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張拉要點
①張拉順序:張拉順序應按照設計規(guī)定進行,若設計沒有規(guī)定應避免使構件截面呈過大的偏心受力狀態(tài),不使構件邊緣產生過大的拉應力。尤其對曲線橋梁更應注意,張拉時不能使曲線梁內、外邊緣產生過大的拉應力,而使梁腹產生裂縫。張拉時必須先張拉靠近截面形心的鋼束,如果有多排鋼束,必須對稱進行。
②張拉長度:連續(xù)梁鋼束長度較大,提倡兩端同時張拉。如果設備不足,可先固定一端、張拉另一端,然后再張拉固定端補足應力。尤其對曲線預應力筋更應如此。一端張拉時,雖然張拉端達到了控制應力,但由于孔道長度大,導致鋼束轉角θ增大,摩擦力增大,使得預應力由張拉端向固定端逐漸減小,固定端附近預應力明顯不足。沈陽市某快速干道(高架橋)工程120米預應力連續(xù)梁采用一端張拉,另一端扎花錨固于梁體內,張拉時伸長值不能滿足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孔道摩阻損失太大(受孔道轉角θ值太大和孔道長度的影響)。一端張拉長束鋼絞線的做法是失敗的,一方面,一旦出現事故(如斷絲等)將很難處理;另一方面,由于鋼束給結構施加的預應力不足,危害結構使用安全。
4、斷絲、滑絲的處理:
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或千斤頂壓力不準確或錨具安裝誤差、夾片質量差等原因,有時會發(fā)生斷絲和滑絲的情況,當斷絲或滑絲數不超過規(guī)范值時,可采用超張拉方式補足應力,若超過規(guī)范值必須卸錨,更換鋼束。對此處理時必須慎重,必須質量和安全。
(1)、補足應力處理:
根據斷絲數確定應力損失值,通過提高其它鋼絲應力補足斷絲造成的應力損失,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使鋼絞線應力達到0.8Rb,否則必須更換鋼束。
(2)、更換鋼束的處理方法:
①、絲束放松。將千斤頂按張拉狀態(tài)裝好,并將鋼絲在夾盤內楔緊。一端張拉,當鋼絲受力伸長時,錨塞稍被帶出。這時立即用鋼釬卡住錨塞螺紋(鋼釬可用φ5mm的鋼絲、端部磨尖制成,長20"30cm)。然后主缸緩慢回油,鋼絲內縮,錨塞因被卡住而不能與鋼絲同時內縮。如千斤頂行程不夠可如此反復進行至錨塞退出為止。然后拉出鋼絲束更換新的鋼絲束和錨具。
②、單根滑絲單根補拉。將滑進的鋼絲楔緊在卡盤上,張拉達到應力后頂壓楔緊。
③、人工滑絲放松鋼絲束。安裝好千斤頂并楔緊各根鋼絲。在鋼絲束的一端張拉到鋼絲的控制應力仍拉不出錨塞時,打掉一個千斤頂卡盤上鋼絲的楔子,迫使1"2根鋼絲產生抽絲。這是錨塞與錨圈的錨固力就減少了,再次拉錨塞就容易拉出。
三、孔道壓漿
預應力管道壓漿工作在后張預應力構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防止預應力鋼材銹蝕;使預應力鋼材與混凝土有效粘結,實現整體應力效果,增強梁體的承載能力;減輕錨固體系的負荷。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壓漿質量。因此要求壓入孔道內的水泥漿在結硬后應有可靠的密實性,能起到預應力筋的防護作用,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粘結強度和剪切強度,以便將預應力有效的傳遞給周圍的砼。在以往的工程實踐中,由于施工人員對孔道壓漿的工藝和材料質量未給予足夠重視,導致預應力筋過早生銹,降低結構耐久性。要想使壓漿工作成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水泥、水、外加劑和壓漿設備符合規(guī)范要求。
②、水泥漿的水灰比、泌水率、膨脹率和稠度等指標符合規(guī)范要求。
③、壓漿前檢查孔道是否暢通。
④、壓漿順序正確。按孔道由低向高的順序進行。
⑤、嚴格控制壓漿壓力和速度。
⑥采用真空壓漿技術。
預應力砼連續(xù)梁一般都是作為全預應力結構進行設計,準確的建立預應力度極為重要。但是實際施工中常有由于以上原因造成預應力不足、梁體產生裂縫、支座破壞等問題,因此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影響預應力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
