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古猗園

字號:

古猗園初建于明嘉靖萬歷年間(1522-1573),為明代萬歷時河南通判閔士籍的私家花園,迄今400多年的歷史。園中樹石布局均出自嘉定竹刻藝術(shù)家朱三松之手.取《詩經(jīng)》“綠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園”。后歸萬歷舉人李流芳之侄李宜之所有。清乾隆11年(1746年),洞庭山人葉錦購得后,大興土木增建亭榭,拓展園基,改名古猗園。乾隆53年,地方士人集資買園作為城隍廟靈苑。嘉慶11年(公元1806年)募款整修,同治、光緒年間,又作為祀神和當(dāng)?shù)赝瑯I(yè)會集議場所,古猗園中增設(shè)茶肆酒樓,園基擴(kuò)大至27畝。如今,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猗園內(nèi)青竹滿園,有亭榭樓閣、曲徑回廊、假山池沼、奇樹名花,景色極為秀麗。
    古猗園以戲鵝池為中心,西面建有明代的白鶴亭,北面是石舫,又稱不系舟。東面有梅花廳,其建筑和廳外花街都采用梅花圖案,四周種滿了梅花。荷花池中建有宋代的普同塔,雕刻精美。南廳和微音閣前,各有一座石經(jīng)幢,已逾千年歷史。石舫對岸浮筠閣后是竹枝山。古猗園內(nèi)以遍植綠竹為特色,園內(nèi)有逸野堂、鳶飛魚躍軒、小松崗、小云兜、戲鵝池、浮云閣、松鶴園、青清園、鴛鴦湖、南翔壁、九曲橋、梅花廳、湖心亭、竹園等景各有特色。還有唐代經(jīng)幢、宋代石塔等文物。
    1931年日寇侵占我東三省后,南翔鎮(zhèn)的愛國人士集資在大土山上建造了一座四方亭子。該亭只有三只角翹起,唯獨(dú)在東北方向缺少一個角,寓意東北三省淪陷,讓人們永遠(yuǎn)記住這一國恥,以示*日寇和表明國人恢復(fù)失地的決心。
    古猗園內(nèi)精致的亭臺樓閣,茂雅的小軒長廊,石徑曲水,盤槐古樹,四季名卉,別具風(fēng)格,是上海市郊游覽勝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