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xué)高三語文適應(yīng)性試卷4

字號:

適應(yīng)性考試參考答案
    一、(12分)
    1、 D (A菁華—jīng B開天辟地—pì C切割— qiē D都讀jiān)
    2、 C (A繆以千里—謬,B笑咪咪—瞇,D額首稱慶—手)
    3、 B (A耳提面命——對人教誨懇切;C罪不容誅——判處死罪也還抵償不了罪惡;D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個人的言行,總有許多人監(jiān)察著,不可不謹慎。)
    4、 A (B句式雜揉,去掉“還不夠完善”;C,“自己”指代不明;D)搭配不當,提高與制度不當。)
    二、(9分)
    5. B(第二段中“但也給部分患者遺留下不可逆的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說的是“部分”,而不是所有的,所以不能說“不可避免”。)
    6. D(本項所 述并非劃線句所包含的內(nèi)容,法律缺損與精神外科發(fā)展快慢及人們的認識并無一定的因果關(guān)系。)
    7.B(A項第一段中說“對于醫(yī)學(xué)界來說已經(jīng)不是一個新鮮的課題”,而不是一個新的課題。 C項邏輯關(guān)系不成立。D項“原因”不對,造成精神外科成為“將來時”的原因是多方面,有理論的缺乏、人們認識的不足、法律的滯后等等。)
    三、(9分)
    8、B(A“故”意為“原來的”,在句中可理解為“前任”。C“廣”在句中用作使動詞,
    “使……寬廣”、“拓寬”之意。D“趣”通“趨”,“快走”的意思,在句中可理解為“奔赴”。)
    9、A(A項兩個“為”字都是介詞,“替”“給”的意思。B項兩個“而”字都是連詞,但前一個表修飾,可不譯,后一個表遞進,“并且”的意思;C項前一個“以”字是動詞,“認為”的意思;后一個“以”字是介詞,“因為”的意思。D項前一個“之”字是代詞,指代姜維的軍隊;后一個“之”字是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10、C(C項中“并將毋丘儉及其黨羽孫峻一舉消滅”有兩處錯誤:①消滅毋丘儉及其黨羽的說法文中無依據(jù);②孫峻是吳國將領(lǐng),并非毋丘儉的黨羽。)
    四、(共22分)
    11.(9分)
     ①在馬上得到了天下,難道可以在馬上治天下嗎?(關(guān)鍵詞:居、寧,錯漏一個扣1分。)(2分)
     ②假使秦國統(tǒng)一天下后,施行仁義,效法古代的圣王,皇上您怎么能得到并擁有天下呢?(關(guān)鍵詞:鄉(xiāng)使、法、安,錯漏一個扣置分。)(3分)
     ⑧請你替我寫出秦朝失去天下,我得到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古代各國成敗的原因。(句式1分。關(guān)鍵詞:著,所以,錯漏一個扣置分。)(3分)
    12、參考答案:(1)辛棄疾 李白
     (2)“凝”字是“蹙”的意思,緊鎖雙眉,它形象生動地寫出山也像人一樣,因中原淪陷,而滿腔悲憤愁苦,從而非常精妙傳神地表達了詩人自己胸中的無限憂慮。(意思相同即可,答出“蹙”或“緊鎖雙眉”意思的得1分,答出“山像人一樣因淪陷中原而滿腔愁苦”意思的得1分,答出“表達詩人的無限憂慮”意思的得1分。)
     (3)“暮潮風(fēng)正急,酒闌聞塞笛”一句既寫了天近傍晚、江潮洶涌、狂風(fēng)勁吹的景象,又寫了在朦朧之際,仿佛聽到了邊防軍蒼涼悲壯的笛聲。這樣由實到虛、半實半虛、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巧妙地將眼前之景和詩人心中對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有機地糅合在一起,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fù)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同即可,答出實寫之景的得1分,答出虛寫之情的得1分,答出虛實結(jié)合意思的得2分。)
    1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審問之 篤行之
    14、①平凡而豐富②自由、單純而天真③充滿原始的浪漫與激情(4分,對一點得1分,
    對兩點得2分,對三點得4分,每點意思對即可)
