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20分)
四、(23分)(本題以下的答案,均請按照題號寫在“答題卷”上,否則無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遺復(fù)仁金、貝、土產(chǎn)甚厚,悉卻不受,帝聞而賢之。(4分)
(2)在帝前率意陳得失,嘗操南音,帝顧喜其質(zhì)直,呼為“老實羅”而不名。(6分)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聽流人水調(diào)子 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注] 流人:流落江湖的樂人;水調(diào)子:水調(diào)歌。
(1)這首詩中“斷弦”二字有很強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請就“斷弦”這一細節(jié)作簡要分析。(4分)
(2)第一句寫景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4分)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1)時維九月,序?qū)偃?。________ ,________ 。(王勃《滕王閣序(并詩)》)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蟬山記》)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 ________ ,_______ 。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________,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李白《將進酒》)
多情自古傷離別,________ !今宵酒醒何處?________ 。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不尋常的補償
①在旅游中,常常特別感動我的,并不一定是什么幽美的自然景色,而是另一種人的“景色”。
②我從洛陽龍門石窟上,沿著臺階下來,已經(jīng)一身大汗,腿也發(fā)酸了。抬頭一看,在臺階下面的平地上,忽然有一個外國朋友,坐著輪椅,在原地轉(zhuǎn)動。走近時,我才看清楚,這個外國游客是一位殘疾人,他的雙腿……當時第一個感覺,這個不能走路的人,怎么能夠坐飛機,還坐火車出門的呢?接著,又感到,這么一個連路也不能走的人,他出來看什么山水名勝呢?晚上,回到賓館,那位坐輪椅游龍門的外國朋友的影子,又顯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感到(認識到)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感動的一種人的景色。這是一種超常情的“不尋常的補償”。此刻,該輪到我對自己進行反思了。我感到一種羞慚與內(nèi)疚。我有什么權(quán)力,用不屑的眼光去看他?
③這件事情,我后悔了很久??墒菦]有想到,這種同樣的事情,我又重演了。
④那是我和文秋一起參加桂林首屆旅游筆會。桂林山水甲天下。30年前我倆和白楊、蔣君超夫婦同游過漓江,坐著小木船去陽朔,晚上住宿在木船上,江上的明月,水影中的群山,景色之優(yōu)美,至今令我傾倒。而且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汽輪游漓江,這種景色已不可能重復(fù)看到,令人更覺珍惜。30年后我倆和一同參加筆會的老詩人公木夫婦,又一同游了漓江,也游覽了桂林有名的溶洞——蘆笛巖。這是我第一次來時還沒有發(fā)現(xiàn)的一個大溶洞。景色自然優(yōu)美,但卻使我又看到了比自然景色更優(yōu)秀的“人的景色”。
⑤我們一行人,已經(jīng)隨著講解員,在蘆笛巖洞里,在極微弱的暗光中,依次前進。游人多極了。暗光中人頭一片。腳底下高低不平的石路,由于潮濕、積水,有人在輕輕叮囑:“小心,當心路滑?!蔽译m然不擔心路滑,卻感到光線如此黑暗,仿佛自己成了一個盲人。正在我十分困惑的時候,身邊擠過來兩個拿著竹竿探路的人,湊近一看,原來是兩個盲人。這太叫我意外了。兩個盲人,怎么來旅游,又怎么來看溶洞?“你們怎么想起要到桂林來旅游?”“聽說山水好,特別是溶洞,中外聞名!”我沒有問出要領(lǐng),也不好意思再直截了當?shù)卣f出我的看法。這回,出于對這兩人熱愛桂林山水、熱愛生活的赤誠的敬慕,我敬重他們不辭艱苦,出門旅游的決心和毅力。我沉默下來了。但我的內(nèi)心卻固執(zhí)地認為,在龍門遇到的那位失去雙腿的游客,他至少能看個明白,對名勝古跡還可以做到不虛此行。而這兩位盲人,在這黑暗的溶洞中,不是同在他那個不可改變的黑暗世界中一樣嗎?又何必多此一舉。
⑥我這么想定下來,便跟在這兩位盲人兄弟的后面,隨著人群,隨著講解員一程一程忽上忽下地前進。參觀中叫我奇怪的是,這兩位盲人反應(yīng)強烈。每到一景,聽到講解員報名,他倆就哈哈大笑起來,好像比誰都看得清楚,領(lǐng)略得又深又快。我對他倆這種異常的對景物欣賞的能力,感到十分震驚。從進口一直到溶洞的出口,在他倆不斷的笑聲中,還夾雜著一些聽不清楚的對話,看來,他倆還在悄悄議論著他們所“看”到的溶洞……
⑦在洞口和這兩位盲人告別之后。我坐在返回賓館的汽車上,這回又該輪到我反思了。這兩位盲者充滿著對光明對美的追求的激情。他們充滿著想像。他們已經(jīng)透過包圍他們的黑暗世界,看到了比我們所看到的更光明更美好的東西,至少比我們看到的更要豐富、多樣。這,是他們從另一個方面找到了超額的補償。這是人的生命力的奧秘。盲人失去雙眼,那么,他們聽覺加倍地靈敏,甚至他們的手指的感觸,也會在某些方面起到眼睛的作用。至于像他們這樣,居然能夠欣賞山川名勝,說明這種補償能力已達到了一種驚人的高度。這,不是比任何自然景色更美、更動心的人的景色么?
