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一項全面檢測大學生英語水平和能力的考試項目,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對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考試方案歷經(jīng)了一個不斷調整和完善的過程。改革的步伐早已邁出,它的成效如何?社會反響怎樣?文章作者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施宏開
有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每年有一千多萬人參加,已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大的單科考試項目。
2005年1月,教育部對這一社會高度關注的考試項目進行了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降低社會對四、六級考試的關注度和緩解學生英語學習的壓力,同時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改革的主要措施是突出加強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測試,全面改革分數(shù)報道方式,由原來的100分制改為710分的記分體制,不設及格線,不頒發(fā)合格證書,只發(fā)放成績單。2005年6月,教育部開始試行上述改革措施,2007年全面推行上述改革措施。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效果如何?發(fā)展趨勢怎樣?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進行了走訪和調研。
英語四、六級考試設置和改革之路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自1986年末開始籌備,1987年正式實施。該項考試簡稱CET(College English Test),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和大學英語六級考試(CET-6)兩種??荚嚭细裾甙l(fā)給四級或六級考試合格證書,成績優(yōu)秀者注明“優(yōu)秀”字樣,考試的主要對象是大學本科生或研究生。設置大學英語四、六級的初衷,是對考生進行英語水平測試,并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使大學人才培養(yǎng)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改革開放條件下產(chǎn)生的新事物,20年來其自身處于一個不斷改革和完善的過程。1990年,針對有些學生只靠選擇題拿分,不做作文問題的現(xiàn)象,為了保證作文考試的時間,試卷分成客觀題和作文題兩張。到達規(guī)定時間,收掉其中一張試卷,考生必須把后30分鐘時間用于寫作文。實行這一方案后,全國高校普遍重視了作文教學,作文分均值從4分左右提高到8分多(滿分為15分)。1999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開始實施口語考試,標志著這項考試進入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新階段,可以對考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全面考查。
但是,隨著英語四、六級考試權威的不斷提高和社會對此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逐步出現(xiàn)背離考試初衷的現(xiàn)象。一些高校把四、六級英語證書作為學生畢業(yè)和獲得學位的必備條件,有些用人單位把是否有英語證書作為擇才的重要標準,甚至一些城市還將四、六級證書作為衡量大學生落戶的條件之一。為了考取英語四、六級證書,一些大學生不惜放松專業(yè)學習,有的人還鋌而走險,考試舞弊的事件屢屢發(fā)生。這些情況表明,大學生已不堪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之重,人們開始呼喚四、六級考試新的改革。從2005年開始的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展的。
教師學生評說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就學生的看法而言,一部分學生對現(xiàn)行四、六級考試改革持贊成態(tài)度,認為四、六級考試改革有利于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英語水平。發(fā)證書改為發(fā)分數(shù)條,這樣成績好的學生在就業(yè)時更容易得到重視。
某大學城市學院楊娟同學說,四、六級考試改革加強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要求,可促進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更接近語言學習的真諦。而采取分數(shù)報告形式,也削減了英語對大學生的限制程度。對于傳統(tǒng)四、六級考試來說,59分和60分,雖一分之差而結果卻讓大不相同,60分與84分享受同樣待遇也是不公平的。采取分數(shù)報告形式,使個人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目標,也是對英語學習的一種促進。大三學生吳偉認為,分數(shù)制的改變使得用人單位在選擇人才上有了更大的靈活性,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而不像以前一定要一張證書。學生在找工作時也少了許多壓力,可以到與自身英語水平相當?shù)墓ぷ鲉挝磺舐殹?BR> 高校不少教師,特別是英語教師對四、六級考試改革持肯定態(tài)度。這些教師認為,四、六級考試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北京師范大學一位英語教師說,四、六級考試事實上已成為高校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加強了閱讀理解能力和聽說理解能力的考試后,大學生就很注意在這方面下功夫,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能力是有好處的。武漢科技大學一位英語教師對此也有同感,他認為加強了閱讀理解能力和聽說理解能力的考試后,學生提高閱讀和聽、說能力的積極性明顯增強。而過去,學生大多熱衷于記單詞、做選題。
面對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用人單位態(tài)度各異
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取消了,用人單位對英語四、六級的關注度是否就降低了呢?
