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常山

字號:

中藥名稱 常山
    拼音名 Changshan
    英文名 RADIX DICHROAE
    來源 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 的干燥根。
    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常彎曲扭轉,或有分枝,長9~15cm,直徑0.5~2cm。
    表面棕黃色,具細縱紋,外皮易剝落,剝落處露出淡黃色木部。
    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時有粉塵飛楊;橫切面黃白色,射線類白色,呈放射狀。
    無臭,味苦。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shù)列。
    皮層窄,少數(shù)細胞內含樹脂塊或草酸鈣針晶束。
    韌皮部較窄,草酸鈣針晶束較多。
    形成層顯不規(guī)則波狀環(huán)。
    木質部占主要部分,均木化,射線寬窄不一;導管多角形,單個散在或數(shù)個相聚,有的含黃色侵填體。
    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約2g,加70%乙醇10ml,加熱回流15分鐘,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 1%鹽酸溶液2ml,攪拌,濾過。
    取濾液加碘化鉍鉀試液 2滴,即生成棕紅色沉淀。
    炮制   常山 除去雜質,分開大小,浸泡,潤透,切薄片,曬干。
    炒常山 取常山片,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色變深。
    性味與歸經(jīng)   苦、辛,寒;有毒。
    歸肺、肝、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截瘧,劫痰。
    用于瘧疾。
    用法與用量 5~9g 。
    注意   有催吐的副作用,量不宜過大,孕婦慎用。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