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藥:清熱瀉火藥——石膏

字號(hào):

1.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用于氣分實(shí)熱證和肺胃實(shí)熱證。
    本品辛散解肌透達(dá)、大寒清泄里熱、甘寒生津除煩,主入肺胃經(jīng),為清熱瀉火之首藥,且善清肺熱,又瀉胃中之火,為治溫病氣分實(shí)熱證,以及肺熱咳嗽、胃火牙痛之良藥。
    (1)治溫病氣分實(shí)熱證,癥見(jiàn)壯熱、煩渴、脈洪大。常與知母相須為用,如白虎湯。
    本品也可用于外感溫?zé)岵庋獌伸茏C。常與玄參、牡丹皮、梔子等清熱涼血藥同用,如清瘟敗毒飲。
    (2)治肺熱喘咳。常配麻黃、杏仁、甘草,以清宣肺熱而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治胃火牙痛。屬胃熱上沖,牙齦腫痛者,常配升麻、地骨皮等;屬胃熱陰虛,牙痛煩渴者,常配知母、牛膝等,如玉女煎。
    2.收斂生肌——用于瘡瘍潰后不斂,濕疹,水火燙傷。 考試大網(wǎng)站整理
    本品煅后外用有清熱收濕、斂瘡生肌作用,可用于瘡瘍潰后不斂,濕疹,水火燙傷。
    (1)治瘡瘍潰后不斂。常與升藥配伍,如九一丹。
    (2)治濕疹。常與黃柏、枯礬等同用。
    (3)治水火燙傷。常配青黛、黃柏等。
    用法用量:煎服,15~60g.打碎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