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學年度鹽城中學高三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4

字號:

鹽城中學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答案
    1.C【A、恥chǐ其他讀zhǐB、嚇xià 其他讀 hè C、jué D、亢 伉kàng吭háng 沆hàng】
    2. D 【A、羅(啰)唆 詩性(興)大發(fā)B、倒記(計)時 聲名雀(鵲)起 C、金榜提(題)名】
    3.D【: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A、淺嘗輒止:剛?cè)腴T就不再鉆研。屬望文生義B、推波助瀾: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fā)展,擴大影響。屬色彩不當。C、“瑕不掩瑜”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yōu)點,優(yōu)點是主要的,缺點是次要的,語義表達剛好相反。屬不合語境】
    4.B【A、成分贅余,“產(chǎn)生的原因”改為“的產(chǎn)生” C、語序不當或不合邏輯,應(yīng)先造成“生產(chǎn)成本大幅提高”,再“引起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連續(xù)下降”D、“此”指代不明】
    5.C(書法“作品”的美是在書體形態(tài)與材料形態(tài)有機融合中顯示出來的)
    6.D(中國書法的本體地位是由物態(tài)、制度、行為、心態(tài)四個文化層面共同決定的)
    7.B(A書法的本質(zhì)是文化,不能理解為是純粹藝術(shù)。C書法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同時也具有審美價值。D文章旨在探討書法的本質(zhì)并不否定對文化的審美研究。)
    8.D【第一個“以”是介詞,“用來”、“來”,第二個“以”是連詞,相當于“而”。其余:A、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B、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C、介詞“在”】
     9.C(③與堅持操守無關(guān)。④是為政的主導思想和做法。⑤只表現(xiàn)袁渙不炫示邀名。)10.A【“身在曹營而心系故主”所言過重,與事實不符?!?BR>    11.(1)袁術(shù)每次向袁渙咨詢探問,袁渙總是正氣凜然地論述自己的主張,袁術(shù)辯駁不過,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對他以禮相待。(4分)(2)用高尚的品行來影響他人,用仁義的思想來感化他人,同時安撫那里的百姓,替他們掃除危害。(3分)(3)古人用來爭得民眾的方法,您已經(jīng)勤勉地實行了(2分)
    附譯文(供參考):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父親叫袁滂,擔任東漢司徒??な厝蚊瑴o擔任功曹之職,后來又舉薦給公府,在官吏考核中獲得較高的等級,授官譙縣縣令,未去上任。劉備任豫州牧,推薦袁渙為秀才。后來袁渙避難于江淮之間,被袁術(shù)所任用。袁術(shù)每次向袁渙咨詢探問,袁渙總是正氣凜然地論述自己的主張,袁術(shù)辯駁不過,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對他以禮相待。不久,呂布在阜陵攻打術(shù)法,袁渙隨袁術(shù)一起迎戰(zhàn),于是又被呂布拘留。呂布當初和劉備和睦親近,后來有了矛盾。呂布想讓袁渙寫信去大罵羞辱劉備,袁渙認為不能這樣做,呂布再三強迫他,都不答應(yīng)。呂布大怒,用刀劍來威脅袁渙說:“做這件事就能活,不做這件事就死?!痹瑴o臉色絲毫沒有改變,笑著對呂布說:“我聽說只有德行可以用來羞辱別人,沒聽說用污言*語來羞辱別人的。假使他本來就是個君子,將不會以將軍你的話為恥辱,假如他實在是個小人,將用你的話回復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說我先前侍奉劉將軍,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樣,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里,再來痛罵將軍,行嗎?”呂布自感慚愧而作罷。呂布被殺,袁渙得以回到太祖身邊。袁渙曾對太祖說“武器,是種兇器,萬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來影響他人,用仁義的思想來感化他人,同時安撫那里的百姓,替他們掃除危害。這樣,所以百姓才可以和他們同生死。您洞明事理舉世罕見,古人用來爭得民眾的方法,您已經(jīng)勤勉地實行了;當今官府失去民眾的弊政,您也已經(jīng)引以為戒了,四海之內(nèi)依靠您得以免于危亡的災(zāi)禍,然而百姓還不懂得仁義,希望您教導他們,那么真是天下的福分了。”太祖很欣賞地采納了他的建議。當時剛剛招募百姓去開墾荒地,百姓都不愿意,紛紛逃離。袁渙對太祖說:“百姓安于入土,不愿輕易遷移,千萬不能突然讓他們離開故土,順著他們?nèi)菀?,違背他們困難,應(yīng)該順著他們的心意,愿意去墾荒的就讓他們?nèi)?,不愿意去的不可勉強?!碧娌杉{了他的意見,百姓非常高興。(后來),袁渙升任梁相,治理政事崇尚教育引導,本著寬恕的原則思考后再去實行,外表溫和而內(nèi)心果斷。因為生病離開官任,百姓想念他。他前后得到的賜物很多,但他都分發(fā)給別人,家中沒有什么積蓄,始終不問自己的家產(chǎn),缺什么就從別人那里取用,不愿意做出清白的姿態(tài),但當時的人都欽服他的清廉。當時有傳說劉備已死,群臣都拍手慶賀,袁渙因為自己曾經(jīng)被劉備舉薦為吏,獨自不表慶賀。他為官幾年后去世,太祖還為他流下了淚。