    15、(1)喪失了原始的浪漫與激情。(1分)因為遠離了自然,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一生所觸及的僅僅是書本、墻壁、道德以及間接的經(jīng)驗。(2分)(2)說明《詩經(jīng)》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民歌之作(1分),自始至終都反映著勞動人民自然、純樸、真實的生活和情感(1分)。這樣寫顯得生動形象,耐人尋味。(1分)
    16、(1)縱觀全文,標題“橫穿《詩經(jīng)》的河流”中“《詩經(jīng)》的河流”一語意義豐富,其一,在作者看來,《詩經(jīng)》本身是一條河流,一條文字構(gòu)成的一條河流;其二,《詩經(jīng)》反映的生活大多與河流有關(guān);其三,“《詩經(jīng)》的河流”比喻的是中華民族曾有的生活方式,這是一條與血緣、傳統(tǒng)有關(guān)的河流。其四,(6分,每點2分。意思要點有即可。)
    17、作用:①既呼應(yīng)標題,又首尾呼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層次分明;②層層深入,形散而神聚,使主題得到強化;③增加詩味,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和想象空間。(6分,每點2分。意思要點有即可。)
    六(22分)18、(1)青少年自我監(jiān)控能力不強,開放性所帶來的信息的泛濫。(2分)(2)加強對青少年自律性道德的培養(yǎng)。(2分)
    19、⑥③②④⑤①
    20、示例:長風(fēng)居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龍門居 鯉魚躍龍門,雄鷹翔寰宇
     芳菲閣 今日展桃李芳菲,明朝成國家棟梁
    21畫一個美滿的圓圈祝你好運連連/送一束美麗的鮮花祝你詩意天天/發(fā)一則深情的短信祝你微笑甜甜。
    譯文:
     鄧艾,宇士載,義陽棘陽人。少年時候就失去了父親,魏太祖曹操攻破荊州后,鄧艾家遷居汝南,替農(nóng)民養(yǎng)小牛。鄧艾十二歲時,跟隨母親到穎川,讀了前任太丘長陳寔的碑文,看到碑文中說:“文章為世人典范,行為是讀書人的準則。”于是為自己起名為范,宇士則。
     當時朝廷打算拓廣田地,儲備谷物,作為消滅賊軍的資本。派鄧艾巡查陳、項以東直至壽春地區(qū)一帶。鄧艾認為“土地雖好,但缺少水源,不能夠充分發(fā)揮土地適宜種植作物的條件,應(yīng)當開鑿河渠,引水灌溉。這樣既能大量儲積軍隊和糧食,又可以開通運輸糧食供應(yīng)京城或送往指定公倉的水路?!庇谑亲珜憽稘诱摗罚瑏碚f明他的意圖。司馬宣王認為他說得好。事情全部得到施行。正始二年,就把運糧的河渠開鑿寬闊,每次東南發(fā)生戰(zhàn)事,出動大軍,乘船而下,到達長江、淮河一帶,軍資糧食有所儲備而沒有水災(zāi),這都是那艾所建立的功勞。
     高貴鄉(xiāng)公登基后,進封鄧艾為方城亭侯。毋丘儉發(fā)動叛亂,派遣善于奔走的士兵帶去書信,打算迷惑大眾,鄧艾殺了使者,兼程進軍,首先奔赴樂嘉城,架設(shè)浮橋。司馬景王來到后,就占據(jù)了樂嘉。毋丘儉派來的文欽的大軍因為來晚了而戰(zhàn)敗在城下,鄧艾追擊文欽,追到丘頭。文欽逃跑到吳國。吳國大將軍孫峻等人率領(lǐng)大軍,號稱十萬,準備渡過長江。鎮(zhèn)東將軍諸葛誕派遣鄧艾去據(jù)守肥城,鄧艾認為肥城跟賊軍攻擊方向相距很遠,不是要害的地方,就自己轉(zhuǎn)移到附亭駐守,派遣泰山太守諸葛緒等在黎漿拒敵作戰(zhàn),把敵人趕走了。
     不久,姜維果然向祁山進軍,聽說鄧艾已有防備,便返回從董亭奔赴南安。鄧艾占據(jù)了武城山,與美維相峙。姜維與鄧艾爭奪險要地形,沒有攻下。這天夜里,姜維渡過渭河向東進軍,沿著山路奔赴上郌。鄧艾與姜維在段谷交戰(zhàn),把姜維打得大敗。
     鄧艾到了成都,劉禪率領(lǐng)太子、諸王和群臣六十余人反綁雙手,用車拉棺材,前往軍營門前投降。鄧艾手持節(jié),解開他們的綁縛,焚燒了棺材,接受投降并且寬恕了他們。鄧艾約束手下將士,沒有擄掠搶劫的現(xiàn)象發(fā)生,安撫任命投降歸順人員,使他們?nèi)炕謴?fù)舊業(yè)。蜀人贊揚鄧艾。
     鄧艾在西部時,整修治理邊防界墻和關(guān)塞,修筑城堡。泰始年間,羌人大叛亂,多次殺死剌史,通向涼州的道路被切斷。而官吏平民能夠得以安全,都是依靠鄧艾所修筑的城堡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