筆者近日在智聯(lián)招聘、中華英才網(wǎng)、應屆生求職網(wǎng)等大型招聘網(wǎng)站上看到,稍具規(guī)模的企業(yè)招聘基本上要求大學英語四級以上,部分招聘單位直接要求提供英語六級證書或者改革后的英語四、六級在425分以上。在大中專畢業(yè)生雙選會上,一些用人單位依然非??粗赜⒄Z四、六級考試的成績。雖然取消了四、六級考試證書,但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要求上明確表示,應聘者英語至少要超過425分。多數(shù)企業(yè)在面試時都要求應聘者出示四級成績單。在2008年國家公務員報考條件說明中,不少部委都明確規(guī)定了英語水平的限制條件,很多部門均把大學英語四級合格或成績425分以上作為招考的一項硬性指標。
由此看來,英語四、六級成績仍然是一些用人單位的“門檻”,但也有用人單位對英語四、六級成績說“不”。邁普產(chǎn)業(yè)集團招聘調配經(jīng)理羅勛指出,成熟的人力資源經(jīng)理一般只把四、六級成績當作應聘者的一個成績的反映,而并未在招聘中起到?jīng)Q定作用。企業(yè)招聘人才如今更重實際,因為以往常會遇到手持六級證書的應聘者卻無法進行簡單英語對話的現(xiàn)象。英特爾產(chǎn)品(成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jīng)理稱,根據(jù)公司不同職務,對應聘者的英語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并未以是否擁有四、六級證書來決定錄用。為考核應聘者是否適合該崗位時,公司還有一系列相對應的措施。比如,英語口語面試、情景交談等,只有通過了公司各項考核者,才能順利“闖關”被正式錄用。這些用人單位對英語四、六級成績的要求表現(xiàn)得較為理性。
專家對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看法
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蔡基剛教授認為,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會使大學英語學習返歸理性,讓學生不會因為擔心通不過考試而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英語上,甚至不惜荒廢專業(yè)課的學習。各個專業(yè)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技能學習訓練,選擇投入的不同時間和精力,從而有效地減少目前英語教學中教育資源和學習資源的極大浪費。
武漢理工大學大學英語二部主任肖豐年多年從事四、六級考試研究,他認為,四、六級考試進行改革是必然的,現(xiàn)在大學生很重視四、六級考試,應該發(fā)揮考試的“指揮棒”作用,通過考試側重點的轉變和改革,將學生學習重點轉向聽說、交流和應用,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
華中師范大學考試專家廖平勝教授也持相同看法,認為對四、六級考試進行改革,將學生從重視語法引導至重視聽說是正確的。
【鏈接】 英語教學改革注重提高能力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zhàn),教育部于2002年啟動了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改革重在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以帶動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修訂教學大綱,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改革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大學英語教改的核心內容,這3個部分是整體規(guī)劃、分步推進的。針對原教學大綱剛性過強、分類指導不足等問題,教育部把新的大綱改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并以教育部文件的形式于2007年正式下發(fā),為大學英語教改奠定了法律基礎。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被社會批評的“聾子英語”、“啞巴英語”問題,徹底改變“活到老,學到老,就是用不了”的狀況,新修訂的教學大綱明確了英語教學的重點從以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為主轉移到以提高聽說能力為主,針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師數(shù)量不足和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功用于教學的實際,提出了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將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改為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新模式。
英語四、六級考試是與《要求》緊密相關的,檢驗大學英語教學的一種教學性水平考試,從某種意義上說,英語四、六級考試是《要求》之外的另一個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從2006年起,教育部啟動了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施宏開
有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每年有一千多萬人參加,已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大的單科考試項目。
2005年1月,教育部對這一社會高度關注的考試項目進行了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降低社會對四、六級考試的關注度和緩解學生英語學習的壓力,同時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改革的主要措施是突出加強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測試,全面改革分數(shù)報道方式,由原來的100分制改為710分的記分體制,不設及格線,不頒發(fā)合格證書,只發(fā)放成績單。2005年6月,教育部開始試行上述改革措施,2007年全面推行上述改革措施。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效果如何?發(fā)展趨勢怎樣?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進行了走訪和調研。
英語四、六級考試設置和改革之路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自1986年末開始籌備,1987年正式實施。該項考試簡稱CET(College English Test),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和大學英語六級考試(CET-6)兩種??荚嚭细裾甙l(fā)給四級或六級考試合格證書,成績優(yōu)秀者注明“優(yōu)秀”字樣,考試的主要對象是大學本科生或研究生。設置大學英語四、六級的初衷,是對考生進行英語水平測試,并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使大學人才培養(yǎng)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改革開放條件下產(chǎn)生的新事物,20年來其自身處于一個不斷改革和完善的過程。1990年,針對有些學生只靠選擇題拿分,不做作文問題的現(xiàn)象,為了保證作文考試的時間,試卷分成客觀題和作文題兩張。到達規(guī)定時間,收掉其中一張試卷,考生必須把后30分鐘時間用于寫作文。實行這一方案后,全國高校普遍重視了作文教學,作文分均值從4分左右提高到8分多(滿分為15分)。1999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開始實施口語考試,標志著這項考試進入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新階段,可以對考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全面考查。