    12.答:(1)“渺茫”一詞包含著復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是描寫眼前景: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
    (2)“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一個強烈對比,闊大的背景襯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點擔心那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的處所,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朋友一片殷切的關(guān)心。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xiàn)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
    (3)前三句主要寫景,飽含感情,含蓄委婉;末句則卒章顯意,“斷人腸”直抒別情。前三句蓄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jié)句點破,將惜別之情上升到頂點。
    13.(1)①鮮克有終 ②聞?wù)咦憬洹?2)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 (3)滄海月明珠有淚 此情可待成追憶 (4)乍暖還寒時候,三杯兩盞淡酒
    14.(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優(yōu)秀品質(zhì),不要在盲目的追求中失去自我。(3分)(2)樹的姿態(tài)是自然賦予的,但人的姿勢“卻需要自己的把握”,強調(diào)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取決于自己的選擇和堅守,而且這種選擇和堅守并不容易。(3分)
    15.這一段話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這棵樹雖孤獨卻“自在”“自得”的生命狀態(tài)。(6分)
    16.承接上文,由樹談到人,引出下文對現(xiàn)代人的議論,說明現(xiàn)代人往往從“適者生存”的理念出發(fā),作出更實際的人生選擇,與樹形成鮮明的對比。(共4分,意思對即可)
    17.因為①它笑對春夏秋冬,笑對繁華寂寞與打擊,始終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改變站立的姿勢;②它無聲無息地完成一棵樹的生長使命(或:獨自體現(xiàn)著生命的本質(zhì));③它是追求、堅韌、樂觀的形象寫照,也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的形象寫照。(共6分,每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
    18.(1)重大新聞娛樂化(或“邊緣化”)/娛樂新聞報道占主流(2分)
    (2)剝奪和侵害了公眾知情權(quán) (2分)
    19.(5分)示例:①借聯(lián)想對人類的積極作用,表達企業(yè)的地位和價值。設(shè)問的形式引人思考,觸發(fā)聯(lián)想,短句鏗鏘有力,容易記憶。
    ②這則飛行廣告,不正面說客機飛得快,而說大西洋面積縮小了。這種“側(cè)面”說法,巧設(shè)懸念,引人入勝,運用夸張,意味深長。
    20.(6分)中國環(huán)境標志是圓形,圖形中心由清山、綠水、太陽組成,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外圍由十個環(huán)組成,環(huán)環(huán)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huán)境,同時十個環(huán)的“環(huán)”字與環(huán)境的“環(huán)”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lián)合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最外圍是“中國環(huán)境標志”六個漢字環(huán)繞上半圓,英文環(huán)繞下半圓。
    (答案含3點,要注意說明順序,可從里到外,也可從外到里。)
    21.這是一個比喻性話題:“逗號”表示停頓,“句號”表示結(jié)束;“逗號”表示休整,“句號”表示完結(jié)。
    (1)立意參考:
    “逗號”是人生道路上的“驛站”,是風雨航程中的“港灣”,是人生旅程中的“客?!保歉锩魍旧系摹凹佑驼尽?。“逗號”是長征途中的休整,“逗號”是勝利后的總結(jié),……
    “句號”是故步自封的“枷鎖”,是畫地為牢的“套圈”,是驕傲保守的“鴻溝”,是無所為者的“墳?zāi)埂保情]關(guān)守國的“牢獄” ……
    漫漫人生路,悠悠風雨程,硝煙烽火途,“逗號”是沖鋒的鼓點,“逗號”是前進的號角,“逗號”是深化改革的“進行曲”。
    “在我們前進的路上,只有逗號,沒有句號”,體現(xiàn)了一往無前的精神,體現(xiàn)了勝不驕、敗不餒、不斷進取的精神。
    “只有逗號,沒有句號”,要有永不言敗的精神,跌倒了,爬起來!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只有逗號,沒有句號”,表示要有憂患意識,要“常將有日思無日”;要走出國門,取長補短,在國際競爭中求生存、求發(fā)展;不能像封建帝王那樣以“泱泱大國”自居,夜郎自大,不思進取,結(jié)果落后挨打;要敢于挑戰(zhàn)強手,排除萬難,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
    (2)構(gòu)思參考:可從個人、團體、國家的角度逐步展開。
    如:可寫個人學無止境,學海無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活到老,學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