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制學:炮制對藥物理化性質的影響

字號:

中藥治病的物質基礎是其所含的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中藥在炮制過程中,由于受加熱溫度、加熱時間、輔料及水處理等因素的影響,其理化性質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主要是在成分組成及成分含量或物理形狀上的改變,由此變化導致中藥功效的改變,或增效,或降毒,或產生新的作用,以適應中醫(yī)臨床的需要。研究炮制對中藥理化性質的影響,對探討中藥炮制的原理具有重要意義。
    炮制對含生物堿類藥物的影響
    性質:游離生物堿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難溶于水,但可與酸成鹽而溶于水。
    炮制對其影響:
    1.此類中藥常用酒、醋等輔料炮制,以提高療效。
    2.所含成分易溶于水,則采用少泡多潤的原則,減少損失,如檳榔。
    3.遇熱活性降低者,宜生用,如石榴皮、龍膽草、山豆根。
    4.有些有毒生物堿成分,在高溫下不穩(wěn)定而產生水解、分解等變化,可利用加熱炮制降低含量,使毒性降低,如烏頭。
    炮制對含甙類藥物的影響
    性質 :易溶于水、乙醇中;酸性條件下易水解;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易被相應的酶所水解。
    炮制對其影響:
    1.盡量少泡多潤,防止成分損失。如大黃、甘草、秦皮。
    2.常用酒作輔料,提高溶解度。
    3.一般少用或不用醋處理。以免增加成分復雜性,且降低了甙的含量。
    4.常用炒、蒸、烘、燀或暴曬的方法破壞或抑制酶的活性,保存藥效。
    炮制對含揮發(fā)油類藥物的影響
    性質 :常溫下可自行揮發(fā);易溶于多數有機溶劑及脂肪油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極小。
    炮制對其影響:
    1.盡量少加熱或不加熱,宜陰干,加水處理宜“搶水洗”。
    2.所含揮發(fā)油若有毒性或強烈的刺激性,通過加熱炮制可大部分除去,有利臨床應用。如乳香、蒼術。
    炮制對含鞣質類藥物的影響
    性質:易溶于水,尤其易溶于熱水。為強的還原劑,能被空氣中的氧所氧化,生成鞣紅。耐高溫,加熱處理對其影響不大。鞣質遇鐵考試,大網站收集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黑綠色的鞣質鐵鹽沉淀。
    炮制對其影響:
    1.用水處理時防止成分損失,如地榆、虎杖、石榴皮等。
    2.檳榔、白芍等切片時露置空氣中有時泛紅,是其所含鞣質氧化成鞣紅所致。
    3.大黃炒炭,蒽甙含量減少,鞣質變化不大,瀉下緩和,收斂作用增強。
    4.為避免與鐵反應,有用銅刀切,木盆洗,沙鍋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