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術界和工程界對巖石錨固預應力錨桿(索)的防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強制性規(guī)定。我國巖土錨固規(guī)范中對錨桿(索)耐久性的要求相對較低,且可操作性較差,結構的安全性重點放在各種強度要求上,而對環(huán)境因素(如工程周圍水、土中有害化學介質侵蝕等)下的耐久性要求則考慮較少。隨著我國基本建設的發(fā)展,作為土建結構重要組成部分的巖土預應力錨桿(索)工程的耐久性應引起相關研究、設計和施工部門的高度重視。
1、引言
近10年來,預應力錨索加固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物加固、邊坡治理、大型地下洞室及深基坑支護等工程。隨著我國基礎工程建設項目的迅猛發(fā)展,可以預見,預應力錨索加固技術將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
然而,根據國際后張預應力協會(FIP)的35例錨桿錨索腐蝕破壞實例的分析及我國近30a預應力錨索應用情況的調查,在高拉應力作用下,預應力筋會出現應力腐蝕,如法國米克斯壩,有幾根13000kN承載力的錨桿僅使用幾個月就發(fā)生斷裂。我國梅山水電站的無粘結監(jiān)測錨索(924絕緣膠浸泡及2~3層瀝青麻袋包裹)在運行4~6a,先后有3束錨索因應力腐蝕兼氫脆而導致鋼絲斷裂。
國際學術界和工程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強制性規(guī)定,我國學術和工程界起步較晚,設計、施工和使用均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各部門各行業(yè)的規(guī)定也不同,與國際規(guī)范的差距較大。
2、巖土錨桿(索)的腐蝕特點
巖土錨桿(索)所在的特定介質環(huán)境和高拉應力特點,使未經防腐或防腐不當的錨桿(索)發(fā)生腐蝕,甚至導致破壞。根據鋼筋腐蝕的不同機理,一般分為應力腐蝕、氫脆、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
國際后張預應力協會(FIP)地錨工作小組收集到了35例預應力錨桿(索)腐蝕破壞實例,并對其破壞的原因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可以看出,其中永久錨桿(索)占69%,臨時錨桿占31%,錨桿使用期在2 a以內和2 a以上發(fā)生腐蝕斷裂的各占一半。
錨索破壞的原因分析如下:
(1)錨固段問題 兩例都是由于錨固段內灌漿不足所致,其中一例是3m長的鋼絞線受含硫酸鹽和氯化物的地下水侵蝕,灌漿施工缺少壓水檢查和施工不當導致錨固段灌漿不足。
(2)自由段問題 大致分為以下5種破壞形式:(a)地層運動造成拉筋超應力,使其產生裂紋;(b)在有氯化物的情況下,水泥漿包裹不足或無水泥漿;(c)由于耐久性差導致瀝青包裹層破壞;(d)保護材料選擇不當,如化學材料中含有硝酸根離子和吸濕瑪碲脂;(e)所有拉筋在無保護情況下存放了很長時間。
(3)錨頭問題 主要是缺乏防腐措施或工作期間保護劑充填不完全或塌落。
3、中國規(guī)范中關于預應力錨桿(索)防護要求
3.1水工預應力錨固設計規(guī)范(SL212-98)
這是國家水利部發(fā)布的行業(yè)標準:
(1)預應力錨固中的錨桿(索)體,可按表2的標準進行防腐、防銹處理;
(2)錨桿(索)體防腐防銹處理時,所使用的材料及其附劑中不得含有硝酸鹽、亞硝酸鹽、硫氰酸鹽等,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重量的0.02%;
(3)預應力錨桿(索)采用水泥砂漿或水泥漿作為封孔灌漿或膠結材料時,應符合水工預應力錨固設計規(guī)范。摻加的減水劑、早強劑、膨脹劑中對鋼材有腐蝕作用的物質含量也應符合第(2)條的規(guī)定;
(4)無粘結預應力錨桿(索)錨固段所使用的膠結材料也滿足第(3)條的規(guī)定。對于張拉段也必須采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進行全孔封閉防護;
(5)封孔灌漿后,錨索應有大于20 mm的保護層厚度。
注:A級防護材料,如石灰水、防腐油;B級防護材料,塑態(tài)防護,如凝膠、樹脂或防銹油脂; C級防護材料,剛性防護,如水泥漿或水泥砂漿。
3.2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guī)范(GB50086-2001)
這是國家建設部和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fā)布的國家最新統(tǒng)一標準:
(1)預應力錨桿的錨固段灌漿體宜選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其抗壓強度不宜低于30MPa。壓力分散型錨桿錨固段灌漿體抗壓強度不宜低于40MPa;
(2)錨固段內的預應力筋每隔1.5~2.0m應設置隔離架。永久性的拉力型或拉力分散型錨桿錨固段內的預應力筋宜外套波紋管,預應力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0mm。臨時性錨桿預應力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
(3)自由段內預應力筋宜采用帶塑料套管的雙重防腐,套管與孔壁間應灌滿水泥砂漿或水泥凈漿;
(4)預應力錨桿體內的綁扎材料不宜采用鍍鋅材料;
(5)灌漿料可采用水灰比0.45~0.50的純水泥漿,也可采用灰砂比為1∶1,水灰比為0.45~0.50的水泥砂漿;
(6)當采用自由段帶套管的預應力筋時,宜在錨固段長度和自由段長度內采取同步灌漿;