⑧生活中以至藝術(shù)品中,有一種缺陷美。對于有缺陷的現(xiàn)象,在人力進行追求補償時,所呈現(xiàn)出的美,常常被我們忽略,這是很不應(yīng)該的。龍門石窟和桂林溶洞之游,不僅大自然教會了我勇敢、開闊,而且上述親眼所見的殘疾人所追求的補償,更教會了我如何突破自己生命力所形成的局限。誰的潛力發(fā)揮得最充分,誰就幸福。
14、第③段“這件事情”,“我”為什么“后悔了很久”?又為什么“同樣的事情”會重演?(8分)
15、文章為什么要詳細描寫兩位盲人在游溶洞時的表現(xiàn)?(6分)
16、綜觀全文,文中“人的景色”指的是什么?(4分)
17、本文的題目“不尋常的補償”的含義是什么?(4分)
六、(15分)
18、把下列句子組成前后銜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話。(只寫句子序號)(3分)
① 上了臺階,我環(huán)顧四周,她最后一次離家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② 她穿得整整齊齊,有些急躁,有點傷感,又似乎充滿希望,走到門口還回頭張望。
③ 每次我回到家門口,眼前就出現(xiàn)一張笑臉,一個親切的聲音向我迎來。
④ 她離開我十二年了。
⑤ 可是走進院子,卻只見一些高高矮矮的沒有花的綠樹。
⑥ 十二年,多么長的日日夜夜!
19、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句意填空。(6分)
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蘊含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案M蕖敝C音為伏媧,表示我們是伏羲女
媧的后代。我們中國人還可稱作 兒女和 子孫。
五個福娃代表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五種事物組合的還有許多。
如:五 即 ,
五 即 等。
20、請結(jié)合安徽文化地理特點,寫一則推介安徽的廣告詞。(內(nèi)容可包括黃山、黃梅戲、徽墨、西遞民居等)(6分)
七、作文(60分)
21、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崩先藛枺骸澳阋灨妥鍪裁矗俊毙『⒄f:“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BR> 請以“魚與釣竿”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體裁自選,不少于800字。
四、(23分)(本題以下的答案,均請按照題號寫在“答題卷”上,否則無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遺復(fù)仁金、貝、土產(chǎn)甚厚,悉卻不受,帝聞而賢之。(4分)
(2)在帝前率意陳得失,嘗操南音,帝顧喜其質(zhì)直,呼為“老實羅”而不名。(6分)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聽流人水調(diào)子 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注] 流人:流落江湖的樂人;水調(diào)子:水調(diào)歌。
(1)這首詩中“斷弦”二字有很強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請就“斷弦”這一細節(jié)作簡要分析。(4分)
(2)第一句寫景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4分)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1)時維九月,序?qū)偃?。________ ,________ 。(王勃《滕王閣序(并詩)》)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蟬山記》)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 ________ ,_______ 。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________,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李白《將進酒》)
多情自古傷離別,________ !今宵酒醒何處?________ 。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不尋常的補償
①在旅游中,常常特別感動我的,并不一定是什么幽美的自然景色,而是另一種人的“景色”。
②我從洛陽龍門石窟上,沿著臺階下來,已經(jīng)一身大汗,腿也發(fā)酸了。抬頭一看,在臺階下面的平地上,忽然有一個外國朋友,坐著輪椅,在原地轉(zhuǎn)動。走近時,我才看清楚,這個外國游客是一位殘疾人,他的雙腿……當時第一個感覺,這個不能走路的人,怎么能夠坐飛機,還坐火車出門的呢?接著,又感到,這么一個連路也不能走的人,他出來看什么山水名勝呢?晚上,回到賓館,那位坐輪椅游龍門的外國朋友的影子,又顯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感到(認識到)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感動的一種人的景色。這是一種超常情的“不尋常的補償”。此刻,該輪到我對自己進行反思了。我感到一種羞慚與內(nèi)疚。我有什么權(quán)力,用不屑的眼光去看他?
