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護理措施

字號:

下肢骨折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相關(guān)因素:①骨折時合并主要動靜脈損傷;②止血帶應用不合理;③包扎固定過緊;④患肢腫脹嚴重。
    護理措施如下:
    (1)對新鮮骨折入院、手術(shù)、整復、牽引和進行石膏夾板外固定的病人,護理上要進行床頭交接班,嚴密觀察患肢血液循環(huán)情況。
    (2)由于骨折后的固定包扎,受傷部位血液循環(huán)狀況常無法觀察,向肢體遠端能間接反映患肢血液供應情況,因此視為觀察重點。
    (3)嚴密觀察肢端有無劇烈疼痛,腫脹,麻木感,皮膚有無溫度降低,蒼白或青紫,發(fā)生以上情況說明肢端血液循環(huán)障礙,須立即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4)肢端甲床充血時間延長和脛前,脛后動脈搏動情況改變,是患肢動脈受傷或受壓受阻后的臨床表現(xiàn)。考試大網(wǎng)站收集肢端腫脹,顏色青紫則是靜回流不暢的癥狀。如果動靜脈同時受損,由于動脈壓力高,其癥狀往往遲于靜脈受壓后的臨床表現(xiàn)。
    (5)對血液循環(huán)障礙肢體,應積極對癥治療。供血不足者肢體保持于心臟水平位。如位置過高,會加重缺血。嚴禁熱敷、按摩、理療。對于靜脈回流不暢的肢體應予以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