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方案五調(diào)整 09年取消公辦本科2B門檻

字號:

我省2009年高考,公辦本科2B門檻將取消。2010年高考,文理將分開劃線、分開錄取。昨天,省教育廳召開通氣會,正式公布對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調(diào)意見。據(jù)了解,2009年和2010年高考方案在2008年方案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5個方面的完善調(diào)整。
    省教育廳廳長沈健特別強調(diào),2009年高校錄取體制和程序都未改變,考生按統(tǒng)考成績、必測科目等級要求和高校選測等級要求自主填報志愿;省教育考試院依據(jù)各高校招生計劃數(shù)和考生志愿,按照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總分和高校選測等級要求,向高校投檔并加強監(jiān)督;高校按照招生章程,綜合考察考生的統(tǒng)考科目成績、學業(yè)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zhì)評價,擇優(yōu)錄取。
    2009年變化一特征分和投檔分合二為一
    [原方案]2008年高考成績分為特征分和投檔分,特征分總分440分,投檔分即特征分加上附加題40分,總分為480分。錄取時,按特征分劃線,按投檔分投檔。
    [調(diào)整方案]2009年將附加題40分計入總分。附加分計入總分后,2009年高考普通類總分為480分,體育、藝術(shù)類總分為440分。
    解讀將使本二本三高校生源更有保障
    取消附加分,將投檔分和特征分合二為一,使分數(shù)表達形式更為簡單明了,考生、家長和社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原來方案中這個分那個分,這個線那個線的,太復(fù)雜了。別說家長、考生,連我們也被繞糊涂了?!币晃桓呷嘀魅伪硎?,不夸張地講,去年不少家長填志愿時,還沒弄清特征分和投檔分的各自作用。他認為,政策性的大方案,還是應(yīng)以便于大家理解、便于各方操作為宜,因此簡化很有必要。不過,對于兩分合一也有老師指出其很大的一個缺陷:“文科的學生要考語文的附加題,理科學生要考的則是數(shù)學的附加題,題目不同,卻用一條線來錄取,似乎不太公平。而如何保證文理附加題難度對等是個難題?!蹦暇┠痴猩撠熑吮硎?,兩分合一對本一高校的影響不大。不過,對一些層次較低的本二本三院校,還是有一些影響的。因為考生特征分夠了,才能被高校以投檔分錄取,但部分考生投檔分夠了高校的線,卻因為特征分被卡住了。兩分合一后,可以使這部分高校的生源更有保障。有中學教師認為,過去兩個分、兩條線,好學校、好學生對高考特征分和附加分部分都很重視,但普通學校的學生對附加分不重視,附加題部分得分很少,甚至為零?,F(xiàn)在兩分合一了,普通學校也要對附加題重視了,會分散一些精力。此外,兩線合一,將附加題算進來劃線,有利于拉開差距,對好學生是個利好。
    變化二取消公辦本科2B門檻
    [原方案]2008年選修科目測試等級必須達到兩個B,才有資格報考公辦本科院校。等級1B1C以上,才有資格報考民辦本科院校。
    [調(diào)整方案]2009年選修科目測試等級要求由高校自主確定??忌唇y(tǒng)考成績和高校選測等級要求自主填報志愿。
    解讀選測科目等級高校自主確定
    經(jīng)這一微調(diào),2009年學業(yè)水平測試的等級要求并未取消,普通類考生必修科目測試等級4C1合格的要求不變,選修科目測試等級要求由高校自主確定。各中學和考生仍然要重視學業(yè)水平測試,防止偏科造成的不利影響。
    對于取消2B的公辦本科門檻,中學普遍表示歡迎。眾多中學教師指出,以往2B是個硬杠杠,使得學生要兼顧語數(shù)外和兩門選測,負擔很重。如果等級門檻交由學校來定,學生選擇的自由度就加大,上不了,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上其他的二本院校,這樣學習的心理壓力也會小些。不少家長認為,考生臨場發(fā)揮總有失手的時候,成績很棒的孩子,也可能考到1個C,如果因為1個C錯失公辦本科院校就太虧了,也太不公平了。因此,他們認為這項調(diào)整更有人情味一些。
    南京一所部屬高校的招生負責人表示,這一調(diào)整對排在前列的本一高校影響不大。為了招到好生源,一般不會放低等級要求,仍會出現(xiàn)雙A、A A等級。而對于生源充足的本二高校來說,很可能還會自定2B的門檻。南京某本二院校招生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2B要求已經(jīng)不高,而在分數(shù)十分密集的情況下,定B還是C ,對學校區(qū)分生源意義不大,主要還是看投檔分。相對來說,一些往年分數(shù)線較低、生源不足的本二院校,可能會稍降等級。
    一位四高中校長認為,對于高分考生而言,要想上院校還是要匹配高等級,因此仍不能放松對選測科目的學習。而對一些普通中學而言,學生的目標是進入公辦本科,而不是什么,因此可能會放松兩門選測的學習。另一方面,劃線時只拼語數(shù)外3門,同時抓5門的學生顯然要吃虧些。有教育界人士還表示擔憂:如果普通本科高校錄取時都看重投檔分輕視等級,選測科目對普通學生來說可能就形同虛設(shè)了。
    變化三有特長的學生單列計劃
    [原方案]2008年,在平行志愿投檔后,對特征分在同批省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上、學校投檔線下一定范圍內(nèi),未被投出的選測科目等級較高的考生,由高校提出申請,經(jīng)省教育考試院批準后錄取。
    [調(diào)整方案]從2009年起,普通類招生在堅持考生必修科目測試等級達到4C1合格的前提下,對于有特長的學生錄取,各高校需將計劃、標準、程序列入招生章程,實行陽光操作。
    解讀特長生怎么界定學校做主
    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quán)。至于什么是有特長的學生,由學校來界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出來。
    對于這項規(guī)定,一位中學的教務(wù)主任表示看不懂,不夠明了:“這個特長生,是指藝術(shù)特長生,還是學科特長生,和自主招生的那部分學生如何區(qū)分?還是指語數(shù)外分數(shù)很高、等級低的考生,或是指等級很高、語數(shù)外成績不夠線的考生?主管部門應(yīng)該有個明確的界定?!彼J為,如果是對某一學科成績特別突出的學生能優(yōu)錄,對有特長的學生是個利好。
    幾位高校的招辦主任對于“有特長”也表示費解,希望教育部門能進一步明確。如果理解成針對高等級低分同學的政策,將有利于選拔出專才。去年是高校臨時申請,程序上比較麻煩,操作起來也倉促,有一定的隨意性,今年納入招生章程,將其制度化,操作起來更為規(guī)范,也有利于鼓勵有特長的學生報考好學校。不過,有招辦主任表示,這項政策要想真正實行起來,主管部門應(yīng)有個更明確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