③這件事情,我后悔了很久??墒菦]有想到,這種同樣的事情,我又重演了。
④那是我和文秋一起參加桂林首屆旅游筆會。桂林山水甲天下。30年前我倆和白楊、蔣君超夫婦同游過漓江,坐著小木船去陽朔,晚上住宿在木船上,江上的明月,水影中的群山,景色之優(yōu)美,至今令我傾倒。而且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汽輪游漓江,這種景色已不可能重復(fù)看到,令人更覺珍惜。30年后我倆和一同參加筆會的老詩人公木夫婦,又一同游了漓江,也游覽了桂林有名的溶洞——蘆笛巖。這是我第一次來時還沒有發(fā)現(xiàn)的一個大溶洞。景色自然優(yōu)美,但卻使我又看到了比自然景色更優(yōu)秀的“人的景色”。
⑤我們一行人,已經(jīng)隨著講解員,在蘆笛巖洞里,在極微弱的暗光中,依次前進。游人多極了。暗光中人頭一片。腳底下高低不平的石路,由于潮濕、積水,有人在輕輕叮囑:“小心,當心路滑?!蔽译m然不擔心路滑,卻感到光線如此黑暗,仿佛自己成了一個盲人。正在我十分困惑的時候,身邊擠過來兩個拿著竹竿探路的人,湊近一看,原來是兩個盲人。這太叫我意外了。兩個盲人,怎么來旅游,又怎么來看溶洞?“你們怎么想起要到桂林來旅游?”“聽說山水好,特別是溶洞,中外聞名!”我沒有問出要領(lǐng),也不好意思再直截了當?shù)卣f出我的看法。這回,出于對這兩人熱愛桂林山水、熱愛生活的赤誠的敬慕,我敬重他們不辭艱苦,出門旅游的決心和毅力。我沉默下來了。但我的內(nèi)心卻固執(zhí)地認為,在龍門遇到的那位失去雙腿的游客,他至少能看個明白,對名勝古跡還可以做到不虛此行。而這兩位盲人,在這黑暗的溶洞中,不是同在他那個不可改變的黑暗世界中一樣嗎?又何必多此一舉。
⑥我這么想定下來,便跟在這兩位盲人兄弟的后面,隨著人群,隨著講解員一程一程忽上忽下地前進。參觀中叫我奇怪的是,這兩位盲人反應(yīng)強烈。每到一景,聽到講解員報名,他倆就哈哈大笑起來,好像比誰都看得清楚,領(lǐng)略得又深又快。我對他倆這種異常的對景物欣賞的能力,感到十分震驚。從進口一直到溶洞的出口,在他倆不斷的笑聲中,還夾雜著一些聽不清楚的對話,看來,他倆還在悄悄議論著他們所“看”到的溶洞……
⑦在洞口和這兩位盲人告別之后。我坐在返回賓館的汽車上,這回又該輪到我反思了。這兩位盲者充滿著對光明對美的追求的激情。他們充滿著想像。他們已經(jīng)透過包圍他們的黑暗世界,看到了比我們所看到的更光明更美好的東西,至少比我們看到的更要豐富、多樣。這,是他們從另一個方面找到了超額的補償。這是人的生命力的奧秘。盲人失去雙眼,那么,他們聽覺加倍地靈敏,甚至他們的手指的感觸,也會在某些方面起到眼睛的作用。至于像他們這樣,居然能夠欣賞山川名勝,說明這種補償能力已達到了一種驚人的高度。這,不是比任何自然景色更美、更動心的人的景色么?
⑧生活中以至藝術(shù)品中,有一種缺陷美。對于有缺陷的現(xiàn)象,在人力進行追求補償時,所呈現(xiàn)出的美,常常被我們忽略,這是很不應(yīng)該的。龍門石窟和桂林溶洞之游,不僅大自然教會了我勇敢、開闊,而且上述親眼所見的殘疾人所追求的補償,更教會了我如何突破自己生命力所形成的局限。誰的潛力發(fā)揮得最充分,誰就幸福。
14、第③段“這件事情”,“我”為什么“后悔了很久”?又為什么“同樣的事情”會重演?(8分)
15、文章為什么要詳細描寫兩位盲人在游溶洞時的表現(xiàn)?(6分)
16、綜觀全文,文中“人的景色”指的是什么?(4分)
17、本文的題目“不尋常的補償”的含義是什么?(4分)
六、(15分)
18、把下列句子組成前后銜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話。(只寫句子序號)(3分)
① 上了臺階,我環(huán)顧四周,她最后一次離家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② 她穿得整整齊齊,有些急躁,有點傷感,又似乎充滿希望,走到門口還回頭張望。
③ 每次我回到家門口,眼前就出現(xiàn)一張笑臉,一個親切的聲音向我迎來。
④ 她離開我十二年了。
⑤ 可是走進院子,卻只見一些高高矮矮的沒有花的綠樹。
⑥ 十二年,多么長的日日夜夜!
19、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句意填空。(6分)
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蘊含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案M蕖敝C音為伏媧,表示我們是伏羲女
媧的后代。我們中國人還可稱作 兒女和 子孫。
五個福娃代表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五種事物組合的還有許多。
如:五 即 ,
五 即 等。
20、請結(jié)合安徽文化地理特點,寫一則推介安徽的廣告詞。(內(nèi)容可包括黃山、黃梅戲、徽墨、西遞民居等)(6分)
七、作文(60分)
21、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崩先藛枺骸澳阋灨妥鍪裁矗俊毙『⒄f:“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BR> 請以“魚與釣竿”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體裁自選,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