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6日英國《金融時報》發(fā)布了“2009年全球MBA百強排名”。在次貸危機的陰霾揮之不去的當前,MBA的出路在這份新鮮出爐的榜單中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盡管《金融時報》并沒有公布排名的指標體系,但是細心的人們不難從中看出一些端倪。英國本土學校依然受到較多的關注,有17所入圍。發(fā)展中大國的學校表現搶眼,中歐位列第8,印度管理學院占據第15位。這主要得益于中印兩國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對管理人才的需求。
《金融時報》官方提供的資料特別列舉了三個衡量就業(yè)的指標:薪水所占的權重值、畢業(yè)后薪水增加幅度以及畢業(yè)后三個月內的就業(yè)率。
在就業(yè)指標得到突出的背景下,美國的商學院成為的輸家。進入榜單的學校數量和排名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跌出前10;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未能進入前20;而實力不俗的北卡羅萊鈉則被甩出前40。 原因在于美國就業(yè)機會的減少。
《金融時報》的排名要求全職教授的比例不得低于50%。盡管沒有《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要求的80%那么高,還是保證了傳統的研究型商學院的排名不至于下滑的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的美國霍特國際商學院(Hult MBA)是個例外。該校首次進入榜單,位列世界第97位,美國第55位。作為一所實戰(zhàn)型商學院,霍特以往一直未能進入排名。主要原因在于教授多為業(yè)界高管,因此全職教授比例偏低。
霍特國際商學院的前身是“阿瑟· 里特管理學院”,由全球首家管理咨詢公司在1964年所創(chuàng)辦。沿襲了管理咨詢公司注重實務的精神,霍特與美國傳統的研究型商學院取向迥異,校方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籼卮舜芜M入排名得益于畢業(yè)生在就業(yè)方面的不俗表現。在“全球跨國就業(yè)”指標上,霍特名列第六。需要指出的是霍特的學生95%來自美國之外,他們在美國尋找工作的難度比本土學生要大得多。
在全球權威性的政經期刊《經濟學家》2008MBA排名中,霍特躋身全美第16位,世界第31位。
與《金融時報》不同,《經濟學家》排名調查以學生為中心,主要依據四個指標:“職業(yè)發(fā)展機會”、“個人成長”、“薪酬增加”、及“人際網絡潛力”。
在上述四項指標上,霍特的畢業(yè)生均表現優(yōu)異。原因在于辦學思路更加貼近實際,當傳統的研究性商學院遭到質疑時,霍特在商學實戰(zhàn)領域已經受到肯定?!爸泻弦弧崩砟钕拢瑢W員平均工作經驗6年,教授大多有20年以上的實務管理經驗?!绑w驗式學習”模式經受了市場的考驗。95%以上的生源來自美國之外,分布于超過45個國家和地區(qū)。多元化的學生構成讓畢業(yè)生可以從容面對經濟全球化對跨文化管理的挑戰(zhàn)。
此外,在金融危機的寒流中,一些頂尖商學院已經不再為國際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籼厣虒W院雪中送炭,借助強大的校友網絡,為學生尋找金融機構的協助。被霍特錄取的學生最多可以借貸50%的學費,貸款的利率也相當的優(yōu)惠。
MBA也許是人生當中成本昂的投資,投資回報當然是每個人都必須考慮的。在《經濟學家》雜志的統計中,霍特校友的畢業(yè)后薪水增長幅度連續(xù)三年全球第一。投資回收期最短, 1.3年即可收回學費及其它支出。
盡管《金融時報》并沒有公布排名的指標體系,但是細心的人們不難從中看出一些端倪。英國本土學校依然受到較多的關注,有17所入圍。發(fā)展中大國的學校表現搶眼,中歐位列第8,印度管理學院占據第15位。這主要得益于中印兩國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對管理人才的需求。
《金融時報》官方提供的資料特別列舉了三個衡量就業(yè)的指標:薪水所占的權重值、畢業(yè)后薪水增加幅度以及畢業(yè)后三個月內的就業(yè)率。
在就業(yè)指標得到突出的背景下,美國的商學院成為的輸家。進入榜單的學校數量和排名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跌出前10;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未能進入前20;而實力不俗的北卡羅萊鈉則被甩出前40。 原因在于美國就業(yè)機會的減少。
《金融時報》的排名要求全職教授的比例不得低于50%。盡管沒有《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要求的80%那么高,還是保證了傳統的研究型商學院的排名不至于下滑的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的美國霍特國際商學院(Hult MBA)是個例外。該校首次進入榜單,位列世界第97位,美國第55位。作為一所實戰(zhàn)型商學院,霍特以往一直未能進入排名。主要原因在于教授多為業(yè)界高管,因此全職教授比例偏低。
霍特國際商學院的前身是“阿瑟· 里特管理學院”,由全球首家管理咨詢公司在1964年所創(chuàng)辦。沿襲了管理咨詢公司注重實務的精神,霍特與美國傳統的研究型商學院取向迥異,校方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籼卮舜芜M入排名得益于畢業(yè)生在就業(yè)方面的不俗表現。在“全球跨國就業(yè)”指標上,霍特名列第六。需要指出的是霍特的學生95%來自美國之外,他們在美國尋找工作的難度比本土學生要大得多。
在全球權威性的政經期刊《經濟學家》2008MBA排名中,霍特躋身全美第16位,世界第31位。
與《金融時報》不同,《經濟學家》排名調查以學生為中心,主要依據四個指標:“職業(yè)發(fā)展機會”、“個人成長”、“薪酬增加”、及“人際網絡潛力”。
在上述四項指標上,霍特的畢業(yè)生均表現優(yōu)異。原因在于辦學思路更加貼近實際,當傳統的研究性商學院遭到質疑時,霍特在商學實戰(zhàn)領域已經受到肯定?!爸泻弦弧崩砟钕拢瑢W員平均工作經驗6年,教授大多有20年以上的實務管理經驗?!绑w驗式學習”模式經受了市場的考驗。95%以上的生源來自美國之外,分布于超過45個國家和地區(qū)。多元化的學生構成讓畢業(yè)生可以從容面對經濟全球化對跨文化管理的挑戰(zhàn)。
此外,在金融危機的寒流中,一些頂尖商學院已經不再為國際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籼厣虒W院雪中送炭,借助強大的校友網絡,為學生尋找金融機構的協助。被霍特錄取的學生最多可以借貸50%的學費,貸款的利率也相當的優(yōu)惠。
MBA也許是人生當中成本昂的投資,投資回報當然是每個人都必須考慮的。在《經濟學家》雜志的統計中,霍特校友的畢業(yè)后薪水增長幅度連續(xù)三年全球第一。投資回收期最短, 1.3年即可收回學費及其它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