(7)當采用自由段無套管的預應力筋時,應進行兩次灌漿。第一次灌漿時,必須保證錨固段長度內灌滿,但漿液不得流入自由段。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后,應對自由段進行第二次灌漿;
(8)永久性預應力錨桿應采用封孔灌漿,應用漿體灌滿自由段長度頂部的空隙。
1、引言
近10年來,預應力錨索加固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物加固、邊坡治理、大型地下洞室及深基坑支護等工程。隨著我國基礎工程建設項目的迅猛發(fā)展,可以預見,預應力錨索加固技術將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
然而,根據國際后張預應力協會(FIP)的35例錨桿錨索腐蝕破壞實例的分析及我國近30a預應力錨索應用情況的調查,在高拉應力作用下,預應力筋會出現應力腐蝕,如法國米克斯壩,有幾根13000kN承載力的錨桿僅使用幾個月就發(fā)生斷裂。我國梅山水電站的無粘結監(jiān)測錨索(924絕緣膠浸泡及2~3層瀝青麻袋包裹)在運行4~6a,先后有3束錨索因應力腐蝕兼氫脆而導致鋼絲斷裂。
國際學術界和工程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強制性規(guī)定,我國學術和工程界起步較晚,設計、施工和使用均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各部門各行業(yè)的規(guī)定也不同,與國際規(guī)范的差距較大。
2、巖土錨桿(索)的腐蝕特點
巖土錨桿(索)所在的特定介質環(huán)境和高拉應力特點,使未經防腐或防腐不當的錨桿(索)發(fā)生腐蝕,甚至導致破壞。根據鋼筋腐蝕的不同機理,一般分為應力腐蝕、氫脆、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
國際后張預應力協會(FIP)地錨工作小組收集到了35例預應力錨桿(索)腐蝕破壞實例,并對其破壞的原因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可以看出,其中永久錨桿(索)占69%,臨時錨桿占31%,錨桿使用期在2 a以內和2 a以上發(fā)生腐蝕斷裂的各占一半。
錨索破壞的原因分析如下:
(1)錨固段問題 兩例都是由于錨固段內灌漿不足所致,其中一例是3m長的鋼絞線受含硫酸鹽和氯化物的地下水侵蝕,灌漿施工缺少壓水檢查和施工不當導致錨固段灌漿不足。
(2)自由段問題 大致分為以下5種破壞形式:(a)地層運動造成拉筋超應力,使其產生裂紋;(b)在有氯化物的情況下,水泥漿包裹不足或無水泥漿;(c)由于耐久性差導致瀝青包裹層破壞;(d)保護材料選擇不當,如化學材料中含有硝酸根離子和吸濕瑪碲脂;(e)所有拉筋在無保護情況下存放了很長時間。
(3)錨頭問題 主要是缺乏防腐措施或工作期間保護劑充填不完全或塌落。
3、中國規(guī)范中關于預應力錨桿(索)防護要求
3.1水工預應力錨固設計規(guī)范(SL212-98)
這是國家水利部發(fā)布的行業(yè)標準:
(1)預應力錨固中的錨桿(索)體,可按表2的標準進行防腐、防銹處理;
(2)錨桿(索)體防腐防銹處理時,所使用的材料及其附劑中不得含有硝酸鹽、亞硝酸鹽、硫氰酸鹽等,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重量的0.02%;
(3)預應力錨桿(索)采用水泥砂漿或水泥漿作為封孔灌漿或膠結材料時,應符合水工預應力錨固設計規(guī)范。摻加的減水劑、早強劑、膨脹劑中對鋼材有腐蝕作用的物質含量也應符合第(2)條的規(guī)定;
(4)無粘結預應力錨桿(索)錨固段所使用的膠結材料也滿足第(3)條的規(guī)定。對于張拉段也必須采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進行全孔封閉防護;
(5)封孔灌漿后,錨索應有大于20 mm的保護層厚度。
注:A級防護材料,如石灰水、防腐油;B級防護材料,塑態(tài)防護,如凝膠、樹脂或防銹油脂; C級防護材料,剛性防護,如水泥漿或水泥砂漿。
3.2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guī)范(GB50086-2001)
這是國家建設部和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fā)布的國家最新統(tǒng)一標準:
(1)預應力錨桿的錨固段灌漿體宜選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其抗壓強度不宜低于30MPa。壓力分散型錨桿錨固段灌漿體抗壓強度不宜低于40MPa;
(2)錨固段內的預應力筋每隔1.5~2.0m應設置隔離架。永久性的拉力型或拉力分散型錨桿錨固段內的預應力筋宜外套波紋管,預應力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0mm。臨時性錨桿預應力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
(3)自由段內預應力筋宜采用帶塑料套管的雙重防腐,套管與孔壁間應灌滿水泥砂漿或水泥凈漿;
(4)預應力錨桿體內的綁扎材料不宜采用鍍鋅材料;
(5)灌漿料可采用水灰比0.45~0.50的純水泥漿,也可采用灰砂比為1∶1,水灰比為0.45~0.50的水泥砂漿;
(6)當采用自由段帶套管的預應力筋時,宜在錨固段長度和自由段長度內采取同步灌漿;
(7)當采用自由段無套管的預應力筋時,應進行兩次灌漿。第一次灌漿時,必須保證錨固段長度內灌滿,但漿液不得流入自由段。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后,應對自由段進行第二次灌漿;
(8)永久性預應力錨桿應采用封孔灌漿,應用漿體灌滿自由段長度頂部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