭jiǎ:公豬
豕sh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豬形,長吻,大腹,四蹄,有尾。本義:豬
彘zhì:象形。小篆字形。矢聲,其余象豬頭、腳。本義:彘本指大豬,后泛指一般的豬
豚tún:會意字,小豬
燹xiǎn:野火
羼chàn:群羊雜居,摻雜
骉biāo:眾馬奔騰的樣子。
夔kuí: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一足。
芻chú:象形兼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又(手)從草,表示以手取草。本義:割草
尗shū: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說文》。豆類的總稱。
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燒酒,有的地區(qū)泛指高粱
艸cǎo:同“草”
柰nài:落葉小喬木,果木名。柰子:蘋果的一種。
yǔ:本不勝末,微弱也。從二瓜
蓏luǒ:瓜類植物的果實
瓠h(huán)ù:形聲字,從瓜,夸聲。瓠瓜,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夏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吃。
嵒yán:同“巖”
攸yōu:會意。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義:水流的樣子
杲gǎo:會意。從日,從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義:明亮的樣子
砅lì:踏著石頭過水
杳yǎo:會意,上為“木”,下為“日”,表示太陽落在樹木下,天色已昏暗。本義:昏暗
朏fèi:新月出現(xiàn),開始發(fā)光
圮pǐ:形聲。從土,己聲。本義:毀;塌壞;坍塌
垚yáo:山高,同“堯”,多用于人名。
Duī:小踏也。象形,今俗作堆
fù 古同“阜”。大陸,山無石者。象形。
Suì:兩fu之間也。
嵕zōng:同“嵏”。數(shù)峰并峙的山
畋tián:(會意。從攴(pū)田?!瓣贰北硎臼值膭幼?。本義:打獵
澙xì:,鹽堿地
虺huǐ: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峚mì:山名,在中國陜西省商州市境。亦作“密山”。
埊dì:同“地”。
蓍shī: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通稱“蚰蜒草”、“鋸齒草,古代常以其莖用作占卜。
瓞dié:形聲,小瓜
硨chē磲qú:海生軟體動物,印度洋和太平洋珊瑚礁上的一種蛤,肉可食,殼呈三角形。
秬jù:黑黍,古人視為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