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的一般安全技術方法(四)

字號:

5.2.3有害成分
    鑄鐵熔煉過程中,必須將有害的元素成分(磷、硫以及其它干擾鑄鐵正常結晶和組織控制的微量元素等),控制在限量以下。
    1)脫硫
    沖天爐熔煉中鐵液中硫的來源,一是爐料中固有的硫,二是從焦碳中吸收的硫。酸性沖天爐不具有脫硫能力,堿性沖天爐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脫硫的作用。
    爐渣堿度在一定范圍內提高時,有利于降低鐵液含硫量;溫度提高時,鐵液在熔煉過程中增硫量減少;爐氣氧化性強時,渣中FeO含量增高,不利于脫硫反應的進行。適當提高焦鐵比,減小送風強度,有利于脫硫。但當生產(chǎn)球墨鑄鐵件時,除了用熱風沖天爐進行爐內脫硫外,還常采用爐外脫硫的措施。爐外脫硫的基本要點是盡量擴大脫硫劑與鐵液之間的接觸面積,以加強脫硫效果。常用方法有:利用電石脫硫的搖動包脫硫法、噴射脫硫法、機械脫硫法、機械攪拌脫硫法和多空塞脫硫法等。
    2)脫磷
    磷對鑄鐵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對球墨鑄鐵和可鍛鑄鐵的韌性有害,因此要嚴格控制鑄鐵的含磷量。沖天爐熔煉的脫磷能力很弱。因此對鐵液的含磷量只能通過配料來控制。應采用一定比例的低磷生鐵和廢鋼進行配料。
    5.2.4鐵液純凈,含有的渣、氣體、夾雜物量少。
    為了將沖天爐熔煉中形成的夾雜物從鐵液中去除,常在熔煉過程中按照爐料重量,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CaCO3作為溶劑。石灰石在高溫下分解,與泥沙、灰分等化合形成低熔點的復雜化合物——熔渣。熔渣易于與鐵液分離便于去除。當熔渣粘度高時,可加入一些螢石(CaF2),以降低爐渣熔點。