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題(北京卷)1

字號: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1至4題,第Ⅱ卷5至14頁,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荚嚱Y(jié)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共3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一、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教室   瑕疵   徜徉 不落窠曰 歌聲粗獷
    A. shǐ   zī   cháng   cháo    kuàng
    B. shì   eǐ   cháng    kě      guǎng
    C. shì   eǐ   táng    cháo    kuàng
    D. shǐ   zī   tang    kē guǎng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融洽 籌劃 名信片 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
    B.按語 沉湎 泊來品 班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C.宣泄 鄙薄 炒魷魚 耗子啃書本——咬文嚼字
    D.裝幀 針貶 挖墻角 冰糖煮黃連——同甘共苦
    3.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唤M是
    約英雄全訓華守墓37年的陳健,獲得了“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的稱號。評委會給他的頒獎詞是:一個生者對一個死者的承諾,只是良心的自我 ,但是他卻為此堅守37年,放棄了夢想、幸福和骨肉親情。 火紅的時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識的 ……
    A.約束  淡去  風范
    B.制約  淡忘  風范
    C.約束  淡忘  風尚
    D.制約  淡去  風尚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一句是
    A.大英博物館近來因財力吃緊,裁減工作人員,與中國文物有關(guān)的職位首當其沖,這樣,中國文物的巡展活動自然難以開展。
    B.有的國家靠“采購”外籍運動員提高在國際賽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選手減少了在更高舞臺上歷練的機會,這真是買櫝還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對主隊的平庸表現(xiàn)絕不漫罵,而是將大家耳熟能詳?shù)睦细杓磁d換上新詞,齊聲歌唱,委婉地表達不滿。
    D.有的專家認為,能無所顧忌地發(fā)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對困難不膽怯的孩子,往往具有的潛質(zhì)。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英國一本雜志編的《野性大地》,攝影質(zhì)量令人驚異,打開扉頁那七八幅跨頁圖片,如同名角亮相,開場便一鳴驚人。
    B.鯨的“歌聲”能表達很復(fù)雜的意思,但遠不能與人的語言相提并論,因為鯨的“歌聲”里沒有能夠代表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詞。
    C.漫步桃園,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樹樹的桃林讓人流連忘返;中餐后還可去自費采摘,那柔軟多汁的大桃更讓你大快朵頤。
    D.某些商家違背商業(yè)道德,利用中小學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試作弊并不鮮見的情況下,為“隱形筆”大做廣告。
    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粟于民,三請,不見許。公命柏遽巡國,致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見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xiāng)有數(shù)十,饑氓里有數(shù)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糠,敝撤②無走,四顧無告。而君無恤,曰夜飲酒,今國致樂不已。馬食府粟,狗饜芻豢,三室之妾俱足梁肉。狗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③有上矣;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湎失本而不恤,嬰之罪大矣?!痹侔莼祝埳矶?,遂走而出。
    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趨駕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驅(qū),及之康④內(nèi)。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約也,夫子不顧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請奉齊國之粟米財貨,委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彼彀萦谕?。晏子乃返。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 ,使足以畢霖而。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乏者,三日而畢。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損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種,薪 萬三千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nèi)退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釋:①任器:裝粟米的容器 ②敝撤:艱難的樣子
    ③樂:喜歡、樂意 ④康:大路
    6.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致能歌者 致:使……到來
    B.徒行見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趕上
    D.委之百姓 委:任命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三請,不見許
    徒行見公曰
    B. 令國致樂不已
    狗馬室妾,不已厚乎
    C. 公驅(qū),及之康內(nèi)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 晏子乃返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8.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文字,被出后句子意思不符號原文的一項是
    A.(但)無樂有上矣。 B.(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聽)。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9.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晏子愛民愛國的一組是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
    ③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損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畢上。
    ⑥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會對統(tǒng)治者不滿。
    B.景公是一位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
    C.景公降尊紆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
    D.晏子愛民愛國,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