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guī)程(三)

字號:

5.4天井、溜井掘進
    5.4.1采用普通法掘進天井、溜井,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架設的工作臺,必須牢固可靠;
    b.必須及時設置安全可靠的支護棚,并使其至工作面的距離不大于6m;
    c.掘進高度超過7m時,應裝梯子間、碴子間等設施,梯子間和碴子間應用隔板隔開;如無梯子間,應設上部有護棚的梯子;
    d.天井、溜井應盡快與其上部平巷貫通,貫通前一般不開或少開其他工程。需要增開其他工程時,應加強局部通風措施;
    e.天井掘進到距上部巷道約7m時,測量人員必須給出貫通位置,并在上部巷道設置警戒標志和圍欄;
    f.溜礦格不得放空,應保留不少于一茬炮爆下的礦巖量。
    5.4.2用吊罐法掘進天井,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把安全工程師站點加入收藏夾
    a.上罐前必須檢查吊罐各部件的連接裝置、保護蓋板、鋼絲繩、風水管接頭以及聲光信號系統(tǒng)和通訊設施等是否完善、牢固,如有損壞或故障,須經(jīng)處理后方準作業(yè);
    b.吊罐提升用的鋼絲繩的安全系數(shù)應不小于13,任何一個捻距內(nèi)的斷絲數(shù)不得超過鋼絲總數(shù)的5%,磨損不得超過原直徑的10%;
    c.吊罐必須裝設由罐內(nèi)人員控制的升、降、停的信號操縱裝置;
    d.信號通訊、電源控制線路,不得和吊罐鋼絲繩共設在一個吊罐孔內(nèi);
    e.升降吊罐時,應認真處理卡幫和浮石;作業(yè)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并站在保護蓋板內(nèi),頭部不得接觸罐蓋和罐壁;升降完畢應立即切斷吊罐穩(wěn)車電源,綁緊制動裝置;
    f.嚴禁從吊罐上往上投擲工具或材料;
    g.天井中心孔偏斜率應不大于0.5%;
    h.吊罐絞車應鎖在短軌上,并與巷道鋼軌斷開;吊罐檢修應在安全地點進行;
    i.天井與上部巷道貫通時,上部巷道必須加強通風和警戒。
    5.4.3用爬罐法掘進天井,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a.爬罐運行時,人員必須站在罐內(nèi),如遇卡幫或浮石,必須停罐處理;
    b.爬罐行至導軌頂端時,應使保護傘接近工作面,工作臺接近導軌頂端;
    c.正常情況下,禁止利用自重下降;
    d.運送導軌應用裝配銷固定;安裝導軌時,應站在保護傘下將浮石處理干凈,再將導軌固定牢靠;
    e.及時擦凈制動閘上的油污;
    f.其他安全事項,應遵守吊罐法掘進的有關規(guī)定。
    5.5井巷支護
    5.5.1在不穩(wěn)固的巖層中掘進井巷,必須進行支護。在松軟或流砂性巖層中掘進,永久性支護至掘進工作面之間,應架設臨時支護或特殊支護。
    5.5.2需要支護的井巷,支護與工作面間的距離,應在施工設計中規(guī)定;中途停止掘進時,支護必須及時跟至工作面。
    5.5.3架設木支架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不得使用腐朽、蛀孔、軟雜木和劈裂的坑木??幽緫M行防腐處理;
    b.支架架設后,應用木楔在接榫附近將梁、柱與頂、幫之間楔緊。頂、兩幫的空隙必須塞緊,梁、柱接榫處須用扒釘固定;
    c.斜井支架應加下?lián)闻c拉桿。坡度大于30(的斜井,永久性支架棚間應設撐柱;
    d.柱窩應打在穩(wěn)定的巖石上;
    e.放炮前,靠近工作面的支架,應用扒釘、拉條、撐木等加固;
    f.發(fā)現(xiàn)棚腿歪斜、壓裂、頂梁折斷或坑木腐爛等,應及時更換修復。
    5.5.4井巷砌旋支模,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a.砌旋前拆除原有支架時,必須及時清理頂、幫浮石,并采取臨時護頂措施;砌旋后應將頂幫空隙填實;
    b.木旋胎間距超過1m、金屬旋胎間距超過2m,應進行中間加固;
    c.跨度大于4m的巷道架設旋胎,金屬旋胎各節(jié)點須用螺栓連結,木旋胎的各節(jié)點必須牢固可靠;
    d.旋胎的強度,應具有不小于支撐重量3倍的安全系數(shù);
    e.旋胎的下弦,不得用以支撐工作臺。
    5.5.5豎井砌旋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a.豎井的永久性支護與掘進工作面之間,應安設臨時井圈,井圈及背板應用楔子塞緊。永久性支架及臨時井圈與掘進工作面的距離,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規(guī)定;
