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旅游景點——昂嘉恩廟

字號:

昂嘉恩廟又稱阿嘉庫倫寺,安建庫熱,阿爾先廟。阿嘉庫倫是該廟第一世大喇嘛佛教封號,是佛家用語“太陽之意”。昂嘉恩,是該廟第七世大喇嘛,的東歸祖國領(lǐng)導(dǎo)人洛桑丹增的封號,是佛家用語“紅日”之意。安建庫熱,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詔旨中,要該廟宮明一世活佛冬古魯普嘉木措從北京回到巴音布魯克草原要努力安眾建廟,人們?nèi)“步▋勺肿鰹樗旅?。“庫熱”蒙語是廟的意思,安建庫熱,即安建廟。阿爾先廟,是指該廟座落于鞏乃斯的阿爾先溝,故稱之為阿爾先廟。
    昂嘉恩廟長13米,寬10米,座西朝東,磚混結(jié)構(gòu),石砌基礎(chǔ),承重墻為37墻,內(nèi)隔墻為24墻,外墻清水勾縫,門雕花鳥蟲魚,硫璃瓦卷檐,四角伸展高翹。下系風(fēng)鈴,上座陶瓷游龍,正脊壓金黃色花瓷磚,兩端鰲魚吸尾,中置寶頂葫蘆,單檐歇山頂,布紫色硫璃瓦。
    走進昂嘉恩廟,中為法堂,左為禪堂,右為經(jīng)堂,禪堂后設(shè)一間摩尼的釋迦牟尼銅佛象站于法堂中間,各色佛的天王力士布于周圍?,F(xiàn)有喇嘛23人,有洛翕2人,哥杰靈2人,哥靈19人。
    昂嘉恩由1648年建廟,第一世大喇嘛為洛桑達桑杰,他原是土爾扈特的一個孤兒,被大學(xué)者扎雅班迪達點化,因悟性極高,宏論滔滔, 成為第一世大喇嘛, 立廟于伏爾加河畔的卡梅鎮(zhèn)。1770年10月,該廟管家冬古魯甫嘉木措從伏爾加河畔草原提前回國,于來年2月到京,多次上奏乾隆, 力陳土爾扈特部落人民東歸中華的愛國之心。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終于使乾隆對土爾扈特東歸愛國精神產(chǎn)生了質(zhì)的認識,飛躍性轉(zhuǎn)變。為清廷正確的安置土爾扈特部落人民決策做出了貢獻。土爾扈特回歸祖國后,冬古魯甫嘉木措被清廷封為土爾扈特的宮明一世活佛,并由當(dāng)年十月回新疆建立了轉(zhuǎn)世系統(tǒng),至今已相傳十世。而原昂嘉恩廟的第七世大喇嘛洛桑丹增因思辨敏捷,立論準(zhǔn)確,頭腦清晰,才高八斗,深得乾隆喜愛,遂留做北京佛教格魯派的雍和宮做康布(大師),以隨時做乾隆的顧問,并允許每年兩次來新疆講經(jīng)布道。
    昂嘉恩廟喇嘛們從伏爾加河?xùn)|歸祖國后,冬季在焉耆為牧民們做佛事,夏季則到伊犁為牧民傳經(jīng)布道,后又在那兒建了一座土木結(jié)構(gòu)的喇嘛廟,直到普福寺建成,它才搬往哈拉莫墩。同治年間,阿古柏侵略軍入侵,它又將廟搬往白楊河一帶。1946年遷到鞏乃斯一座小山上修建寺廟,這時有僧侶80余人,26頂蒙古包,2300頭牲畜,有闊廟富喇嘛之說。1967年寺廟被幾個狂哥豪妹所毀。1985年,巴音郭楞人民予以重建,其所在阿爾先溝氣候溫和,山花爛漫,霧氣繚繞,樹騰云飛,溫泉暢懷,瀑布放情,仙境一般,是巴音郭楞的一處佛教圣境,又是避暑浴療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