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為榮寶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松竹齋的創(chuàng)辦者是一個浙江人,姓張,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銀開辦了一家小型“南紙店”。后為琉璃廠內(nèi)最出名之南紙店,因其承辦官卷、官折而得名。
后因經(jīng)營困難,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將店名改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并請當時的大書法家陸潤庠(清同治狀元,曾任國子監(jiān)祭灑)題寫了“榮寶齋”的大字匾額。后榮寶齋又以其絕技“木板水印”聞名中外。
木板水印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古老的手工印刷技術,用這種方法印制出來的中國畫酷似原作,可以達到“亂真”的地步,這是當今任何印刷方法都無可與之相比的。榮寶齋用木板水印法制作過的《七十二候詩箋》、《二十四節(jié)令封套》等,魯迅、鄭振鐸先生見后曾稱它為琉璃廠諸箋肆中之“白眉”(即同類之間之杰出者一編者按)。
榮寶齋現(xiàn)在的新匾系我國書法家郭沫若所書。
地址: 北京宣武區(qū)琉璃廠西街36號
松竹齋的創(chuàng)辦者是一個浙江人,姓張,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銀開辦了一家小型“南紙店”。后為琉璃廠內(nèi)最出名之南紙店,因其承辦官卷、官折而得名。
后因經(jīng)營困難,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將店名改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并請當時的大書法家陸潤庠(清同治狀元,曾任國子監(jiān)祭灑)題寫了“榮寶齋”的大字匾額。后榮寶齋又以其絕技“木板水印”聞名中外。
木板水印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古老的手工印刷技術,用這種方法印制出來的中國畫酷似原作,可以達到“亂真”的地步,這是當今任何印刷方法都無可與之相比的。榮寶齋用木板水印法制作過的《七十二候詩箋》、《二十四節(jié)令封套》等,魯迅、鄭振鐸先生見后曾稱它為琉璃廠諸箋肆中之“白眉”(即同類之間之杰出者一編者按)。
榮寶齋現(xiàn)在的新匾系我國書法家郭沫若所書。
地址: 北京宣武區(qū)琉璃廠西街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