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師指導: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三)

字號:

第三篇 國際貿易實務
    一、貿易術語與國際貿易慣例
    (一)基本要求
    1. 了解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
    2. 熟悉FOB、CFR和CIF三種術語的異同點、FOB、CFR、CIF術語與FCA、CPT、CIP術語的比較
    3. 掌握《2000年通則》的適用范圍、E、F、C、D各組術語的特點、《2000年通則》對各種主要貿易術語的解釋、FOB、CFR、CIF的變形
    (二)考試內容
    1. 貿易術語的含義與作用
    (1)貿易術語的含義
    (2)貿易術語的作用
    2. 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
    (1)《1932年華沙——牛津規(guī)則》
    (2)《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
    (3)《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3. 對主要貿易術語的解釋
    對FOB、CFR、CIF、FCA、CPT和CIP術語的解釋
    4. 對其他貿易術語的解釋
    對EXW、FAS、DAF、DES、DEQ、DDU和DDP術語的解釋
    5. 貿易術語的實際運用
    (1)貿易術語與合同的性質
    (2)選用貿易術語應考慮的問題
    二、商品的品質、數(shù)量與包裝
    (一)基本要求
    1. 了解國際貨物買賣中約定品質、數(shù)量、包裝條款的意義
    2. 熟悉實施ISO9000系列標準的意義、中性包裝和定牌的含義及作用
    3. 掌握《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公約》及有關法律對有關品質、數(shù)量、包裝的規(guī)定、品質的表示方法、溢短裝條款的規(guī)定、包裝標志的種類
    (二)考試內容
    1. 商品的品質
    (1)表示商品品質的方法
    (2)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品質條款
    2. 商品的數(shù)量
    (1)計量單位和計重方法
    (2)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數(shù)量條款
    3. 商品的包裝
    (1)包裝的種類
    (2)中性包裝和定牌
    (3)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包裝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