①張拉順序:張拉順序應按照設計規(guī)定進行,若設計沒有規(guī)定應避免使構件截面呈過大的偏心受力狀態(tài),不使構件邊緣產生過大的拉應力。尤其對曲線橋梁更應注意,張拉時不能使曲線梁內、外邊緣產生過大的拉應力,而使梁腹產生裂縫。張拉時必須先張拉靠近截面形心的鋼束,如果有多排鋼束,必須對稱進行。
②張拉長度:連續(xù)梁鋼束長度較大,提倡兩端同時張拉。如果設備不足,可先固定一端、張拉另一端,然后再張拉固定端補足應力。尤其對曲線預應力筋更應如此。一端張拉時,雖然張拉端達到了控制應力,但由于孔道長度大,導致鋼束轉角θ增大,摩擦力增大,使得預應力由張拉端向固定端逐漸減小,固定端附近預應力明顯不足。沈陽市某快速干道(高架橋)工程120米預應力連續(xù)梁采用一端張拉,另一端扎花錨固于梁體內,張拉時伸長值不能滿足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孔道摩阻損失太大(受孔道轉角θ值太大和孔道長度的影響)。一端張拉長束鋼絞線的做法是失敗的,一方面,一旦出現事故(如斷絲等)將很難處理;另一方面,由于鋼束給結構施加的預應力不足,危害結構使用安全。
4、斷絲、滑絲的處理:
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或千斤頂壓力不準確或錨具安裝誤差、夾片質量差等原因,有時會發(fā)生斷絲和滑絲的情況,當斷絲或滑絲數不超過規(guī)范值時,可采用超張拉方式補足應力,若超過規(guī)范值必須卸錨,更換鋼束。對此處理時必須慎重,必須質量和安全。
(1)、補足應力處理:
根據斷絲數確定應力損失值,通過提高其它鋼絲應力補足斷絲造成的應力損失,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使鋼絞線應力達到0.8Rb,否則必須更換鋼束。
(2)、更換鋼束的處理方法:
①、絲束放松。將千斤頂按張拉狀態(tài)裝好,并將鋼絲在夾盤內楔緊。一端張拉,當鋼絲受力伸長時,錨塞稍被帶出。這時立即用鋼釬卡住錨塞螺紋(鋼釬可用φ5mm的鋼絲、端部磨尖制成,長20"30cm)。然后主缸緩慢回油,鋼絲內縮,錨塞因被卡住而不能與鋼絲同時內縮。如千斤頂行程不夠可如此反復進行至錨塞退出為止。然后拉出鋼絲束更換新的鋼絲束和錨具。
②、單根滑絲單根補拉。將滑進的鋼絲楔緊在卡盤上,張拉達到應力后頂壓楔緊。
③、人工滑絲放松鋼絲束。安裝好千斤頂并楔緊各根鋼絲。在鋼絲束的一端張拉到鋼絲的控制應力仍拉不出錨塞時,打掉一個千斤頂卡盤上鋼絲的楔子,迫使1"2根鋼絲產生抽絲。這是錨塞與錨圈的錨固力就減少了,再次拉錨塞就容易拉出。
三、孔道壓漿
預應力管道壓漿工作在后張預應力構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防止預應力鋼材銹蝕;使預應力鋼材與混凝土有效粘結,實現整體應力效果,增強梁體的承載能力;減輕錨固體系的負荷。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壓漿質量。因此要求壓入孔道內的水泥漿在結硬后應有可靠的密實性,能起到預應力筋的防護作用,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粘結強度和剪切強度,以便將預應力有效的傳遞給周圍的砼。在以往的工程實踐中,由于施工人員對孔道壓漿的工藝和材料質量未給予足夠重視,導致預應力筋過早生銹,降低結構耐久性。要想使壓漿工作成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水泥、水、外加劑和壓漿設備符合規(guī)范要求。
②、水泥漿的水灰比、泌水率、膨脹率和稠度等指標符合規(guī)范要求。
③、壓漿前檢查孔道是否暢通。
④、壓漿順序正確。按孔道由低向高的順序進行。
⑤、嚴格控制壓漿壓力和速度。
⑥采用真空壓漿技術。
預應力砼連續(xù)梁一般都是作為全預應力結構進行設計,準確的建立預應力度極為重要。但是實際施工中常有由于以上原因造成預應力不足、梁體產生裂縫、支座破壞等問題,因此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影響預應力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