    b.用普通鑿井法穿過表土層、松軟巖層或流砂層時,臨時井圈必須緊靠工作面,井應加固;圈后背板要嚴密,并及時砌旋;砌旋前,每班要有專人檢查地表和井圈后的表土、巖層、流砂的移動及流失情況,發(fā)現(xiàn)險兆,必須立即停止作業(yè),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c.豎井的砌旋,必須保持旋壁平整、接口嚴密;巖幫與壁之間的空隙,應用碎石填滿,并用砂漿灌實;旋外有涌水時,必須用導管引出,砌旋完畢,要進行封水。
    5.5.6噴錨支護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a.采用錨桿、噴漿或噴射混凝土支護,應有專門設計;噴錨工作面與掘進工作面的距離,錨桿型式、角度,噴體厚度、強度等,應在設計中規(guī)定;
    b.砂漿錨桿的眼孔必須清洗干凈,灌滿灌實;
    c.錨桿應做拉力試驗,噴體應做厚度和強度檢查;在井下進行錨固力試驗,應有安全措施;
    d.錨桿的托板必須緊貼巷壁,并用螺母擰緊;
    e.處理噴射管路堵塞時,必須將噴槍口朝下,不得朝向人員;
    f.在松軟破碎的巖層中進行噴錨作業(yè),必須打超前錨桿,進行預先護頂;在動壓巷道,必須采用噴錨與金屬網(wǎng)聯(lián)合支護方式;在有淋水的井巷中噴錨,必須預先做好防水工作;
    g.噴錨作業(yè),應佩戴個體防護用品和配備良好的照明。
    5.5.7膠結充填體中的二次掘進,必須待膠結充填體達到規(guī)定的養(yǎng)護期和強度后方準進行,同時應架設可靠的支護。
    5.6井巷維護和報廢
    5.6.1對所有支護的井巷,均應進行定期檢查。井下安全出口和升降人員的井筒,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地壓較大的井巷和人員活動頻繁的采礦巷道,應每班進行檢查。檢查出的問題,應及時處理,并作記錄。
    5.6.2維修主要提升井筒、運輸大巷和大型硐室,應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須經(jīng)主管礦長批準。
    5.6.3維修斜井和平巷,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a.平巷修理或擴大斷面,應首先加固工作地點附近的支架,然后拆除工作地點的支架,并做好臨時支護工作的準備;
    b.每次拆除的支架數(shù)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密集支架的拆除,一次不得超過兩架;
    c.撤換頂板松軟地點的支架,或維修巷道交叉處、嚴重冒頂區(qū)、必須在支架之間加拉桿支撐或架設臨時支架;
    d.清理浮石時,必須在安全地點操縱工具;
    e.維修斜井時,應停止車輛運行,并設警戒和明顯標志;
    f.撤換獨頭巷道支架時,里邊不得有人。
    5.6.4維修豎井,必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遵守下列規(guī)定:
    a.必須在堅固的平臺上作業(yè),平臺上應有保護設施和聯(lián)絡信號,工作平臺與中段平巷之間應有可靠的通訊聯(lián)絡方式;
    b.作業(yè)人員應系好安全帶;
    c.作業(yè)前,應將各中段馬頭門及井框上的浮石清理干凈;
    d.各中段的馬頭門應設專人看管。
    5.6.5報廢的井巷和硐室的入口,必須及時封閉,入口處應設有明顯標志,禁止人員入內(nèi)。報廢的豎井、斜井和平巷,地面入口周圍還應設有高度不低于1.5m的柵欄,并標明原來井巷的名稱。
    5.6.6廢豎井和傾角30(以上的廢斜井,其支護材料一般不準回收,如必須回收,應制定經(jīng)主管礦長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傾角30(以下的廢斜井或廢平巷的支護材料回收,必須由內(nèi)向外進行。
    5.6.7修復廢舊井巷,應首先了解井巷本身的穩(wěn)定情況及周圍構筑物、井巷、采空區(qū)等的分布情況,廢舊井巷內(nèi)的空氣成分和溫度,確認安全方可施工。
    5.6.8修復被水淹沒的井巷時,對陸續(xù)露出的部分,必須及時檢查支護,并采取措施防止有害氣體和積水突然涌出。
    5.7防墜
    5.7.1豎井與各中段的連接處,必須有足夠的照明和設置高度不小于1.5m的柵欄或金屬網(wǎng),并必須設置阻車器,進出口設柵欄門。柵欄門只準在通過人員或車輛時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