但是,隨著英語四、六級考試權威的不斷提高和社會對此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逐步出現(xiàn)背離考試初衷的現(xiàn)象。一些高校把四、六級英語證書作為學生畢業(yè)和獲得學位的必備條件,有些用人單位把是否有英語證書作為擇才的重要標準,甚至一些城市還將四、六級證書作為衡量大學生落戶的條件之一。為了考取英語四、六級證書,一些大學生不惜放松專業(yè)學習,有的人還鋌而走險,考試舞弊的事件屢屢發(fā)生。這些情況表明,大學生已不堪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之重,人們開始呼喚四、六級考試新的改革。從2005年開始的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展的。
教師學生評說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就學生的看法而言,一部分學生對現(xiàn)行四、六級考試改革持贊成態(tài)度,認為四、六級考試改革有利于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英語水平。發(fā)證書改為發(fā)分數(shù)條,這樣成績好的學生在就業(yè)時更容易得到重視。
某大學城市學院楊娟同學說,四、六級考試改革加強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要求,可促進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更接近語言學習的真諦。而采取分數(shù)報告形式,也削減了英語對大學生的限制程度。對于傳統(tǒng)四、六級考試來說,59分和60分,雖一分之差而結果卻讓大不相同,60分與84分享受同樣待遇也是不公平的。采取分數(shù)報告形式,使個人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目標,也是對英語學習的一種促進。大三學生吳偉認為,分數(shù)制的改變使得用人單位在選擇人才上有了更大的靈活性,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而不像以前一定要一張證書。學生在找工作時也少了許多壓力,可以到與自身英語水平相當?shù)墓ぷ鲉挝磺舐殹?BR> 高校不少教師,特別是英語教師對四、六級考試改革持肯定態(tài)度。這些教師認為,四、六級考試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北京師范大學一位英語教師說,四、六級考試事實上已成為高校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加強了閱讀理解能力和聽說理解能力的考試后,大學生就很注意在這方面下功夫,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能力是有好處的。武漢科技大學一位英語教師對此也有同感,他認為加強了閱讀理解能力和聽說理解能力的考試后,學生提高閱讀和聽、說能力的積極性明顯增強。而過去,學生大多熱衷于記單詞、做選題。
面對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用人單位態(tài)度各異
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取消了,用人單位對英語四、六級的關注度是否就降低了呢?
筆者近日在智聯(lián)招聘、中華英才網(wǎng)、應屆生求職網(wǎng)等大型招聘網(wǎng)站上看到,稍具規(guī)模的企業(yè)招聘基本上要求大學英語四級以上,部分招聘單位直接要求提供英語六級證書或者改革后的英語四、六級在425分以上。在大中專畢業(yè)生雙選會上,一些用人單位依然非??粗赜⒄Z四、六級考試的成績。雖然取消了四、六級考試證書,但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要求上明確表示,應聘者英語至少要超過425分。多數(shù)企業(yè)在面試時都要求應聘者出示四級成績單。在2008年國家公務員報考條件說明中,不少部委都明確規(guī)定了英語水平的限制條件,很多部門均把大學英語四級合格或成績425分以上作為招考的一項硬性指標。
由此看來,英語四、六級成績仍然是一些用人單位的“門檻”,但也有用人單位對英語四、六級成績說“不”。邁普產(chǎn)業(yè)集團招聘調配經(jīng)理羅勛指出,成熟的人力資源經(jīng)理一般只把四、六級成績當作應聘者的一個成績的反映,而并未在招聘中起到?jīng)Q定作用。企業(yè)招聘人才如今更重實際,因為以往常會遇到手持六級證書的應聘者卻無法進行簡單英語對話的現(xiàn)象。英特爾產(chǎn)品(成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jīng)理稱,根據(jù)公司不同職務,對應聘者的英語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并未以是否擁有四、六級證書來決定錄用。為考核應聘者是否適合該崗位時,公司還有一系列相對應的措施。比如,英語口語面試、情景交談等,只有通過了公司各項考核者,才能順利“闖關”被正式錄用。這些用人單位對英語四、六級成績的要求表現(xiàn)得較為理性。
專家對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看法
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蔡基剛教授認為,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會使大學英語學習返歸理性,讓學生不會因為擔心通不過考試而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英語上,甚至不惜荒廢專業(yè)課的學習。各個專業(yè)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技能學習訓練,選擇投入的不同時間和精力,從而有效地減少目前英語教學中教育資源和學習資源的極大浪費。
武漢理工大學大學英語二部主任肖豐年多年從事四、六級考試研究,他認為,四、六級考試進行改革是必然的,現(xiàn)在大學生很重視四、六級考試,應該發(fā)揮考試的“指揮棒”作用,通過考試側重點的轉變和改革,將學生學習重點轉向聽說、交流和應用,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
華中師范大學考試專家廖平勝教授也持相同看法,認為對四、六級考試進行改革,將學生從重視語法引導至重視聽說是正確的。
【鏈接】 英語教學改革注重提高能力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zhàn),教育部于2002年啟動了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改革重在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以帶動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修訂教學大綱,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改革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大學英語教改的核心內容,這3個部分是整體規(guī)劃、分步推進的。針對原教學大綱剛性過強、分類指導不足等問題,教育部把新的大綱改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并以教育部文件的形式于2007年正式下發(fā),為大學英語教改奠定了法律基礎。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被社會批評的“聾子英語”、“啞巴英語”問題,徹底改變“活到老,學到老,就是用不了”的狀況,新修訂的教學大綱明確了英語教學的重點從以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為主轉移到以提高聽說能力為主,針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師數(shù)量不足和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功用于教學的實際,提出了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將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改為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新模式。
英語四、六級考試是與《要求》緊密相關的,檢驗大學英語教學的一種教學性水平考試,從某種意義上說,英語四、六級考試是《要求》之外的另一個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從2006年起,教育部啟動了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